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近代中国的80年,经历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外战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军事人物及学术思想等,是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把中国历史粗略地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段,近代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近代军事不但是古代军事的延续,而且是现代军事的根基。近代中国既有丰富的军事历史素材,从军事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近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冀满红清光绪十一年正月(1885年2月),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根据淮军将领周盛波和周盛传的建议,在天津创办了一所武备学堂,这就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李鸿章之所以创办这所军...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创办的一支勇营军队——淮军,在中国近代社会存在近40年,并深为清王朝所倚重。究其原因,除诸种社会历史因素之外,它本身的近代化(或称“西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就淮军近代化问题略抒浅见。淮军的近代化,包括武器装备、组织编制、训练教育等方面,其中以武器装备近代化为先。淮军成军时,一切均仿湘军,武器装备主要为大刀、长矛、小枪(鸟铳)、抬枪、劈山炮等旧式兵器。同治元年八月(1862年9月),淮军进驻上海还不到五个月,李鸿章就已令淮军各营添练洋枪小队,  相似文献   

4.
翻开《中国近代战争史》,映入读者眼帘的是一幅幅有声有色、浓墨重彩的中国近代战争历史画卷。它从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面,系统而明晰地再现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历程,热情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前仆后继、英勇悲壮的光辉业绩,无情鞭挞颟顸无能的晚清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的罪恶行径。这部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分三册,近100万字,配有珍贵历史图片和作战示意图)的战争历史专著,系军事科学院原战争理论研究部中国历代军事理论研究室部分研究人员多年潜心钻研的学术成果。它的面世,填补了我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战争历史缺乏总体研究的空白,因而受到广大读者和有关专家的欢迎与  相似文献   

5.
目前,史学界对李鸿章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各家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李鸿章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过去对其评价是毁多于誉,尤其在政治、外交方面更是如此,即使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因甲午战败而受到责难。近几年在研究上有了重大突破,在政治、经济。外交诸方面,人们把李鸿章和中国近代化联系起来,给予了公正的评价。关于李鸿章研究的论文发了很多,但是涉及他的军事自强思想的还颇为少见。笔者认为,研究和探讨李鸿章的军事自强思想于研究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大有择益,笔者不揣疏陋,愿就此问题与史学界的学者或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中,有关近代战争、军队建设、军制和近代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著作陆续问世,但对中国近代军事人物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军事人物传》(张一文、施渡桥主编)弥补了这一缺憾。该书在近37万字的篇幅中,为中国近代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军事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新兴工业是从军用工业开其端的.而江南制造局(李鸿章奏准的名称是江南制造总局,但直到清末,都是用江南制造局的名称,上海制造局为其别名)则是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号称“中国第一厂”的近代新式工厂。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史以清政府遭受海上进攻开幕。百余年间,千年文明古国在任人宰割的屈辱中抗争,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在战败的硝烟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清政府在其苟延残喘的最后几十年中,一度致力于海防建设,李鸿章是其中的主要领导人和实践者。他提出了理论主张,进行了探索尝试,主持建立了近代中国最强的、也是当时亚洲最强的海军,但如昙花一现。后人评说,晚清海防,成也李鸿章,败也李鸿章。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是清统治者在“未有之变局”中应付“未遇之强敌”的海防理论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其海防思想产生的条件、内容的变…  相似文献   

9.
张謇是晚清著名的实业救国、立宪救国论者,同时又是近代中国军事改革的热心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对于前者,史学界论述颇多,而对于后者,史学界几乎无人论及,这无疑是“张着研究”中的一个缺憾。鉴于此,本文拟对张謇的军事主张作简略论述。张謇虽为一介书生,但他于1882年曾涉足军事,充任淮系庆军统领吴长庆幕僚,东渡朝鲜,办理庆军前敌事务,对中国军队状况有所了解。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之际,在京参加甲午恩科会试的张謇,耳闻中国陆海军的败绩,便上书弹劾李鸿章。在弹劾李鸿章的奏章中,张謇在抨击李鸿章立和误国的同时,揭露中国…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前的青铜甬道上,记载着这样一桩中华大事“公元1865年乙丑,清穆宗同治四年。第一个大型近代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即今天的江南造船厂)在上海建立。”江南制造局是整个晚清时期,清政府先后兴办的40多个兵工厂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江南制造局的全称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由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1865年在上海创办。它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完全采用机器生产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喻为“中国第一厂”。江南制造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新兴工业是从军用工业开其端的,而江南制造局(李鸿章奏准的名称是江南制造总局,但一直到清末,都是用江南制造局的名称,上海制造局为其别名)则是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  相似文献   

