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鞠洪仑 《国防》2003,(9):36-37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伊拉克战中,当美英联军兵临巴格达,人们认为伊军即将在城市巷战中与美英联军决一雌雄的时候,萨达姆军队和政权却突然间集体“蒸发”了。伊拉克战争在以戏剧性结局载入史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并不惧怕伊拉克海军力量,但伊军战前在海湾水域布设的大量水雷,却使联军水面舰只面临很大威胁。为确保联军海军安全地将援助物资运入伊拉克,开辟海上通路,扫清水中障碍,美英澳联军在海战场投入了“特种兵”——“马克5号”海狮,“马克7号”和“马克8号”海豚。请看本刊独家撰稿人肖占中发来的稿件——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面对强大的美英联军进攻,伊军进行顽强抵抗,今世人惊叹。虽然最终难免失败,但就这场战争初期的表现,伊军扬长避短的“非对称作战”还是可圈可点的。  相似文献   

4.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起初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非对称战争。但是纵观战争初期双方交战的一些特点,美英联军并非所向披靡,伊军也没有像美军想象的那样望风而降,伊拉克战争的结局变得扑朔迷离。 美英联军:全维作战,谋求速决 在伊拉克战争初期,美英的“倒萨”战略日见清晰,但是由于美英军队在战场上遭遇超出预料的抵抗,使其离速战速决的目标越来越远。 多管齐下,谋求速决。战前,美英联军  相似文献   

5.
在伊拉克战争中,地面战场上的交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伊双方的地面主战武器装备及其在战场上的使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现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有过激战的炮兵压制武器美英联军地面战的“开路先锋”地面战正式打响前,驻扎在伊、科边境的美陆军第3机步师就使用 M109A6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 M270型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对位于巴士拉的伊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为随后的陆军挺进开路。美英联军和伊军多次利用炮兵火力进行压制和反压制、阻击和反阻击,例  相似文献   

6.
聂云 《当代海军》2003,(8):34-35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早巳退去,然而,许多作战的内情才开始逐渐被披露出来。最近,澳大利亚海军披露了首次参加伊拉克的作战情况。其中,“安扎克”号新护卫舰第一次对伊拉克东南部法奥半岛沿岸目标进行了猛烈的炮击,成为31年来澳大利亚海军首次炮击作战,也成为澳大利业海军新型战舰首次实战炮击。 3月20日上午,美英联军正式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 随后,美英联军决定,夺占伊拉克南部的法奥半岛,控制沿海石油终端设施。联军地面部队进军速度很快,极需要空中火力支援。然而,联军地面部队与伊军作战时距离很近,美英航空兵难以展开手脚。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3月20日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在持续27天后,于4月15日基本结束,美英联军对伊发动的这一场新世纪的“伊拉克自由作战”行动,引起了世人太多的思考和不安。这是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首次运用与试验,美英联军在短时间内基本达到了推翻萨达姆政权、控制伊主要城市和油田的军事目的。 在历时27天的战争中,美英联军先后出动的兵力达30余万人,舰艇约150余艘,飞机1600多架。期间,美英联军出动各型飞机3万余架次,动用可发射巡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尘埃落定快一年了。在这场“巨人对侏儒”的战争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笔者看来,伊军不光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科技,而且更缺乏与时俱进、适应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思想观念。伊军在海湾战争时寄希望于阵地战,这次寄希望于地面决战和城市巷战,结果在由先进建军理念构建起来的美军面前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境地,毫无还手之力。这很大程度上说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初期,伊拉克组织民众在南部发动城市巷战、游击战,有效迟滞了美英联军的地面作战行动,但总体上未能发起有效的人民战争,没有对美军形成有威胁的抵抗,最终导致了彻底的失败。伊拉克之所以未能发起有效的人民战争,有其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原因。 一、政治上孤立的萨达姆政权  相似文献   

