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垂直发射近程防空导弹全方位快速转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最小时间控制理论,研究了采用燃气转弯控制方式的垂直发射近程防空导弹在空中的全方位快速姿态调转技术,并进行了初始飞行段弹道的数学仿真.  相似文献   

2.
以动态火力接入下要地防空作战为背景,基于低空飞行目标的等角航线运动,提出了相应的防空导弹杀伤区的表示方法,分析了影响杀伤区远界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导弹飞行弹道特性,研究了动态火力接入下导弹最大飞行斜距、跟踪网和制导网的计算方法,及其对杀伤区远界的影响机理,从而确定杀伤区远界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动态火力接入下,防空导弹的杀伤区远界得到了扩展,当目标作超低空飞行时,需要合理部署动态火力接入的各火力单元的位置,方能充分发挥雷达网的能力,从而扩展杀伤区远界。  相似文献   

3.
现代国土防空近程点防御防空导弹,根据需求的发射纵深确定发射区远界,根据确定的发射区远界确定杀伤区远界.影响发射区远界和杀伤区远界的主要因素是火力单元的目标通道数和导弹的发射间隔.减少两发导弹间的发射时间间隔是减少对制导雷达作用距离和导弹射程需求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防空体系不仅要对付从高、中、低、超低空来袭的各类飞机,还要对付这些飞机发射的导弹;不仅要面临火力打击兵器的杀伤,还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求生存。战场环境错综复杂,防空武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用高新技术研制的现代高炮系统,在防空作战中担负着对付低空、超低空来袭的各种类型飞机和导弹,在未来防空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现代高炮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对舰艇摇摆状态下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发射姿态的计算方法及其典型飞行弹道分析的基础上,将导弹运动学弹道分成无控段、初制导段、初末制导交接段和末制导段,根据导弹各飞行阶段的制导特征分别建立了飞行弹道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发射姿态的导弹弹道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该模型可进一步确定舰艇摇摆状态下,舰空导弹的杀伤区、战斗部的毁伤能力及导弹的发射时机,为指挥员进行防空作战指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条件下,空袭和防空概念的改变、空袭战术技术和防空战术技术的发展以及防空兵器技术的进步,对研制新一代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新一代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必须是能够适应世界任何地区局势变化的高机动、多用途、具有联网功能的防空系统。一、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新需求由于防空兵器以微波雷达作为主要的搜索、跟踪和制导传感器,受其本身技术特点的限制,对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极为有限,而目标视线大角速度运动也给防空武器系统拦截超低空目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使得低空、超低空突防可能获得较高…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条件下,空袭和防空概念的转变以及技术的进步对研制新一代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它必须是能够适应世界任何地区局势变化的高机动、多用途、具有联网功能的防空系统。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新需求防空兵器由于以微波雷达作为主要的搜索、跟踪和制导传感器,受其本身技术特点的限制,对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极为有限,而目标视线大角度运动也给防空武器系统拦截超低空目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使得低空、超低空突防可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从而导致了低空空袭技术兵器的成熟和低空空袭战术的长足发展,也导致了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概念  相似文献   

8.
舰载防空导弹发射区解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舰空导弹杀伤区、发射区的形状和特征参数,对发射区远/近界进行数学建模,其目的是为了确定舰空导弹的发射时机.采用matlab对所建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经仿真结果分析可知,计算结果可作为舰空导弹对空作战方案制定、编队防空队形配置、防空火力协同的依据,所建模型可用于射击能力(拦截次数)计算和防空作战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法西斯为了挽救战争败局,在1944年底就迫不及待地将研制成功不久的C-2防空导弹投入实战,并击落盟军多架轰炸机,首开防空导弹作战先河。到目前为止,防空导弹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在各种防空导弹当中,小巧轻便、机动灵活、反应迅捷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主要用于防御来自低空、超低空(特别是10-100米之间)的空中威胁。在20世纪的历次局部战争中都能见到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身影,尤其是在对超低空点状目标的防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低空、超低空空袭目标的克星。  相似文献   

