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承德某预备役团在抓部队建设中,始终瞄准信息化建设前沿,牢固树立“出人才就出战斗力”的观念,坚持以健全机制为突破口,注重在“管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上下功夫,着力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收到了良好效果,该团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许杰真 《国防》2004,(11):52-53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就目前而言,应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着力培养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人才。人才是军队建设中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因素。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技术人才建设是推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为此,  相似文献   

3.
军委胡主席明确指出:“要不断提高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把握部队建设正确方向的本领,不断提高领导军事斗争准备、带领部队完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推进部队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本领,不断提高依法从严治军、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本领。”推进人才战略工程、加速人才建设步伐,必须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四个本领”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政策机制。一、创新和完善开放务实的引进机制,不断满足部队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随着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日益深化,武器装备不…  相似文献   

4.
王延奎 《国防》2010,(10):11-12
军委确定在全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以来,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军委、总部关于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才建设作为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来抓,高素质人才群体初具规模,为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和职能使命的拓展,特别是军队信息化建设整体转型步伐的加快,对人才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标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理念,贯彻信息化主导要求,突出提高信息化素质这个核心,着力在深化人才战略工程上下工夫、用气力、使长劲。  相似文献   

5.
王峰 《国防》2005,(2):57-58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组织、技术、资金、人才、管理方方面面,必须认真分析各要素现状,把握规律,研究对策,切实处理好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一是处理好“部队信息化建设”与“地方信息化建设”的关系。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在地方信息化建设大背景下逐步推进的,  相似文献   

6.
腾茂盛 《国防》2006,(12):53-53
建军作战,人才为本。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的“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战略,推进人民武装信息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适应战争形态信息化的要求,把信息人才动员准备置于重要位置,认真搞好信息人才登记、编组和训练工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要结合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统计掌握地方信息人才的数量、专业和分布状况。要根据“十一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总体规划,扎实搞好现役部队信息人才预编组工作,全面落实民兵、预备役部队信息分队人员编组。凡未编人现役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地方信息人才,要分门别类进行登记储备。要坚持任务牵引,扎实开展军事训练。把纳入后备力量体系的地方信息人才作为军事训练的重点,通过扎扎实实的军事训练提高其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7.
李成蛟  石斌欣 《国防》2006,(9):41-43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与现役部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在“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方面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和独特的优势。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推进,预备役部队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迫切需要回答“预备役部队如何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在战斗力建设上有所作为”“;如何按照军委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信息化建设,适应我军建设整体转型的要求”“;如何依托社会资源,发挥预备役军官的骨干作用,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在此,我们发表《肩负起建设信息化预备役部队新使命》一文,希望能够对加强我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建设信息化军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国家军事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寓军于民的特有优势,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近年来,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人才储备不充足、平台建设不系统和训练方法不完善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加强人才培养。由于种种原因,预备役部队  相似文献   

9.
段梦飞  陈杰红 《国防》2012,(5):41-42
坚持以形成基于信息系统装备保障能力为主线.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武器装备是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科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必须立足实际,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加强理论研究探讨,找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充分利用现有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成果,从该干能干的事做起,逐步建立信息化装备保障体系;注重在提升各级装管干部信息化能力素质上下功夫,增强想信息化、谋信息化、抓信息化的意识和本领,借助当前省军区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强劲势头,科学筹划和引领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管理和保障模式变革;坚持积极主动作为,从已列装的新型指挥系统和主战兵器人手,从仓库和修理所等保障机构建设入手,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通过嵌入、改造、链接信息技术,努力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主战兵器作战能力和技术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军民结合的优势,会同地方有关部门搞好装备动员准备,对地方先进的信息技术人才和装备设备,平时搞好预征预储工作,战时通过实施快速动员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人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信息化战争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预备役部队信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领导干部必须牢固确立与建设信息化部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其一 ,信息化战争正逐步取代机械化战争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必须确立信息化是我军现代化建设“主要目标”的观念。其二 ,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居于整个作战体系的中枢 ;建设信息化部队 ,必须确立信息力是“第一战斗力”的观念。其三 ,信息化战争实质上是人的知识技能的较量 ;建设信息化部队 ,必须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其四 ,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一体化的联合作战 ;建设信息化部队 ,必须确立搞好顶层设计、促进全面协调发展是“第一要求”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政工学刊》2012,(1):80
为研究信息化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特点规律,推广交流人才建设先进经验做法,海军政治部干部部自去年与我刊联合开办"人才建设论坛"专栏。栏目征文得到了部队各职级干部的积极响应。2011年度共收到来稿470多篇,发稿60余篇,在部队产生了积极反响。2012年,本栏目继续秉承:宣传军内外人才建设的前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本质特征是信息化,提高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关键是要加速预备役部队、民兵队伍的质量建设。对于信息化建设,要认知特点.把握规律.研以致用,搞好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要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预备役部队、民兵质量建设的有效措施和实际对策.要把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重大军事活动中去.推动部队战斗力提高,在这一方面,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师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军官,是适应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加快部队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开创之举.  相似文献   

15.
寇炯  阴燕 《国防》2008,(2):F0002-F0002
贵州某预备役步兵师以提高作战能力为目标,前瞻未来需求,强化现实运用。夯实人才支撑,借助科技跨越,突出自身特色,以信息化建设牵动部队全面建设,狠抓首长机关以及单兵、分队训练,从严组织演习和战术演练,使部队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徐国柱 《国防》2005,(4):37-3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国胜 《国防》2007,(9):59-60
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基层部队越来越需要大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4年6月,全军开始从地方直接招收部队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部队基层各专业技术岗位,并展开了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士官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素质人才是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围绕如何面对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学员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问题,对武警院校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有效的做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魏玉祥  岳胜军 《国防》2005,(6):21-22
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不断提高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对于提高我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保证打赢未来可能面临的信息化战争,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当前,由于国家投入预备役部队建设经费不可能太多,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路子,在寻找解决制约部队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对策上下功夫。突出作战功能科学编。信息化战争是科技、信息密集型的战争,赢得信息化战争无疑需要一支“科技密集型”队伍。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员的预备役人员中70%以上是科技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姜振源  刘斌 《国防》2006,(10):48-49
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也是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根本指针。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发展研究问题,围绕发展解决问题,通过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一、着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普通兵员数量多、专业技术分队少,技术层次低的分队多、科技含量高的分队少,很难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化调整改革,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