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战略后勤、战役后勤和战术后勤的基本职能,着眼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在后勤保障方面的特殊要求,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应确立的理念和工作思路是:战略后勤,全局协调,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快速支援;战役后勤,综合集成,实施区域化联合保障;战术后勤,合成编组,以伴随式保障为基本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
两伊战争和现已结束的海湾战争给人们一些重要启示:在当前和未来的局部常规战争中,使用常规弹头的战术弹道导弹(TBM)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而这种导弹的使用又必然会促进反战术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TBM是战区级火力支援的主要手段,用于攻击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为防空兵开辟空中走廊,夺取制空权,其技术日趋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知识军事、知识化战争的来临 ,部队武器装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人员素质、兵力构成的知识化和技术化程度必将“水涨船高” ,兵器、兵力的高技术发展趋势日渐突出。政工干部要在未来的高技术作战中有所作为 ,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必须政技合一 ,努力提高自身科技素质。一、政工干部必须不断强化科技意识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攻防作战 ,科技含量高 ,技术不仅决定战术、战役和战略 ,而且决定着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政工干部转变传统观念、强化科技意识的任务十分紧迫。一要…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游击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实践中经历了战术、战役层面运用到战略层面部署的演变过程。抗战初期的军事行动中,国民党注重的是游击战的战术价值,通过小规模正规部队的游击行动配合阵地战;随着战场环境的改变和对战争实践的总结,徐州、武汉会战期间,国民党从战役层面部署和实施了游击作战;武汉会战后,国民党认识到游击战的战略价值,并在战略层面实施了游击战。但由于国民党对抗日战争总体战略和游击战价值认识的偏差,以及其他诸因素影响,其游击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防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实现新时期国防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发展环境变化以及军队改革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国防经济建设发展,应从适应机械化战争的“传统式”向适应信息化战争的“体系化”转变,从数量规模型的“粗放式”向质量效能型的“集约式”转变,从资源配置规划、计划和预算相脱节的“系统松散式”向把战略需求规划与资源配置紧密结合起来的“系统整合式”转变,从军民结合的“半封闭武”向军民融合的“高度开放式”转变。具体任务主要是转变军费增长方式、完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拓展军队保障方式、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申毅攀 《国防》2016,(1):37-42
在战争实践中,美军逐步加深了对文化因素重要性的认识,提出了“文化中心战”的概念,并通过国家安全语言计划、综合文化信息数据库、仿真城市、战略影响办公室、人文地形、文化情报、全球侦察兵、战后文化攻势等创新形式,将文化手段贯穿到战前、战中、战后的全过程,覆盖了战略、战役、战术的全层次,切实推进了从“以技术为中心”到“以文化为中心”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自从火药发明并应用于军事领域之后,战争便逐渐步入热兵器时代。此后,陆军火力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陆军战术因此在400余年的时间里经历了4次大的变革,分别是前装药滑膛火器时期的线式和纵队战术、后装药线膛火器时期的散兵线战术、机械化系列火器时期的诸兵种合同战术和信息促成火器融合时期的多军种联合战术。  相似文献   

8.
朱泉钢 《环球军事》2014,(24):20-21
孙子将军事训练和演习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七个关键要素之一,克劳塞维茨也强调模拟演练在军事中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军演在一国军队的战略和战术层面,战役和战斗方面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渡江战役胜利历史,对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战争打的是利益,强敌干预皆必然;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站在国际政治格局的高度整体筹划.政治指引着军事,军事服务于政治;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围绕最高政治斗争的需要统筹考虑.战役之前细筹划,战斗实施巧变化;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采取机动灵活高效的战略战术.战役最后得胜利,人民群众是靠山;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技术决定战术”。机械化战争时代到信息智能化战争时代,坦克战术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坦克与巡飞弹蜂群协同使用的战术创新或许就是如此……装甲兵战术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步坦协同”,顾名思义步坦协同就是步兵和坦克协同作战,主战坦克火力强、机动性好、防护能力强,可以为步兵分队提供有效的直射火力支援和掩护,而步兵分队作战样式灵活,侦察手段多样,战场感知力强,对敌情反应迅速的特点则能为坦克作战提供有效的指标和掩护,二者缺一不可,步兵一旦失去坦克的掩护在战场上就失去了保护和依靠,而坦克一旦失去了步兵的协同就会陷入危机重重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交战一方运用海上力量在预定时间内取得的对一定海洋区域的控制权。目的是消除预定海域内可能对己方的威胁,使己方获得海上行动自由,能有效地利用海洋进行政治、军事和经济活动;必要时剥夺敌方制海权,阻止其利用海洋,使敌方海上行动受到限制。根据控制海洋区域的目的和范围,可分为战略制海权、战役制海权和战术制海权。 战略制海权 指在整个海上战争期间或战争某一阶段,为顺利实施战争或战略  相似文献   

