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玄武岩纤维塑料增强筋(BFRP筋)的特性导致以其为增强筋的受弯构件出现裂缝后刚度降低非常明显,变形发展过快。因此,对BFRP筋混凝土梁的设计主要应根据其变形性能标准的要求来进行。为方便设计人员进行BFRP筋受弯构件设计,结合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有关FRP筋混凝土梁开裂截面有限惯性矩计算模型的研究,探索出适合BFRP筋混凝土梁开裂截面有效惯性矩计算模型;通过建模分析,表明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其他几种计算模型一起可以应用于BFRP筋混凝土梁直接挠度控制。推导出FRP筋受弯构件配筋率计算公式,结合直接挠度控制研究,提出通过控制跨高比限值来进行梁尺寸初选的间接挠度控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构件截面温度时认为构件材料全部是混凝土,忽略了占截面积比率很小的钢筋,然后以钢筋所在位置的混凝土温度代替为钢筋的温度。人们对这种算法存在的误差大小并不清楚。对400mm×400mm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在四面受火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对比了考虑截面上存在钢筋时构件的温度场与不考虑钢筋而认为材料全部是混凝土时构件的温度场。研究发现,当考虑截面上存在钢筋时所得钢筋温度与采用简化方法所得替代温度差别不大,对构件承载力影响很小,说明这种简化的温度场计算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试验现象和结果为依据,对钢板夹心混凝土组合构件,剪切破坏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组合构件斜截面抗剪强度分析方法,并从Breesler强度准则出发,导出了厚板斜截面简化的强度破坏准则,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对非金筋材海水集料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刚度控制和蠕变特性分析了梁构件的受弯性能,提出非金筋材海水集料混凝土梁的设计建议以及其极限弯矩、开裂弯矩的建议计算公式。制作4根6 m长的碳-玻纤维筋海水集料混凝土梁,采用两点加载的方式进行弯曲试验,研究了非金筋材海水集料混凝土梁的破坏形式及受弯变形性能,测定了梁构件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值,结果表明设计建议合理,方法具有适用性,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玄武岩纤维筋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在国防和特殊建筑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不同预应力度的3根有粘结预应力BFRP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理论研究,初步探讨和建立预应力BFRP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判别、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短期刚度、平均裂缝间距、平均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建立新型预应力BFRP筋...  相似文献   

6.
体内芳纶纤维筋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钢筋混凝土梁与芳纶纤维筋梁的弯曲试验现象和结果,探讨了芳纶纤维筋梁的正截面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分析了芳纶纤维筋配筋率对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挠度和承载力等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设计AFRP筋受弯构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珊瑚混凝土的结构化应用,在海水拌养珊瑚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珊瑚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珊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等基本力学性能参数指标,分析得到了各参数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为下一步珊瑚骨料混凝土构件性能研究与结构理论设计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加固梁中原钢筋和新增加钢筋之间的形心距离、各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变形协调原理,分析了加固后构件破坏时原筋和新增加钢筋达到屈服时的两种极限破坏形态,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增补受拉钢筋加固混凝土梁在二次受力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其它类似加固方法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提供了参考,是对现行规范一定的补充,同时使工程加固设计有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14根方钢管混凝土构件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初应力系数、荷载偏心率、混凝土强度、试件长细比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钢管初应力对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了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大型试件砂尘试验需求和现行军用标准,提出采用直吹式砂尘试验方式,实现整车状态的砂尘试验,并说明这种试验实施方法的科学性.依据射流理论并通过计算,得出距离吹风口不同位置处各个截面上的理论有效吹风截面,通过有效吹风截面与大型试件尺寸比较,说明这种形式的砂尘试验设备对常规武器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项研究工作对砂尘试验设备的设计、调试和操作使用等具有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混凝土矩形截面梁的受力特点及计算基本假定,提出填充矩形截面梁的概念,即在梁中填充比混凝土容重轻的材料。