10.
在2004年珠海航展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次展示了车载式“近程超低空防空导弹”系统。最近该集团又进一步披露了该导弹系统的一些情况。近程超低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随进防空和阵地防空,能够有效打击低空、超低空来袭的敌武装直升机、攻击机、无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姿态调转时的快速性要求,研究了垂直发射快速姿态调转的控制问题。首先基于误差四元数并结合垂直发射的具体特点,建立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得出了基于误差四元数反馈控制器,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该控制器实现了绕欧拉特征轴的旋转,缩短了姿态调转的时间,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空空导弹越肩发射初制导俯仰平面180°转弯,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最优转弯方法,该方法是确定一个最佳推力方向角,使转弯完成时导弹的末端速度最大。建立了简化的用于姿态控制的姿态动力学模型,采用反作用喷气控制系统(RCS)设计了导弹的姿态控制律。对空空导弹180°转弯的飞行过程进行了仿真并给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弹道导弹中段突防后飞行弹道与标准弹道产生较大偏离的弹道机动调整问题,建立了机动调整时机策略最优化模型。设计了机动调整逆序Q学习算法,采用Tile coding逼近器编码状态特征空间,并对其进行线性逼近。构建了Q学习算法与蒙特卡罗方法相结合的逆序更新策略机制,以对导弹机动调整最优时机进行训练。仿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场景参数下,通过10 000代强化学习算法训练得到的策略能够可靠地使用最少机动次数控制导弹突防后飞行弹道的调整决策,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反舰导弹各种末端机动弹道(蛇行机动、螺旋机动、摆式机动等)的控制和使用方法,首先对反舰导弹末端机动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然后依据反舰导弹与水面舰艇之间的攻防对抗机理和反舰导弹作战使用限制条件,得出反舰导弹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的末端机动弹道控制参数解算模型,最后以舰空弹脱靶量最大为反舰弹最优机动准则,解算反舰弹各种机动方式下的最优机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金字塔构型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的失效特性进行分析。结合SGCMG部分失效的特点,构建运用Legendre伪谱法的重规划姿态机动路径求解方法。考虑SGCMG失效情况的不可预测性,设计自适应操纵律,该操纵律可以根据指令力矩与输出力矩的偏差对SGCMG的失效情况进行诊断,从而调节操纵律的内部参数,实现失效情况操纵律的自适应调节。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姿态机动路径重规划算法与自适应操纵律,在控制力矩陀螺部分失效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空间站的大角度姿态机动。姿态机动方法可以有效应对空间站大角度姿态机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SGCMG部分失效情况,从而提高空间站姿态机动任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反舰导弹的近距离机动突防能力,用仿真方法计算了反舰导弹末端作水平蛇形机动和垂直蛇形机动时对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以图示方式给出了两种机动周期、两种舰炮射速、多种机动幅值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短周期大幅度的频繁机动可显著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且两种蛇形机动的突防效果大致相同;而提高舰炮射速则是削弱...  相似文献   

17.
旋转导弹姿态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转导弹往往采用初始静不稳定的结构形式使得在攻击目标时具有较大的过载能力,如何能够保证旋转导弹平稳地度过静不稳定段是导弹正常飞行的关键.采用姿态稳定控制方法对初始段进行控制,使导弹顺利度过静不稳定段,通过数学仿真及半实物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仿真试验表明,在各种气动干扰因素影响下,旋转导弹均能实现较高的姿态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巡航导弹是现代防空领域面临的现实威胁,反巡作战成为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巡航导弹对防御系统的威胁及防御难点.概括了反巡的3种作战行动,分解和细化了主动防御作战行动相应的作战活动,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作战活动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可为反巡体系的设计和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地空导弹采用弹道导弹的抛物弹道技术 ,能够实现应用固体推进剂达到低质量远射程的目标。弹道导弹采用地空导弹末段弹道的寻的制导控制技术 ,可以达到降速、增程并实现末段有效制导控制和弹道机动的目标 ,从而大幅度提高命中精度和突防概率。地空导弹和弹道导弹之间的技术融合 ,已经开始并将很快形成这两类导弹的新一轮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Morison公式,提出波浪扰动作用下,考虑弹体运动与波浪耦合的导弹出水过程动力学模型,并对小型潜射导弹的出水过程进行仿真和分析。以弹体姿态变化为例,研究弹体运动与波浪间的耦合关系对波浪扰动作用的影响,分析海情等级、波浪相位、出水速度、出水姿态角等因素对导弹出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弹体运动与波浪间耦合关系的出水动力学模型更加准确;潜射导弹的小型性和快速出水特性有利于降低波浪对导弹出水姿态的影响;对快速出水的潜射导弹,波浪扰动分析时须考虑海情等级、出水时间和波浪相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