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众所周知,斯诺登因向媒体揭发、泄露美国官方的各种秘密行动。  相似文献   

2.
陈辉 《华北民兵》2013,(9):54-55
2013年初以来,美国官方及媒体大肆指责中国对美国发起网络攻击,并窃取美国军事和商业机密,其实,这不过是贼嘁捉贼。今年6月7日,斯诺登曝光美国"棱镜事件"后,世界哗然。原来美国才是真正的"黑客老大","棱镜事件"的后台是美军网络战部队。美国建有世界最早、规模最大的网络战部队,还具有世界最先进的网络战装备。  相似文献   

3.
闻舞 《环球军事》2012,(1):32-33
2011年12月4日,美国国防部否认伊朗击落其RQ-170无人机的消息,坚称没有此事。然而仅在几天后,12月8日,伊朗官方的一则声明震惊世界:“一架美国最新型的RQ-170无人侦察机被伊朗防空部队击落。”随后,伊朗国内的多家电视台都播出了被击落美国无人侦察机的画面,这使得美国无从抵赖,只得承认自己对伊朗进行空中侦察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来,美国与其海湾盟国沙特产生了不少磨擦。最新的事例是:部分美国“9·11”事件受害者家属状告沙特某些部门“资助”恐怖组织,沙特人也准备起诉美国政府和媒体机构,要求美方就他们在“9·11”事件后遭受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给予赔偿。具有官方背景的兰德公司建议布什政府把沙特视为“敌人”。 沙美自1943年建交以来,出于各自的地区战略和经济利益,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同盟关系。但“9·11”事件把沙美关系推到了风口浪尖:美国万万没有想到,对其本土发动大规模袭击的嫌疑犯竟来自传统盟友沙特。于是,沙美关系呈现出少见的危机。尽管美国官方声称美沙关系和谐如初,但美安全部门拘捕了一些在美沙特公民,银行冻结了部分沙特人的资金,媒体则对沙特展开了持续的、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不少沙特公民在美国的各种公共场所受到非难,被迫纷纷回国。沙特一位专栏作家说:“沙特这个名字成了美  相似文献   

5.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有32.5万人、5个航空母舰战斗群,180艘军舰和将近2000架飞机。在中国家门口,美国在韩国和日本的军事基地长期驻扎数万军队。跟美国相比,中国的军费依然相形见绌。即便如一些分析人士所说,中国真正的军费开支是915亿美元官方预算的2倍,那也大约仅占美国军费的1/4。  相似文献   

6.
梁猛  韩跃  乔正 《国防科技》2012,33(1):84-87
2011年7月14日,美国发布《国防部网络空间作战战略》,把网络空间列为与陆、海、空、太空并列的美军"行动领域"。这是继《网络空间国际战略》之后,美国推出的又一份至关重要的战略官方文件,体现了美国对于网络空间战略价值、威胁来源以及应对策略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3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官版”《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在这之前还有过一部“民版”的“防务评审报告”(姑且这样称呼它)。与官方报告类似,民间的这份评审报告也对美国未来的军事战略、兵力结构、武器发展计划进行了规划,体现出美国民间人士对国际形势及美国安全的不同见解。通过对它的解读以及与官方报告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全面地预测和把握未来美国军事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知远 《现代军事》2010,(3):36-37
据美国《空军时报》2009年12月18日报道,美国空军十多年前就知道敌军能够截获其无人机上的实时视频信号,不过,美国空军对此事一直不是很关心。直到最近,美军的一份官方文件里才决定在2014年前完成信号的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9.
美国人口1983年底为23522万人,其中男约11451万人,女12071万人。官方预测,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1990年,24973.1万人;1995年,25963.1  相似文献   

10.
于洋 《环球军事》2013,(18):57-59
据美国官方公布,在“9·11”恐旆袭击事件后的12年间,美国共挫败了54起恐怖袭击事件。人们普遍认为,之所以能够有效制止这些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主要归功于情报搜集活动,以及依靠公民报告可疑行为等。其实,恐怖分子自身的种种失误、失策,也是原因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美国近年来挫败的九大恐怖袭击阴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现为美国“分析与技术”公司的研究和设计工程师,是美国轮机工程师协会、水面海军协会成员,目前协助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进行计算机分析工作。1983年在美国海军学院曾获理学学士,并在舰上担任过火控、武器系统和作战系统军官。本文所陈述的观点仅是作者个人的观点,因此它未必就是国防部或任何军事部门的官方观点。  相似文献   

