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前 《国防科技》2003,(8):54-56
伊拉克的硝烟已经散去。透过战争的硝烟。人们发现,虽然战争以伊军的最终失败而告终,但分析伊军的作战思想、战争准备、指挥控制、兵力部署和战术运用等方面,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分析伊军“以低抗高”的特点,对研究现代战争,积极应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面对强大的美英联军进攻,伊军进行顽强抵抗,今世人惊叹。虽然最终难免失败,但就这场战争初期的表现,伊军扬长避短的“非对称作战”还是可圈可点的。  相似文献   

3.
由美军导演的又一场令许多军事专家“大跌眼镜”和令许多军事研究人员“想不到”的战争——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这场战争可谓一波三折,最初是联军的高速推进,其后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眼看着伊军越战越勇、联军面临的前景将越来越严峻时,伊军却突然土崩瓦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细细分析,此次战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除了交战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悬殊之外,双方在作战指挥领域的优劣之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分析、研究伊拉克  相似文献   

4.
陈辉 《华北民兵》2003,(7):54-55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非对称性的战争”,美军与伊军相比,在经济实力、武器装备、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美军取得战争的胜利在战前就不言而喻。一场弱肉强食的战争会给世界许多启示,特别是伊拉克以弱抗强,许多方面值得弱小国家借鉴。上期杂志我们通过美军新战法扫描,从强者的视角,观察了伊拉克战争。这期杂志,我们对伊军战法进行战后大盘点,力求从弱者的角度评价这场战争,吸取弱者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王保存  陈雁 《国防》2003,(9):33-35
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高度信息化的局部战争。美军凭借其近些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形成对伊军的压倒性优势,自始至终保持着战争和战场主动权。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这些年来美军积极推进新  相似文献   

6.
陈琮琪 《国防》2001,(5):46
发生在10年前的海湾战争,是一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胜,伊拉克军队惨败的战争。在那场战争中,多国部队仅伤697人,亡223人,损失飞机36架;而伊军却伤亡约10万人,其中最少2万人死亡,被  相似文献   

7.
时至今日,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已经烟消云散了,战争的胜负也已成定局。回顾伊拉克战争,我们不难看到,《孙子兵法》在此次战争中对美制定对伊战略及英美战地指挥官们的思维和行动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从美军的进攻战术、军队部署以及伊军诈诱敌军等各个方面,结合伊拉克战争实际战例分析了《孙子兵法》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从中找出一些不朽的思想法则和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8.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开战以来,由于伊军灵活运用了“化整为零、寓兵于民、短促出击、分兵袭扰”的战法,美英联军在地面战特别是城市地区的巷战中损失惨重。有军事专家撰文预言,美军为避免在城市巷战中遭受重大伤亡,很可能在下一步的行动中丢掉“干净战争”的口号,使出“撒手锏”来对付伊军愈加强烈的抵抗。  相似文献   

9.
在伊拉克战争中,地面战场上的交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伊双方的地面主战武器装备及其在战场上的使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现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有过激战的炮兵压制武器美英联军地面战的“开路先锋”地面战正式打响前,驻扎在伊、科边境的美陆军第3机步师就使用 M109A6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 M270型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对位于巴士拉的伊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为随后的陆军挺进开路。美英联军和伊军多次利用炮兵火力进行压制和反压制、阻击和反阻击,例  相似文献   

