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人经济利益是广大官兵十分关心的问题。当前,在国家重点进行经济建设、军费不可能有大的增长的情况下,军人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讲清道理。本文从军人利益的本质及其实现过程的三个关系上进行了分析,这对做好官兵的思想工作和稳定部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军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问是一种什么关系?运用不同的理论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认为,军费具有乘数效应而缺乏加速效应,但在评价军费的经济效应时应注意到军费增长也会带来间接的国防工业的加速效应。  相似文献   

3.
武器装备建设经费,主要包括国防科研(即装备科研)、装备购置以及装备维修经费,通常从军费中列支。一、武器装备建设经费的规模和强度分析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1999年发表的年度报告,1998年全球军费开支约74SO亿美元。按此计算,世界各国(地区)人均军费为125美元;以军人人均军费计算,约为33万美元。按1998年实际军费开支总额计算,美国以将近270O亿美元远远领先,其军费占全球军费开支的b以上,超过排在美国之后的十个国家军费的总和:英国、法国、日本等处于第二梯队,军费开支大体上在35O一SOO亿美元之仙俄罗斯、印…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军费的现状军费规模是军费量的规定性的外在表现,它因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增大或缩小。军费变化的起点,是现时的实际军费开支。因而,欲探讨今后军费规模的变化,必先了解军费的现时状况。 1991年,我国的国防费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2%;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8.7%,比上年增长了13.7%。孤立地就上述军费数字看,不可能全面了解我国军费的现状。因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我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军费明显上升,出现与世界裁减军费的主流逆发展的趋向。本文着重研究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印度、韩国、日本等,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军费增长问题,对其增长原因和性质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论军费与经济适度同步增长的长期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高的军费增长会拖累经济增长,过低的军费增长会损害国防建设,从长期看,军费与经济同步增长应该是谨慎适度的军费与经济的同步增长。实现这一目标,应以军费适度增长实现适度军费规模、实现与财政政策目标相协调,并在军费适度增长中实现军费增长结构的优化。通过军费适度增长,促进人才高级化、技术自主化和建立并完善国防科技的激励政策与机制。  相似文献   

7.
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正确理解这一计划的内涵,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军人工资收入的增长,实现军人工资收入倍增,应确保军费的发展性增长,为军人工资收入倍增提供财力支撑;创新军人工资体系,为军人工资收入倍增提供持续动力;完善工资增长机制,为军人工资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实行待遇倾斜政策,为军人工资收入倍增提供方向引导。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已对现行军人保障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军人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转型中的经济制度与现行保障模式之间的制度性矛盾,发展军人社会保障事业与国家财力和军费供应之间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等。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思路和对策是:合理制定军人社会保障的体制创新目标;科学确立军人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军人家庭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9.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悄然崛起的地区性军事大国。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印度军费每年增长20%左右,1989年达到1300亿卢比(约合100亿美元),比我国军费多出近40亿美元。这么多的军费开支,会给印度军队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又会对其经济建设产生什么后果?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的战争与军备离不开军费。二战后世界军费演变的主要特征是:军费支出经历了高速增长,减速调整,紧缩回落的运动过程;军费构成频繁变动,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军费负担苦乐不均,长期享受和平红利的,却是二战的发动国家——西德、日本和意大利。后冷战时期的到来,促使军费运动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11.
军费增长具有乘数效应,有利于改变国家经济发展内需不足的现状;军费增长具有财富效应,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军费增长具有微弱的“挤出效应”;军费增长具有技术带动效应;军费增长还具有增长综合国力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军费的补偿性增长是国防白皮书的解释。它是说明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军费缺口,军费保障存在欠账。根据我军近些年来军费投入情况和发展需要,我国军费适度增长面临的方式选择应该是补偿性增长。文章通过建立补偿性增长模型,预测了我国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军费增长轨迹。  相似文献   

13.
运用军费理论、经济学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影响我国军费规模的主要宏观因素发现:决定我国军费规模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的研究发展创新性支出和美国的国防开支;军费增长与宏观经济变量及外国军费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相互影响路径,并呈现出规律性;我国军费增长对国民经济具有拉动作用,促进了GDP的增长和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军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有人提出军费规模应该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保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这种观点不应成为恒定的规律,军费增长应该显示一定的弹性,从而与我国防务压力相适应。冷战结束后,防务压力的下降成为我国军费负增长的直接原因,然而经过若干年的军费压缩,形成了军费增长不足以完成防务任务的现实,构成了实在的军费增长机制。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必要又可行的对策,建立与完善我国军费适度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分析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军人福利待遇入手,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军情,从军人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军人交通住宿优惠政策、军人购物优惠政策、军人及其家庭成员教育优惠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在不增加军费的前提下完善军人待遇支出形式,改善军人待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8月31日,日本防卫厅公布了2006财年军费预算方案。这一方案提出的军费预算总额比2005财年增长了1.2%。如果该计划获得日本财务省的批准,这将是日本近4年来首次增加军费。日本的这一新动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军费增长方式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特点,即军费增长中总量和结构的非对称性以及决定军费增长方式策略的非对称性。面对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形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军费增长方式的非对称性,建立合理稳定的军费增长机制,改善信息中的非对称性和不完全性,以减少军费增长中总量和结构的非对称性,确保军费增长方式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同时注重军费增长方式策略的非对称性,并正确定位非军事战争行动这一非对称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18.
军费的适度规模究竟如何确定,这不单是一个经济技术确定过程,还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这种价值判断实质上就是对军费规模进行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机会成本最小原则,依据这一原则确定合理的军费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军费增长的要求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同时也具备了军费增长的可能性。而关键就在于要有可靠的法律手段来保证政府对军费规模价值判断的正确性,并依靠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职能的转变,不断提高国家对军费增长的财力支撑,适时、适度地增长军费,以满足我国国家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军费增长的实证考察为研究起点,将军费的和谐增长划分为调节性增长、补偿性增长、可持续增长三个阶段,并在前景透视中探讨了补偿性增长的结束时点、可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调节性增长是否会重现以及弹性增长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世界武器装备建设经费的规模和强度,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周边国家(地区)武器装备建设经费规模、占军费的比例以及军人人均武器装备建设经费投入强度。主要国家武器装备建设经费的构成以及装备科研费、购置费、维修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论述了其对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投入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