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aceX公司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成功推出了"猎鹰"火箭和"龙"飞船,震惊了整个航天领域,堪称是民营企业的典范。文章简述了SpaceX公司及其"猎鹰"系列火箭和"龙"系列飞船的概况,并从可重复使用技术、发动机技术、软件系统和回收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SpaceX公司在技术创新上所取得的成果,得出SpaceX公司技术创新的四条重要启示是,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合理改进组织架构,高度重视科技人才,促进军民融合,将有利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防务     
正SpaceX第三次成功海上回收猎鹰9号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昨日在大西洋上的无人船上成功回收了"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第一级。这是SpaceX连续第三次成功在海上回收一级火箭,总体第四次成功回收火箭。在猎鹰9号第二级将通信卫星THAICOM-8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几分钟后,一级火箭成功实现海上着陆。GTO是卫星运行经常使用的高椭圆轨道,距离地面约3.2万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军民融合环境与SpaceX的成功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是于2002年6月建立的一家私营太空运输公司。它成功开发了火箭循环使用技术,发射猎鹰9号火箭完成卫星发射任务,与重新打造一枚火箭相比成本减少一半多。2008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SpaceX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国外商业航天公司发展迅猛,尤以美国SpaceX公司为代表,其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设计和生产了Falcon1火箭、Falcon9系列火箭、Falcon重型火箭以及"龙"飞船等宇航产品,并已开展星链的组网部署,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SpaceX公司快速发展内外部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航天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1月1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用"猎鹰-9"火箭成功将Jason-3海洋观测卫星送入轨道。但在随后的海上回收试验中,没能延续此前陆地成功回收的好运。如果此次"猎鹰9号"能够成功实现海上着陆,将为公司创下第二座里程碑。去年12月,Space X成功让一枚"猎鹰-9"一级火箭返回至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一个着陆平台上,成为航天领域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20日凌晨,在西北大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上,高达100多米的发射塔架各层平台陆续打开,只见捆绑式新型大推力“长征”运载火箭昂首挺立,顶部安装着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由江泽民主席题名的“神舟”号。 6时30分,随着“点火!“口令的下达,运载火箭喷出5股红色烈焰,托举着试验飞船,呼啸着向太空飞去。飞行约10分钟后,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模式,即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火箭系统也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等许多新技术。“神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这次发射试验是我国试验飞船的第一次飞行,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  相似文献   

7.
<正>新华社洛杉矶1月14日电,在经历去年9月爆炸事件后,美国私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14日重返太空,一箭十星,成功把铱星通讯公司首批卫星发射至目标轨道。此后,火箭第一级首次成功实现在太平洋中一艘无人船上软着陆。当地时间14日上午9时54分(北京时间15日凌晨1时54分),搭载铱星通讯公司10颗卫星的"猎  相似文献   

8.
正当地时间2017年12月22日傍晚时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为客户铱星通信公司(Iridium)把10颗第二代铱星系统(Iridium Next)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完成了今年的第18次火箭发射任务,创下私营太空公司的纪录。作为全球商业航天兴起的代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即SpaceX公司)无疑是近年来最吸引世人眼球的私人航天公司。通过短短几年的快速发展,SpaceX公司已经或许还将继续改变人类进入太空的固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直破云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被誉为北斗"专列"的长三甲从2007年发射首颗北斗卫星起,13年间,"金牌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将所有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100%。可以说长三甲系列火箭伴随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的每一步,是名副其实的北  相似文献   

10.
<正>"长征三号丙"(简称"长三丙")火箭是我国首枚非轴对称构型运载火箭。在此之前,我国的火箭不是没有助推器,就是有带对称的四个助推器,"长三丙"火箭采用两个助推器,这在我国是首创。作为我国第一枚结构外形非全对称的大型运载火箭,"长三丙"火箭面临最大的考验是飞行过程中的平衡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设计师们根据多年研制经验,反复分析研究,多次探讨和试验,对一级尾段进行了重新设计,实现了捆绑两枚助推器,并安装两枚尾翼的要求,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SpaceX以其低廉的发射服务价格、高效的履约能力及先进的公司运作模式,为国际发射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震动,使得传统航天企业不得不审视各自的运载火箭发展路线。我国商业航天服务市场也在蓬勃发展,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责无旁贷地需要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11月27日,我国新一代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01所进行首次动力系统试车,并获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唯一的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台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完全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需要,为火箭按期首飞提供了重要保证。此次试车是在地面验证火箭动力系统整体可靠性、系统匹配性和设计正确性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前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珏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大火箭肩负大使命作为我国目前起飞规模和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将直接服务于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空间站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并用于不同轨道大型载荷及深空探测任务载荷的发射。  相似文献   

14.
<正>问: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运载火箭的总体情况。答: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之所以是名牌火箭,就是可靠性高,发射的成功率很高,在世界上,不管是欧盟、日本、印度还是美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任务就由长征三号丙火箭来完成,这一次是长征三号丙火箭第5次飞行。长征三号丙火箭和长征三号甲的区别在于运载能力不一样,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基本上搭3吨以下的卫  相似文献   

15.
针对"嫦娥""北斗"组网工程系列卫星提出的"零窗口"发射要求,结合低温运载火箭特点及发射场系统现状,对低温火箭"零窗口"发射技术进行了研究。从低温火箭测发系统现有的技术手段、任务组织及保障模式出发,查找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技术改进、设备可靠性增长及组织指挥方法创新等方面,制定适应低温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要求的相关技术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女航天员科林斯为机长的7名航天员将在2005年7月13日乘发现号航天飞机飞入太空,从而揭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重新飞行的序幕。应运而生的“宠儿”早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人森格尔就绘制了用火箭发动机作动力装置的飞机草图,试图进行高空高速飞行,但因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根本无法实现。不过从此,发展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飞机,作为飞向宇宙空间的工具的思想就从未间断过,人们一直在研究一种能像普通航空飞机一样的、可进行天地往返的航天飞机。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人类已经研制出多种洲际导弹、运载火箭、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正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获得圆满成功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8.
A100是由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口径、远射程、简易控制的多管火箭武器,其有效打击距离已经达到120千米,明显超过了同口径俄罗斯"旋风"多管火箭系统的90千米。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服务于重型运载火箭的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积极进展。该型发动机的研制可填补我国氢氧发动机型谱和技术空白,对诸多基础学科和工业领域有巨大的牵引带动作用。在航天领域,运载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的水平,是决定火箭能力的重要因素。未来我国重型运载火箭二级拟采用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  相似文献   

20.
正探月工程三期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之际,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其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的空白,使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这一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