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增强导弹武器系统电磁兼容性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内和系统间的EMC设计、分析与预测技术为基础 ,利用有关武器系统EMC的历史数据、现场报告和理论分析结论 ,对在执行任务中的导弹武器系统进行电磁环境兼容分析预测 ,识别和测试系统中的潜在干扰发射 /响应设备对 ,并进行电磁干扰控制和电磁加固 ,以增强实际训练、作战中导弹武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该方法也可推广应用到其它复杂武器系统如多军、兵种联合行动中武器系统的EMC分析和电磁加固实践中 ,以有效地减小或消除各友邻武器系统相互之间的EMI影响。  相似文献   

2.
武器装备中电子设备的板级电磁兼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概述(1)基本概念电磁兼容(EMC)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或系统(广义的还包括生物体)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性能降级的一门科学。电磁干扰是产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根源,我国国家军用标准GJB72-85《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中指出,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中断、阻碍、降低或限制通信电子设备有效性能的电磁能量。(2)国际上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状况美、英、德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了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美国先后制订了许多工业、军事标准以限制电磁干扰,由其军方所发布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舰艇作战系统电磁兼容的综合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针对舰艇作战系统中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的预测方法。针对舰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采用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发射接收对之间的响应,利用发射机、接收机的辐射响应特性以及信道条件的数学模型,分析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对分析预测电子设备间的电磁兼容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系统,分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任何通信系统,必须对整个系统和系统中各设备进行严格的EMC设计,该设计的好坏,是系统综合集成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针对战场防化指控系统车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从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类型电磁干扰入手,提出了电台的频率设计及滤波,接地,屏蔽等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电磁兼容性的重要作用、基本内涵和在火控系统中电磁兼容问题的阐述,结合实际工作中作电磁兼容性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部分从单体到系统的电磁兼容解决手段和途径,旨在不断提高和改进实际工作中解决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难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机载平台电磁兼容问题已成为影响平台作战效能发挥的重要制约因素,分析了机载平台电磁干扰机理,详细描述了机载设备电磁干扰对敏感设备接收机灵敏度的影响,构建了一种用于快速进行系统级电磁干扰预测分析的模型。最后针对机载平台存在的电磁兼容问题,给出了解决机载设备电磁兼容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在不同型号飞机上开展电磁兼容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的预测模型和设计方法,全机电磁兼容性良好,机载设备均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7.
<正>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中的电磁兼容性特别是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设计,需要引起足够高的重视。笔者从质量监督者的视角尝试对目前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引言随着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日新月异,系统型号装备如飞机、舰船、通信车等配备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它们工作时在时域、频域、能域和空域上形成了样式复杂、动态随机的多种电磁信号,构成了武器装备系统内部复杂电磁环境。而  相似文献   

8.
随机频率步进雷达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机频率步进信号兼具步进频率雷达和宽带噪声雷达的特点,不仅可以降低系统瞬时带宽和数据采样率,还具有优良的低截获概率(LPI)、电磁兼容性(EMC)和抗射频干扰(ARFI)特性.分析了随机频率步进信号的相关输出及模糊函数的统计特性,如一阶矩、二阶矩和方差等,并与均匀频率步进信号做了抗干扰性能的比较.提出并分析了相关输出结...  相似文献   

9.
EMC(电磁兼容)是C~3I系统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本文概述了C~3I系统EMC的含义及其研究内容。揭示了EMC与EW(电子战)的内在联系及在EW环境下的C~3I系统EMC设想。介绍了有关国内外EMC的标准与规范、EMC设计方法和EMC的测试与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电磁兼容设计运用在电子武器和装备中的缺点,运用一种先进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在构思设计方案时先设计系统的能量传输模型和干扰关联矩阵,然后运用数值模拟、动态仿真、等效计算、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敏感器的安全性。通过对系统电磁兼容性预测、定量分配电磁兼容参数、重复优化设计方案,得到电磁兼容性能最优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系统设计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