12.
张立春 《军事史林》2014,(11):16-18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从一场具体的作战来看,兵力、装备、指挥、战术等单纯军事元素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就一场战争或大规模的战役而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心、士气等因素对胜负的影响就突出显现,这是战争活动的一个规律。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的不可阻挡之势,必然深刻影响着军事领域:将首先引发军事思维革命,促成人们以全新的视野考察战争;将导致人类战争形态逐步地由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演进;将促成战争实施的高度“一体化”;将催生出全新的军事经济形态,使作战保障更为“精准”地实施。  相似文献   

14.
吴强 《军事文摘》2023,(7):17-20
<正>从传统的军事术语看,战术是师以下部队进行战斗的方法。实施战术的单位虽然级别比较低,但却是落实战略的基本依托。任何战争,都是由一场又一场的战术行动组成的。历史上,很多战术领域的创新,都直接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并对各国军队的全面建设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战术创新,通常是以技术的发展为根本推动力,但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战术与技术的因果关系发生了变化,战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技术发展的推动力。在技术的支持下,军事大国战术创新的条件大大改善,战术创新成果也层出不穷,但在战争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新的战术创新方法与成果效能如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技术决定战术”。但从对战争结果的影响层面看,战术比技术更直接,更具有决定性。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战术的作用将更突出。技术物化在兵器中,只有通过战术的激活,才有生命力对于未来战争,“技术优势”论认为信息制胜。这种观点有片面性,忽视了战争中技术的作用机制。就本质而言,技术是以物化形态(即武器装备)走入战争舞台的。它的存在形式不是“离子态”,而是“化合态”,具体表现出来的已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各种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例如,导弹的射程、精度、弹道方程;飞机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对于海军战役指挥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也愈来愈大.以信息流为主线,从指挥信息流程的角度,分析海军战役指挥信息结构拓扑图,建立3种不同指挥方式下的海军战役指挥信息结构的有色Petri网模型,为海军战役指挥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知识战争来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秀儒 《国防科技》2001,22(12):10-13
人类社会自从有战争以来,战争与经济就密不可分。经济往往是战争的起因,同时又是战争得以维持的物质基础,也是战争不断演进的内在动力。从历史上看,经济的发展几乎是强制性地影响和决定着战争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战争形态。如果说,农业经济造就了体能化战争,工业经济孕育了机械化战争,那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美国海战学院教授Milan Vego博士对网络中心战的一些观点.他从战争性质、军事艺术和军事科学、信息优势、态势感知、指挥速度、自同步、指挥的中间层次等多方面阐述了其对网络中心战和信息战的看法,认为网络中心战并不是海上战争的决定性形式,提醒美国海军应保持战略、战役和战术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的发展阶段过渡,机械化战争也随之步入了信息化阶段,并正向新的战争形态——信息战争过渡。目前,西方军事强国军队正在尝试的是信息化战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军队还只能打机械化战争。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作战主导要素不同机械化战争的主导要素是物质力量。机械化战争中,杀伤破坏方式主要是武器的射程、速度和杀伤力等化学能、核能和机械能,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军队规模和坦克、飞机、大炮和军舰等武器装备的品种和数量。20…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战争形态,进而决定了军队建设和发展的不同目标。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它包含着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功能;而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并非是全然被动的,它能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促进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是两条线,国防和军队建设主线的确定,与经济社会发展主线的确定,虽然分别对应的是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两个层面,但二者进一步指明的却是同一条"富国与强军相统一"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