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传感器目标识别融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标识别中传感器正确识别概率、目标识别先验概率等参数难以求取问题,提出将目标识别集合划分为子集,证明了目标相对于目标识别子集的潜在概率分布与目标隶属于目标识别子集的置信度对应关系,在选取目标识别置信度距离测度基础上,建立了目标识别置信度的最优融合模型,实现了多传感器目标识别决策级融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中目标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中目标识别是防空作战辅助决策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空中目标的各种属性,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的空中目标识别模型。利用MATLAB神经网络train函数训练采集的样本数据,得到稳定的权值和阈值,为后继的目标识别提供依据。该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的记忆、联想、容错功能,进一步提高空中目标识别的稳定性和可信度。降低了个别传感器误判而造成的目标识别错误概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多传感器获得的雷达辐射源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雷达辐射源识别的组合方法.首先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法对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以简化雷达辐射源特征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证据理论中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并应用修正的D-S证据理论实现多时刻条件下目标识别.通过仿真算例可知,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雷达辐射源所受的噪声干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雷达抗距离多假目标干扰算法主要根据一个时刻的信号特征识别真假目标,其判决门限设定主观性强,容易导致误判率高的问题,在D-S证据理论框架下提出了基于时间递推融合的抗距离多假目标干扰算法。首先对用于航迹更新的点迹进行基于卡方检验的分组,判定雷达是否遭受距离多假目标干扰,构建基于信噪比的点迹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然后与前一时刻的航迹基本概率赋值函数进行递推融合,得到当前时刻的航迹基本概率赋值函数,最后基于航迹基本概率赋值函数进行了真假航迹判决。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识别距离多假目标干扰,真假目标鉴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对目标的检测能力是传感器优化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航母编队防空作战为背景,以预警机对突防目标的检测概率作为优化函数,讨论了预警机的最优化部署问题。通过对目标先验知识建模,结合预警机探测性能,推导得到预警机对目标的综合检测概率,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高复杂度的优化函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雷达目标识别中获取基本概率赋值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传感器的精度、系统组成的许多环节、外部环境影响以及数据的后处理等因素的影响,雷达目标识别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精确的方法处理不确定性信息,必然造成识别误差的提高.证据理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推理技术,由于它能够处理由不知道引起的不确定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目标识别中.然而,在利用证据理论时,基本概率赋值的构建是证据理论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最大难题.针对雷达目标识别具体问题,在系统分析证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本概率赋值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也可以用于战场目标识别.在简单介绍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概念和方法之后,详细阐明了D-S证据推理的原理及其应用于战场目标识别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处理.仿真结果说明,基于D-S证据推理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解决目标识别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多传感器弹头目标综合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证据合成规则。通过证据可靠性的AHP评估与分析,计算出证据的权重系数。并通过证据间的夹角余弦计算证据的可信度,得到证据的一致性偏差。根据证据的权重系数及一致性偏差计算其冲突概率分配系数。基于冲突概率的全局分配对多传感器的识别证据进行融合。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弹头目标决策层融合识别的风险,提高弹头目标综合识别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多传感器任务分派的快速启发式规划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目标多传感器管理中经常采用的线性规划算法中,随着传感器个数和目标个数的增加,计算量会爆炸式增长,使得跟踪系统不能实时计算,为此,根据传感器管理中线性规划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快速启发式算法,考虑组合中的传感器个数将组合的分配效用转化为权重,递推分配权重最大的组合,逐步减小组合和目标的个数.证明了权重最大的组合分派能实现组合中的传感器的最大效用.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与采用线性规划方法的跟踪精度相当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减小计算量.  相似文献   

10.
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目标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标识别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代战争对抗手段不断增强的特点,运用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探索作战飞机机型的识别方法.前端采用3层BP神经网络结构,以传感器接收数据为输入,以神经网络输出作为证据,后端对不同传感器的证据按D-S理论进行融合,得到待识别目标的识别概率.经由MATLAB编程对国内外几种主要机型的识别进行仿真研究,与现行目标识别方法相比较,能够更快速、准确、可靠地识别飞机目标,较好地满足了空战中作战指挥系统对飞机机型识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D-S证据论在空中目标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叙述识别、分类空中目标时需使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分析可利用的各类传感器和从其可得到的各种目标属性参数,以及各种数据融合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D-S证据论的3种多源信息融合分类空中目标方法,并对具体仿真应用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多传感器优化布站及管理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传感器优化布站和传感器管理算法研究中 ,提出了传感器覆盖系数和火力通道覆盖系数两个新概念 ,并据此给出了传感器优化布站原则 ,然后针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环境 ,对各种传感器管理算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Dempster证据组合规则在D-S证据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将Dempster证据组合规则应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时,理论上仍有值得探讨之处。在对Dempster证据组合规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目标识别系统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一次Dempster联合法”,避免了原有算法中需多次采用Dempster证据组合规则来计算的问题,从而减少了计算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进行目标跟踪,关键是怎样将多传感器的数据合理应用来对系统的状态做出最佳估计。提出应用连续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方法,结合卡尔曼滤波器模型,实现用多传感器数据进行目标跟踪的方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推导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提出的多传感器数据互相修正融合滤波方法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并能够弥补传感器数据缺失和抑制脉冲噪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标跟踪中雷达组网场景下多传感器管理问题,结合Rényi信息增量和协方差两种算法各自特性,利用并行处理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Rényi信息增量和协方差联合控制的传感器管理算法。在具体仿真设计环节,分为传感器跟踪能力大于目标数和传感器跟踪能力小于目标数两种场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单目标匀速、多目标匀加速等多数场景下能够对目标进行有效跟踪,同时降低了传感器的切换频率,具有更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边扫描边跟踪系统的多目标航迹起始相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基于边扫描边跟踪雷达系统中对多机动目标的航迹起始及点迹-航迹相关。航迹起始采用滑窗法,对于点迹-航迹相关,可将K近邻域法和NN算法结合应用。对该方法的航迹相关准则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与NN算法和K近邻域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较系统地论述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雷达体制识别的数据融合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识别实例。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后的识别结果明显优于单传感器的识别结果,说明了D-S证据理论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Determination of the gunfire probability of kill against a target requires two parameter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ikelihood of hitting the target (susceptibility) and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of kill given a hit (vulnerability). Two commonly used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latter probability are (1) treating each hit upon the target independently, and (2) setting an exact number of hits to obtain a target kill. Each of these methods contains an implicit assumption about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hits‐to‐kill. Method (1) assumes that the most likely kill scenario occurs with exactly one hit, whereas (2) implies that achieving a precise number of hits always results in a kill. These methods can produc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edicted gun effectiveness, even if the mean number of hits‐to‐kill for each distribution is the same. We therefore introduce a new modeling approach with a more general distribution for the number of hits‐to‐kill. The approach is configurable to various classes of damage mechanism and is able to match both methods (1) and (2) with a suitable choice of parameter. We use this new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damage accumulation models on the predicted effectiveness of weapon‐target engagements.  相似文献   

19.
雷达情报特征的Bayes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雷达情报目标判性应用背景,对Bayes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雷达情报特征的统计模型,并在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健性等方面与D-S证据理论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Bayes方法对先验信息的精确程度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能较好地解决雷达情报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射击毁伤理论和概率统计学,在现有点目标毁伤概率求解方法基础之上提出考虑目标定位误差的解析法和仿真法.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准确可行.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弹药量、不同目标特性条件下,定位误差对毁伤概率的影响程度.运用解析法得出点目标的单发命中概率服从χ2分布,通过大量仿真得出目标定位误差可忽略的条件为WmaxRCEP/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