10.
攻防上决一雌雄 美军希望速决战,伊军则希望持久战。速决战与持久战的较量,有可能是这次巴格达决战的关键所在。参与了巴士拉战役的美军海军陆战队为攻占巴格达加速北上。美英联军的以下指导思想越发清晰起来:把兵力集中到巴格达一战上,以达到速战速决。同时希望“以解放军而不是占领军身份”尽可能减少伤亡并避免过度破坏。 美国总统布什在电视讲话中,多次强调打击伊拉克要速战速决。美国军方权威人士声称,3月底可结束战争。那种认为能在一周内取胜的“速胜论”显然已经成为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11.
由美军导演的又一场令许多军事专家“大跌眼镜”和令许多军事研究人员“想不到”的战争——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这场战争可谓一波三折,最初是联军的高速推进,其后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眼看着伊军越战越勇、联军面临的前景将越来越严峻时,伊军却突然土崩瓦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细细分析,此次战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除了交战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悬殊之外,双方在作战指挥领域的优劣之势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分析、研究伊拉克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以城市攻防战为主体的局部战争。美英联军在这场城市争夺战中,摒弃了强攻猛打、逐巷夺占的传统城市作战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四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经常在伊拉克城镇里被反美武装“修理”得不成样子,似乎又一次证明巷战是所有优秀指挥官的“滑铁户”。在现代城市巷战中,进攻部队往往冒着遭受伤亡、补给不足以及时闻拖延的风险;对城市的进攻,还会导致大量平民的伤亡和整个城市的破坏,许多战将因巷战而身败名裂。因此,巷战被称为“地狱里的战争”。但并非所有的进攻者都对巷战束手无策,本文就记述了二战后四次经典的城市进攻战例,证明巷战也有取胜的诀窍。  相似文献   

14.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频繁出现“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战场误伤”事件,造成多人死伤,许多装备损坏。据美国五角大楼2003年4月28日公布的最新数字,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死亡人数为137人,其中114人在作战行动中死亡,另外23人死于误伤或事故。这些事件经过传媒的渲染后,给美英联军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人们不禁要问:高度现代化的美英军队,为什么会接连发生这种——  相似文献   

15.
日前,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特邀美国有关军事专家对尘埃刚刚落定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作战的得失进行专业评点。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由于美军4月12日几乎兵不血刃攻占了巴格达,使一度国际媒体普遍预测的所谓“巴格达攻坚战”成为泡影,而一扫战争初期由于估计不足、遭遇伊军顽强抵抗而行动受挫后一度笼罩在美军头上的批评阴云。此间媒体指出,一个月前,美军在巴格达投下第一枚炸弹,而3个星期后,美军士兵就已经出现在巴格达街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美英联军推进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开战以后,曾寄望于从心理上震慑伊国军民,收到12年前海湾战争伊军迅速崩溃那样的奇效。但联军“斩首”无果,“震慑”失效,心理战不但不成功,而且还产生了一些负效应:伊拉克军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美英民众对战争的疑虑加深,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当地时间3月20日,美英联军悍然发动对伊拉克的全面战争。伊拉克地处沙漠,战场环境十分恶劣,美军攻伊作战远离本土,且受到伊军使用生化武器的威胁,被装保障的难度可想而知。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军在总结被装保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被装防护性能,完善被装保障体制,改进保障方式,使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的被装保障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1月8日,美伊联军对费卢杰发动了代号为“幻影愤怒”的军事行动,这是越战顺化战役以来美军最大规模的攻坚战。早在行动前,美军就为准备21世纪城市战付出了大量努力,并极大改变了在联合战备训练中心进行的城市战训练。在此次行动中,面对一群极难预测、分布松散和混乱无序的敌人,美军试验了经过演练的城市作战新战术,取得了较好的作战效果。就目前来看,美军费卢杰之战的战术,具有许多新特点,反映了未来城市战的基本走向。一、重锤猛击:集成精兵锐器与信息形成非对称态势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作战目标是巴格达,尽力“锁出”城市战,不…  相似文献   

19.
任民 《国防》2003,(7):49-51
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主要军事行动已宣告结束。在这场依照先发制人原则悍然发动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英联军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了数字信息技术和高新武器装备的强大威力,同时联军的后勤保障和经济动员工作,对于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总结这场战争中经济动员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对于我们做好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经济动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经济动员的主要特点和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弹药和武器系统中的广泛使用,使得精确打击能力、目标识别能力、作战效能大大提高。然而自伊拉克战争开战以来,美英联军的高技术武器不时失误,误伤、自伤事件接连不断。精确制导武器偏离目标——GPS制导炸弹落入伊朗,误伤平民;攻击伊军的巡航导弹竟落入伊朗、土耳其境内;美军爱国者导弹击落英国“旋风”战斗机;美军F-16战斗机摧毁自己的爱国者导弹系统的雷达;英军挑战者坦克自相残杀;美A-10A攻击机攻击英军地面部队的人员……。这些失误暴露出了这些武器弹药自身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它不仅降低了这些武器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