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进入21世纪,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逐步深入,经济动员基础建设开始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当前,要牢牢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机遇,推进经济动员基础建设战略性转变。要紧贴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推进经济动员基础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式"发展;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新兴产业牵引下推进重要产业动员能力"再造式"发展;围绕核心技术研发、孵化与转化,在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中实现重要产品动员能力"同步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阅读提示:近年来,兵团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期"新闻会客厅"特邀兵团经济研究所经济师杨楠楠,与大家一起探讨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兵团建设》:去年召开的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指出,"十二五"期间兵团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工业"六大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请问现在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杨楠楠:目前,兵团在新材料领域已经初步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其中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晶体产业化关键技术已获得成功,拥有第三代碳化硅晶体生长炉25台,年产碳化硅晶片2  相似文献   

3.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的重点工作是: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法制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加快产业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的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4.
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我国依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及本国实际情况.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领域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防科技工业.不仅本身许多领域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其战略地位和产业优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选择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协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以生物产业为例介绍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进入壁垒,并通过三个指标对进入壁垒程度进行了度量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难点在于市场,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有效的财税、金融政策和条例法规加以扶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办之窗     
<正>江西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会在南昌召开5月16日,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会在南昌召开。会议通报了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解读和部署落实了《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情况,各设区市就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情况简要发言。会议对下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要求全省上下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发展水平。省委副书记尚勇,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7.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作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深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我们应该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动员流程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管理模式,以职能为中心进行设置的,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动员工作的要求,需要对动员实施流程再造。在流程再造过程中,应压缩政府管理层次,建立扁平型组织,柔化动员流程,共享流程信息,建立"无缝隙"式的一体化工作流程模式。同时,要综合考虑应战与应急一体化,作战、保障与动员联动性,一般流程与应急流程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军民融合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特点,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也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和技术基础。当前,军民融合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聚焦国家和军队发展战略目标,突出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规划计划的管理,推动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政策体系的完善,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和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军用民用两类需求,配置军口民口两种资源的现实需要。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程度,可将其发展模式概括为依托型、互动型和嵌入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各运行机制作用于军民融合的平台促进要素的融合,从而改变国防工业和民用...  相似文献   

11.
魏周利 《国防》2007,(12):25-27
国防动员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统一、发展与稳定的战略性问题.近年来,国防动员建设积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军事斗争需要,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动员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应以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拓展需求为牵引,科学谋划,合理推进;要放眼世界,建立领先于当代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确保技术上的先进与领先;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跨越,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好契机,提高信息化武器装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的引领作用,推进国家科技体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寓于式"发展,是指着眼保存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急时应急"能力和"平时服务"能力,将"急时应急"和"平时服务"能力寓于国民经济动员"战时应战"能力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调"、"建"、"寓"。推进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寓于式"发展,基础建设的融入式发展是基本前提,动员行为的市场化取向是必要条件,动员体制开放式演进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军转民》2012,(7):6-6
2012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版权局、中科院等部门《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若干意见》。《意见》阐明了知识产权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思路和目标,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建设自主开放、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加速卫星应用与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风红一号"发射以来,我国至今已将上百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卫星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是我国"十三五"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即由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为增强国防潜力和国防能力,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国防动员特别是国民经济动员上来。1994年成立国家和地方国防动员委员会,同时组建了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国民经济动员队伍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刘新泉 《华北民兵》2011,(11):48-48
新颁布的《国防动员法》明确提出:"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这就要求新形势下必须依据《国防动员法》,进一步按照融合式发展要求,统筹军地资源,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的创新发展。一是融合军地指挥机构建设。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温家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法的研究,在经济周期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产业经济的内容,联系中国实际,讨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面向两个需求,依托两个资源,服务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交织前行,为发展颠覆性技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适应世界新"三大革命"发展浪潮,结合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双重转变的要求,应关注发展事关国家长久战略安全的颠覆性技术,发展引发武器装备重大创新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发展孵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颠覆性技术,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国家持久安全提供新的引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军转民》2012,(12):5-6
2012年11月29日至30日,以"探索航天科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寻找未来经济引擎"为主题的"2012航天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论坛"在大连举行。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各航天院所企业、大连市政府和中国航天基金会约500位代表,就航天技术、理论和实践如何与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航天科技应该怎样转移转化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以及航天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