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数字     
《环球军事》2009,(6):4-4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电视台共同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大约有2/3的美国民众对奥巴马准备向阿富汗增派1.7万名美军士兵的计划表示支持。另外.受访者中有51%的人认为无论在阿富汗的战争是否最终会取得胜利,美国都有必要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些成果。  相似文献   

2.
韩国是世界第13大经济体,是G-20成员,并有成为全球重要力量的雄心和抱负。然而,韩国政府却只能无助地重申其对美国军事力量的依赖。面对这种状况,任何正常的国家都会感到尴尬和耻辱。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朝鲜的40倍,人口是朝鲜的2倍。从军事实力上看,韩国和朝鲜的对比模式类似于美国和墨西哥。试想一下,如果现在是美国在乞求其他国家的军事援助,外界的反应肯定是鄙视和嘲笑。但事实是,韩国仍然严重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军队部署。  相似文献   

3.
数字     
《环球军事》2009,(17):4-4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即将在8月28日接任英陆军总参谋长职务的戴维·理查德斯说,英军在阿富汗的行动可能持续三四十年,在接下来的30~40年,英国会在阿富汗以某些方式发挥作用,比如在发展、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目前英国国内要求从阿富汗撤军的呼声高涨,据上周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仅15%的受访者认为英军在阿富汗的伤亡“有价值”,50%的受访者认为英军在阿富汗是“白白送死”。  相似文献   

4.
前言 近几十年来,西德和东德在铁幕两边的军事力量上和在外国军队的部署和演习上不得不承受沉重的负担。德国过去是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东西方之间的交界在德国国内,这种地理位置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负担,包括遭到核战争毁灭的威胁。另一方面,自1945年后,德国不再拥有像美国那样高度军事化的工业基础,虽然造船、航空航天和机械制造等一些部门都是高度依赖军事合同  相似文献   

5.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19):56-57
杰弗里·卡尼,作为美国空军情报人员,由于对美国体制丧失希望,继而主动投靠前东德,成为“斯塔西”情报组织最为成功的间谍,代号“小孩”,专门从事针对美国的情报侦听工作。随着东西德的统一,卡尼被美国秘密情报组织抓获并判入狱。刑满释放后,卡尼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是美国人,他一直努力,到处呼吁,以想重新获得德国国籍,但事与愿违。卡尼这个曾经声名显赫的间谍,目前是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归,成了流浪在美国的一·名“德国人’。  相似文献   

6.
2008年2月21日,美国上演了一场“导弹打卫星”大戏。美军之所以在全球反对空间军事化的时候上演这一幕戏,是有其战略思考和目的的。多年来,美国一直积极研制和发展反卫星武器,是目前世界上反卫星技术手段最先进的国家,拥有核、非核、动能和定向能等反卫星武器。由于对空间的依赖和利用越来越大,美国不断研制和开发新的反卫星武器,其发展建设具有许多特点和规律。基于对空间的依赖,美国不断加大在反卫星武器方面的投入,其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导航战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志金 《国防科技》2005,(12):24-26
一、导航战的提出海湾战争以来的几次地区冲突,特别是伊拉克战争表明,卫星导航是实现“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的重要依托手段,已成为海陆空天武器系统以及构造全数字化战场的关键技术。美军的各种武器平台和军事系统开始大量装备G P S,在作战中越来越依赖于G PS。然而,对G PS的过分依赖使美国及其盟友对G P S的安全性感到担心。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军内外专家指出,以G P S为基础的战场信息技术可能是建立在一种不牢靠的基础上。一方面G P S接收机极易受到干扰。尽管G PS军用信号具有一定抗欺骗干扰的能力,抗压制干扰的能力也比民用…  相似文献   

8.
张俊 《当代海军》2004,(11):58-59
一部《泰坦尼克号》大片让全球观众仿佛亲临般感受了那场无比悲惨的海难。孰不知半个世纪以来,德国人一直避而不谈那场灾难:1945年苏联红军潜艇击沉了一艘满载德国士兵和难民的德国巡洋舰--“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船上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内的9000多人葬身波罗的海,制造了一起20世纪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海难。恐惧让德国人逃离本土“我们到了德国,城里一片火海,我感到很高兴。德国人是冷血动物,我们要在柏林搭起断头台。恐惧驱赶着德国人向西方逃窜。德国将翻滚着、燃烧着、哀嚎着,垂死挣扎着。复仇的时刻来到了!”这是苏联著名记者伊利亚…  相似文献   