12.
大沽口炮台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重要的一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洋务运动期间,特别是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后,为加强对京畿地区的海上防务,曾对大沽口炮台进行了大规模的近代化建设,使之成为当时北洋地区渤海湾中的三大支撑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军事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亦称军事史发展的主线)问题的讨论比较多,且分歧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代表性的意见:一,主张以战争发展为基本线索(参见牛俊法《论中国近代军事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阶段性》,余子道《略论中国现代军事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均载梁巨祥主编的《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二,主张以军事力量和国防设施的重大变化为基本线索(参见舒翼《中国近代军事史分期之浅见》,同上书);三,主张以军制和军队装备的发展过程为基本线索(参见沈渭滨《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对象与分期》,同上书);四,主张以战争和军队的发展过程作为基本线索(参见高锐主编的《中国军事史略》,张玉田、陈崇桥主编的《中国近代军事史》).对于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讨论,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学科体系确立的大问题,完全有必要作深入广泛的讨论,以求军事史学界早日达成共识.有鉴于此,笔者略陈浅见,祈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70年代以后,边疆危机纷至沓来。中国应如何对付外国的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巳成为头等紧迫的大事。对于身负军事、外交重任和力倡自强、御侮的李鸿章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严峻的考验。遗憾的是,由于李鸿章在战争与和平、御侮与自强、进攻与防御等重大问题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因而在反侵略战争中扮演了一个颇不光彩的角色。现就以下问题进行论述。 一、明是和局,阴为战备,以保和局为关键 早在1870年处理天津教案时,李鸿章就主张以武力作为外交的后盾,提出“盖严兵卫正所以保和局也”。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他进一步提出:“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  相似文献   

15.
四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朝鲜半岛的战火早已熄灭,但对于这场战争的思索和研究,则在世界范围内持久不衰,而且随着历史档案和各种文献、口述资料的公布,对朝鲜战争的研究热情今天仍在不断高涨,从而形成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军事历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在中国,朝鲜战争自1950年10月下旬至1953年7月27目的战争过程,被称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简称“抗美援朝战争”。这是由中国出兵的目的、战争性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所担负的使命而确定的。1950年10月,为了抗击美国侵略,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和平事业,中国…  相似文献   

16.
李鸿章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唯一的个人政治生命与这一运动同始终的。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中兴”“自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兴办军事工业、筹办近代海军。李鸿章参加了近代海军建设的全过程,是晚清建设近代海军的实际组织者。关于这方面的功过是非,许多论者、包括台湾以及国外的一些学者已经发表了很多论述。本文仅从他在海军舰船装备建设的买船与造船的一些情况说点看法。一、李鸿章在海军舰船装备建设上从造到实有一个发展过程(一)60年代他积极地倡导了造船制器,但在具体造船行动上持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抗日战争时期所取得的成果格外令人注目。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取得的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洗雪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国在抵抗外国侵略时屡战屡败的耻辱,而且为世界人类的反法西斯的进步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周年的今天,重新回顾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军事科学和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是活跃在清朝晚期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对外交涉中提出的一系列军事外交思想对晚清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李鸿章所提出地“以夷制夷”“和戎外交”“诚信外交”“弃藩邦保疆土”“重海防轻塞防”这五个方面的军事外交思想进行阐述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9.
甲午黄海海战,是中日两国近代海军的主力决战。李鸿章经营了近二十年的北洋海军,经此一战,便损失了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和广甲五舰,合计九千多吨,死伤管带以下官兵千余人,从此丧失了制海权。北洋海军战败受挫,不是偶然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海军提督丁汝昌主观指导失误,对这场关系全局的大战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和战斗决心,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7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人赴海外留学之风渐开。1875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选派7名淮军军官前往德国学习,开中国近代军事留学事业之先河。由于缺乏经验,此次赴德留学并不成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为其后留学生的派遣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