12.
十几天前,“基地”组织第二号人物祖巴耶达赫在巴基斯坦警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联手策划的围剿行动中被捕。然而,祖巴耶达赫是如何走上恐怖之路的?美国又是如何掌握到他的行踪并成功将其拘捕的?对于这些问题,美国官方一直讳莫如深。4月7日的英国《观察家》报刊登了贾森·伯克(Jason Burke)的署名文章,详细披露了这些人们都想了解的、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13.
王涛 《现代军事》2008,(8):55-59
近来,英国政府最终决定对其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升级,至少在2050年之前继续保留核武器。能够对波谲云诡的未来战略安全环境做出必要反应,是英国保留核武器的第一要旨。本文认为,英国保留核武器的另一根本原因是维持美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其的信任度,为英国与美国一起参与军事干涉主义行动铺平道路,从而确保美英关系的延续和英国的长期安全。对于这一看似并无直接关系实则至关重要的因素以及英美两国日益宽泛的核关系,英国在其官方宣示中避而不谈。目前,英国议会与非政府组织正试图将“三叉戟”现代化升级项目进一步公开化,但目前看来。这一努力将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军事问题研究兴起的原因作了探析,指出中国的掘起和未来发展方向引起了美国深切关注;美国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视作了潜在对手;美国官方的强烈需求促成了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繁荣;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美军事交往的恢复与发展为这一研究的繁荣提供了契乱。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环球军事》2011,(2):5-5
“俄美签署新核裁军条约是2010年俄罗斯年度大事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相当复杂的条件下推动美国参议院批准了这一重要文件,俄美两国未来数年的安全将以该文件为基础。虽然奥巴马政府失去了参议院的多数席位,但是希望美国社会与官方能够有足够的分寸与自制力,以继续美俄两国关系‘重启’的路线。”  相似文献   

16.
魏岳江  田宝社 《国防科技》2001,22(12):88-89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电子邮件的作用,为网络反恐怖开辟了广阔的信息渠道。由于计算机网络极易受到攻击,这种高度依赖性使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变得十分脆弱。据美国官方说:如果有足够的经费和10名精明能干的计算机程序专家,就能使美国停止运转。目前,美国国会一直在为出台更加严密的网络技术安全措施而推波助澜,并将监视  相似文献   

17.
<正>无论是对于战争爆发前所做出的战略预警,还是对于战术行动的情报支援,美国地理空间情报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空间情报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航天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其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凸显,官方情报机构和商业公司的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李岩 《环球军事》2014,(24):61-61
伊朗官方伊通社24日报道,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决定,将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最后期限延至明年6月30日。  相似文献   

19.
李小青 《环球军事》2014,(23):62-63
阿里尔·魏因曼曾是美海军潜艇上的一名射击控制设备修理技师。眼役期间,由于对美政府及海军的军事、外交政策滋生不满,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利用工作之便,大量窃取军事机密,偷偷出卖给外国情报机构。之后,又仓皇逃离部队,辗转多国,寻找更多的买主。但不知不觉中,美国反情报机构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在阿里尔取道美国逃往加拿大时,顺利将其捉拿归案。此次间谍事件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间谍案之一”,但美官方不知出于何种目的,一直未披露其具体的犯罪事实,这让外界猜测纷纷,究竟阿里尔的泄密行为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相似文献   

20.
1974年1月15日纽约时报的社论中告诫说,在美国的核战略作出任何修改以前,“应该进行比以往对这个战略辩论时更为广泛的辩论。” 告诫是针对国防部长J.R.施莱辛格五天前曾宣布,美国的核战略将包括对付军事力量的概念。在战略家们的定义中,对付军事力量是交战国家的军事力量都想摧毁另一方军事力量的行动。这种战略是大多数战略家所主张的,也是战争的通常的目的。但是,有把握摧毁——当前美国官方的核战略——重点是摧毁苏联的城市,大规模地杀伤市民。不管那一种战略,美国的目的是要制止核战争和核讹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