这种梁可保证原梁强度和刚度不变的情况下,具有减轻梁的自重、降低费用、加快施工进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应用非线性接触和碰撞问题的有限元理论,通过Autodyn软件对某缓冲装置瞬态制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该缓冲装置各构件的速度、位移、等效应力等物理量,通过优化得到缓冲装置的结构形式.仿真计算表明该装置在原理上是合理可行的,在技术上是可实现的,可为缓冲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引信传爆管破片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分析传爆管破片的数质量分布和最大质量的计算模型,采用水箱法进行了部分引信传爆管破碎性试验。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榴弹破片数质量分布的Mott公式并不适用于传爆管类非榴弹破片的计算,因此利用试验所得数据对西德最大破片质量公式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公式对丙型引信传爆管破片最大质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大型砖砌体烟囱的碳纤维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纤维(CFRP)加固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工程结构加固实践中经常忽视由于碳纤维具有负的热膨胀系数,与被加固混凝土构件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加固后两者在共同工作时所产生的温度效应问题,详细介绍了碳纤维加固修补砖砌烟囱这一特殊工程实例,通过计算分析选择适当的施工温度(温度应力零点),采用改性粘结剂等措施解决了砌体的正温度效应和碳纤维材料的负温度特性之间的差异引起的砌体开裂问题,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圆柱体构件内部缺陷问题,以超声检测技术为手段,采用体绘制三维重构技术,对构件内部缺陷进行三维重构。首先对圆柱体进行超声检测,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提取出其每一个截面的完整信息。然后进行B扫描成像,对成像图像像素点重组。最后利用体绘制技术对缺陷进行三维重构。结果证明,该方法重构出圆柱体构件中心孔、偏心孔缺陷效果良好,与实际构件相吻合,且大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火灾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抗弯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火灾中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温度场和材料热力学性能分析,将混凝土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来分别计算其强度,建立了火灾场简支梁截面内混凝土应力和梁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温度场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的Newmark组合梁模型和平面应力模型分别建立考虑界面滑移的楔形变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一维和二维求积元单元。对组合梁的弯曲、自由振动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将两类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对于工程结构中常见的楔形变截面组合梁的弯曲问题,可以采用自由度较少,计算成本较低的一维模型;对于自由振动问题,一维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一阶振动模态;若需对高阶振动模态进行分析,可选用更为准确的二维模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小尺度矩形截面风洞内时均速度、湍流度、湍动能等湍流特性的测试,研究了基于该类风洞开展壁湍流相关技术试验的可行性,并以沟槽表面流场为例进行了测试验证。该风洞试验段截面尺寸为400mm×100mm,试验中瞬时流速的测量采用配置单直丝探针的IFA300恒温式智能型热线风速仪。试验数据处理时,壁面摩擦速度的计算采用基于对数律公式的拟和计算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小尺度风洞在较低风速下即可实现充分发展的湍流流动,且不同风速下试验段内湍流特性均与充分发展壁湍流边界层基本一致,可方便地应用于特种表面减阻等壁湍流相关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BFRP连续螺旋箍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BFRP连续螺旋箍筋的抗剪性能,设计制作了6根配置BFRP连续螺旋箍筋的混凝土梁和2根配置矩形连续螺旋钢箍的对比混凝土梁.通过试验,得出了BFRP连续螺旋箍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分析了配箍率、剪跨比和纵筋率等因素对构件抗剪性能的影响:构件的受剪破坏模式分为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两种类型;在不同的受剪破坏模式下,斜裂缝...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时序的完整性规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安全策略模型与规范问题,是计算机安全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已有的研究结果离实际应用还相差太远,例如Clark-Wilson完整性模型只是提出了一个框架。本文呈现了我们构造的形式化灰色时序安全策略规范语言(GTSL)。GTSL的理论基础是灰色系统理论和时序规范语言LO-TOS理论。由于它在完整性规范能力、完整性验证过程的构造与表示、责任分离合理性测试等一系列技术方面的完善与创新,使得GTSL成为真正能够实际使用的完整性安全策略规范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