9.
美国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6月10日宣布,美国有关部门上月逮住了一名美籍“基地”组织成员,从而挫败了一起恐怖分子企图用放射性“脏弹”袭击美国大城市甚至是首都华盛顿的阴谋。这一消息令美国公众震惊不已。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虽然“基地”组织多次扬言要对美国发动报复性袭击,美国政府也多次发出“狼来了”的警告,但“狼”毕竟始终没来。绝大多数美国民众已对此类警告感到麻木甚至厌烦。而阿什克罗夫特的宣布就像一颗炸弹,使美国人稍有放松的神经重新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10.
1939年2月,威廉·西伯德(William Sebold)走进了德国汉堡海关检查站。17年前,西伯德从德国移民去美国谋生,现在他计划以美国公民的身份回家看望仍然健在的母亲。20世纪30年代末的德国,纳粹狂人希特勒的权势如日中天,回到祖国的西伯德心头萦绕着的却是一种不祥的预感。  相似文献   

11.
数字     
《环球军事》2009,(8):4-4
55% 在伊拉克战争6周年到来之际,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3月19日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局势越来越乐观,但仍有55%的民众认为这场战争“本不该打”。另外.有64%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稳定伊局势的行动进展良好,  相似文献   

12.
提起赫赫有名的德国海军U艇,可能无人不知。二战期间,它们在大西洋交战中,为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果说在 美国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停放有一艘舷号为U-505的德国潜艇,可能少有人会相信。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U-505艇 尘封多年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3.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9,(11):27-29
美国一份秘密文件显示,德国纳粹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开始密谋通过中立国的挂牌公司转移资金,为战后建立“第四帝国”做准备。许多德国大企业参与了这个邪恶阴谋,为战后德国经济重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军人父亲,说起女儿,我的内心总是感到有一些愧疚,尽管我和妻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了女儿关爱。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天堂;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地狱。我把女儿送到美国,缘于我对她的爱。今年除夕,女儿身在美国,我对女儿的思念如大海涨潮一般漫过心头。  相似文献   

15.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堪称“欧洲心脏”。冷战时期,德国人基本“不问世事”,埋头发展本国经济,甚至连本国防务都交给了美国人。到90年代初期,德国经济发展已取得惊人成绩,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二。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后,德国人对国际事务变得积极起来, 希望在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安全的今天,在维护地区和平、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有所作为,为提高自身的国际政治地位增加筹码。于是,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人悄悄地为自己铸造了一把军用尖刀——KSK 特种突击队。  相似文献   

16.
专业化和正规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19世纪美军的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为美国成为20世纪的军事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75年,大陆会议创建了“大陆军”,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早的正规军。独立战争胜利后,“大陆军”解甲归田。1812年的美英战争充分暴露了美国军事政策上过分依赖民兵,缺少一支有经验的军官  相似文献   

17.
1944年10月30日凌晨,法国孚日山区,爱德华·格伊军士感到这次可能是挺不过去了。一周前,他所在的美第36步兵师141团1营中伏,275人被德军团团围住。29日深夜派出的36人联络小队只活着回来了5个人。这支素以善战闻名的部队现有了一个新绰号——“失踪的营”!透过晨雾,绝望的格伊隐约看见了数个灰影正朝他摸来。令他感到惊奇的是,出现在他面前的既不是德国人,也不是常见的美国兵,而是黄面孔的亚洲人。格伊没有看错,在过去数日内,美第36师442团级战斗队以伤亡800人的代价拼死突破了德军精锐部队的包围圈。这支部队全部由日裔美国兵组成!本文追述的正是二战史上这支最特殊的美军部队的传奇征战历程。  相似文献   

18.
M15A1式37毫米自行高射炮和M16型4联装自行高射机枪都是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高射武器。在战争结束后,美国将一部分M15A1和M16提供给了日本。它们成为日本自卫队组建初期的主力防空武器。 M15A1的开发 盟国第一次提到在机关炮两侧配装重机枪组成的战斗车辆,是一名参与北非战役的第8军观战军官所写的报告。 这种机关炮与机枪相结合武器是德国发明的。德国在二战初期实行闪电战,打败了欧洲多个国家。面对闪电战空地一体作战的新特性,德国非洲军团认为必需要有一种可  相似文献   

19.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10):64-65
在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间谍机构“阿勃维尔”就已开始派遣大量间谍渗透进入大洋彼岸的美国,或招募德籍美国公民,从事各种情报搜集及阴谋破坏行动。这种做法一直持续贯穿了整个战争。总的来说,德国间谍的破坏行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特别是在美国卷入战争前,但也曾遭遇重大失败。本文主要介绍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十大德国纳粹间谍及其阴谋破坏活动是如何被抓获和侦破的。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媒体1月2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2005年前景感到担心害怕的美国人的比例比2004年猛增了18个百分点,上升至30%。1月7日,巴基斯坦影响最大的《战斗报》刊登了一份美国政府的广告,标题是《对抓捕最重要通缉犯的悬赏》,共列出14人的悬赏名单。其中,本·拉登和"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的"人头费"高居榜首,均分别提高到了2500万美元。 看来,不论美国人担忧的理由是什么,相信只要恐怖主义大亨本·拉登还活着,就将是美国人心头永远的阴影。 今年,本·拉登会干些什么?布什最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