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美军的战场抢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伤评估与修理(BDAR)(也称战场抢修)是指在战场上运用应急诊断与修理技术,迅速地对装备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快速修理战伤部位,使武器装备能够完成某项预定任务或实施自救的活动。美军真正开始重视战场抢修是近20多年的事情,第4次中东战争可以说是美国现代战场抢修发展的转折点。在那次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在头18小时内就有约77%的坦克丧失了战斗力,但是由于有效地实施了大量靠前修理(即维修装备和人员在战场实施就地抢修,而不是将损伤装备后送),失去战斗能力的坦克在不到24小时内就有80%恢复了战斗力,有些坦克甚至损坏-修复达5次之多,甚至在…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石鹰山下,坐落着一座两层高、占地上万平方米的灰白色建筑。其悬挂着“八一”军徽的大门的正前方,一辆现代化坦克昂首向前……这就是我军坦克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着中、苏、美、日、印等国家的坦克装甲车辆25种5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模型300余件。然而在这些先进的坦克中,却有一辆老式M3A3坦克最为博物馆所珍爱,它就是驰骋淮海战场的“功勋坦克”。  相似文献   

3.
陈辉 《军事历史》2006,(2):24-29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和外蒙古(今蒙古国)军队在诺门坎进行了一场立体化战役。这场战斗历时135天, 双方投入战场兵力20余万人,飞机900余架,大炮500余门,坦克、装甲车上千辆……  相似文献   

4.
陈辉 《军事历史》2006,(1):24-29
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和外蒙古(今蒙古国)军队在诺门坎进行了一场立体化战役。这场战斗历时135天, 双方投入战场兵力20余万人,飞机900余架,大炮500余门,坦克, 装甲车上千辆……  相似文献   

5.
名副其实的铁骑1916年9月,英国制造的五十九辆马克1号坦克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桑姆前线。如何使用这些坦克?英军前线指挥官黑格将军认为,这些坦克不过是他的穿了铁甲的骑兵,便按骑兵的战术来使用这些坦克。然而,实战结果证明,这位将军对坦克是无知的。这些坦克,有二十七辆一上战场就开不动,继而又有二十三辆由于技术故障或操作不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战争中,地甫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损失坦克总数的20.7%是被反坦克地雷所炸毁,苏联军民也布设了2.22亿颗地甫.使德军损失10多万兵员和1万余辆坦克.  相似文献   

7.
叶春  张超 《国防》2012,(7):24
前不久,某装甲部队长途拉练路过广东东莞时有3辆新型坦克出现故障,东莞市国防动员技术保障大队应邀派了一支由8人组成的抢修小分队前去救援,仅仅用了1个多小时故障坦克就被修复重新投入训练。这是东莞市国防动员装备技术保障大队重组后第十六次为过境或驻训部队提供抢修保障。这支国防动员装备技术保障队伍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但当时维修器材是钳子、起子、扳手,高新技术含量很低,人员结构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信息化建军作战对装备技术保障的新要求。2008年,某高炮部队1门高炮出现故障,请东莞市国防动员装备技术保障大队协助维修,但前往的10几个技术人员根本看  相似文献   

8.
坦克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明星”。可以说,二战就是从飞机掩护下坦克集群的突袭拉开序幕的。 1939年9月1日,德国集中14个坦克师、3195辆坦克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仅用1个月时间,就打败了欧洲国家中陆军占第二的波兰。以坦克为主  相似文献   

9.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为了向外扩张并压制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等国家发动了突然袭击,阿方被迫实施反击。战争中,由于以军先发制人,实施空中突击,致使阿方损失较大,失去了战场主动权。8月至11月,埃、约、叙先后同意停火,随后阿、以双方小规模冲突不断。1970年,双方实现停火。这场战争,以方亡约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辆、飞机40架;阿方亡4300余人,损失坦克约960辆、飞机440余架。第三次中东战争…  相似文献   