10.
单兵作战的灵活、强大的打击威力和精确目标打击能力有效结合就产生了令人瞩目的便携式导弹系统。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前苏联当时最先进的“耐火箱”AT-3反坦克导弹,伏击以军坦克群,仅2h就将其坦克击毁130多辆。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太阳山作战中也用反坦克导弹击毁击伤以军坦克430多辆。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提供给阿富汗武装派别当时最先进的“毒刺”(Stinger)便携式防空导弹来对抗苏军,导致几百架苏军战机被击落。美国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虽然势如破竹,但处于劣势的伊军使用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重创美军多辆世界上…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9日,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穆罕默德·杜里,面对美国有线新闻网的摄像机,无可奈何地说:“Game isover”(游戏已经结束了)。同一天,美国军方发言人布鲁克斯准将说:“现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是我们名单上萨达姆政权失去控制的地区之一。”这些话表明:经过3个星期的狂轰滥炸和富有戏剧性的地面作战,美国“倒萨”战争的目的已经实现,主要作战行动基本结束。纵观整个战争,伊军没有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有一定对抗强度的、给美军造成较大伤亡的重要战斗。尽管如此,伊军在战争初期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中伊军吸收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教训,采取了某些游击战的战略战术。虽然最终伊拉克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其抗击联军的目的,伊军在战争中的游击战战术运用表明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采取游击战战术以弱抗强依然有其可行性,也表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进行游击战要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鞠洪仑 《国防》2003,(9):36-37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伊拉克战中,当美英联军兵临巴格达,人们认为伊军即将在城市巷战中与美英联军决一雌雄的时候,萨达姆军队和政权却突然间集体“蒸发”了。伊拉克战争在以戏剧性结局载入史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4.
俞杰 《国防科技》2003,(4):73-74
伊拉克战争正在残酷而激烈地进行着,然而,早在战争开始前数月,美国联合信息作战中心就已开始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同伊军展开了较量。美军中央司令部希望依靠多种信息战手段,凭借“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动摇伊军的军心和民心,在战前就打垮萨达姆部下的斗志,以达到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小海  文扬 《国防》2001,(12):13-14
美国越来越把战争动员视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战争实践,逐步摸索和建立了一套先进的战争动员体制。 危机呈现,打造先进机制 20世纪初期以前,美国没有明确的战争动员指导思想,缺乏完善的动员体制,只是根据战局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临时动员,带有很大随意性。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才借鉴德、法等国较先进的战争动员经验,着手对动员指导思想和动员机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陈琮琪 《国防》2001,(5):46-46
发生在10年前的海湾战争,是一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胜,伊拉克军队惨败的战争。在那场战争中,多国部队仅伤697人,亡223人,损失飞机36架;而伊军却伤亡约10万人,其中最少2万人死亡,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243架。这样一个双方损失极为悬殊的战争结果,虽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伊拉克方面在战争指导上的一系列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最近的美伊战争中,伊军能以绝对劣势与美英抵抗,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敌军,准军事人员(民兵)功不可没。经验告诉我们,我军要以劣胜优,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必须进一步牢固人民战争思想,着眼未来战场特点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  相似文献   

18.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起初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非对称战争。但是纵观战争初期双方交战的一些特点,美英联军并非所向披靡,伊军也没有像美军想象的那样望风而降,伊拉克战争的结局变得扑朔迷离。 美英联军:全维作战,谋求速决 在伊拉克战争初期,美英的“倒萨”战略日见清晰,但是由于美英军队在战场上遭遇超出预料的抵抗,使其离速战速决的目标越来越远。 多管齐下,谋求速决。战前,美英联军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5月2日上午9时,美国总统布什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发表讲话,宣称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联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至此,为期一个半月的伊拉克战争暂告一个段落。回眸两次战争,不难发现,其在作战指挥方面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譬如美军皆由中央总部指挥,萨达姆为伊军最高指挥官等,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试图从指挥对抗、指挥关系、指挥决策和指挥方式四个方面对上述两次战争的不同之处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20.
3月20日,美国不顾国际社会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执意发动了对伊战争。美国原以为,经过12年制裁的伊拉克军队已经不堪一击,强大的美军三四天时间就可以直捣伊首都巴格达。然而战事却大出美军意料。美军不仅未能速战速决,自身反倒挫折连连。 “斩首”、“震慑”未能奏效,伊军仍在顽强抵抗 按照美军战前推断,伊拉克已人心思变,军队士气低落。只要尽快拿下萨达姆并给伊军一击,伊拉克的抵抗就会土崩瓦解。于是战事一开始,美军于3月20日凌晨突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