10.
白俄罗斯战役,是苏军在1944年6月23日至8月29日实施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参战的有四个方面军,计166个师、12个坦克和机械化军、21个旅,共14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1,0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辆、飞机5,000余架。德军投入的兵力共63个师又3个旅,计12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9,5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900辆、飞机约1,350架。战役的结果是,德军17个师又3个旅被全歼,其余的师损失过半,整个中央集团军群被击溃。苏军打开了宽500多公里、深550~600公里的巨大缺口,把德军的整个东部防线分割成两部分。苏军实施自俄罗斯战役的目的是: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重兵集团——中央集团军群;撕裂苏德战场上整个德军的防线,使德军南北战略集团无法协调行动;解除南线苏军的右翼威胁;打通直扑德国的最短途径。这次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外军战场抢修工作研究和法规建设的回顾,分析了战场抢修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军战场抢修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了加强我军战场抢修法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我军战场抢修的长期实践,借鉴外军有益经验提出了我军战场抢修管理法规和技术法规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最后还就加强我军战场抢修法规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坦克问世已有80年,它是矛与盾的有机结合,并且具有高度的越野机动能力,在历次战争中,驰骋陆地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视为陆战之王。在海湾战争中,双方投入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坦克,约8500辆,展开了最大的坦克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虽然坦克的“敌人”层出不穷,坦克战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但是坦克在陆军中的地位不变,坦克战的作用更显雄风。因此,学习和研究高技术战争中的坦克战,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1950年10月初工程兵第4团、东北军区工程兵教导团在鸭绿江架设浮桥和水面下桥 ,保障志愿军于10月19日分三路跨过鸭绿江开始 ,除25个步兵军所属的工程兵分队外 ,先后有15个工程兵团又1个工程兵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两年零九个月的作战中 ,志愿军工程兵新修各种道路256公里 ,抢修、维护道路4685公里 ,架设、抢修桥梁1347座 ;漕渡各种车、炮、坦克11.4万余辆 ,各类物资10万余吨 ;排除各种地雷、定时炸弹6.3万余枚 ;修建各种营房5000余栋和能容纳1000余节车皮物资的仓库 ;参加修建和抢修飞机…  相似文献   

14.
“虎”Ⅱ坦克的压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首选在北非战场投入了M3与M4中型坦克。与它们作战的是德国和意大利的二流坦克。M3与M4坦克占尽技术上的优势,最终取得了胜利,将轴心国的军队赶出了非洲大陆。 然而在北非战役后期,火力强大、装甲超强的“虎”I坦克参战。与之相比,美国  相似文献   

15.
随着陆军毁伤兵器有效射程的不断增加,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如何识别打击目标的敌我属性,逐渐成为各国军方关注的焦点。据美国陆军副总参谋长透露,“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装甲部队共有20辆“布莱德雷”战车被炮火击中、12辆严重受损,其中,被美军自家炮火击中17辆,击毁3辆;在损失的9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中,被自己人干掉的有7辆。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军方立即责成有关部门就此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16.
装备战场抢修是保持和恢复战斗力的重要方法,而抢修时间对战场抢修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甚至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准确预测并确定装备的抢修时间有利于战场指挥员合理分配抢修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抢修工作,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和恢复装备战斗力,使战伤装备尽快重新投入战斗。以航空装备某电子系统为例,建立了战场抢修时间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实例证明,该方法对于预测并确定战场抢修时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坦克履带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坦克,集攻防优势于一身,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登上人类战争舞台,便显示出它的无比威力,被人们冠以“陆战之王”的美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成为纵横全球战场的骄子。英国的“小游民”坦克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坦克。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苏德坦克大战,不但以6000余辆坦克参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坦克是具有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  相似文献   

18.
莫科拉之战     
史放 《环球军事》2009,(21):52-54
这是波兰军队在二战初期为数极少的一次胜利。顽强的沃尔希尼安骑兵旅不仅将德军精锐的装甲第4师整整阻挡了一天,而且让对方付出伤亡800余人,损失50余辆坦克的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9.
数字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61个周家和地区参战战争持续了2194天参战国人口17亿被征入伍者1.1亿以上同盟国生产飞机58.8万架作战飞机42.5万架坦克25.6万辆火炮209.2万门德国生产飞机10.9万架坦克和自行火炮4.6万辆火炮43.5万余门整个二战物质损失2600亿美元交战国军费占国民收入60-70P00余万人丧生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逐渐增加,维修保障的任务日益繁重,特别是在战时,武器装备的抢修能力,对战争的胜负有重要影响。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将从军外动员的装备维修力量直接派往前线,使战损的装备及时得到修复,其中80%的战损坦克得到及时修复,并重新投入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