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针对装甲车辆传统配电系统的缺陷,设计了基于DSP和CAN总线的新型电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原有配电系统开关管理和过载保护等功能,改善了系统供电品质和电磁兼容性,且具有良好的系统实时状态监测和在线故障诊断能力,为装甲车辆电源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不断发展,火控计算机要求配电单元供电准确、稳定、可靠,通过对电源模块负载均衡算法的研究和国产化实现,设计了一种基于RISC-Ⅴ的多电源均衡系统。采用“1+N”分布式主、从多电源模块进行冗余供电,以自主可控的RISC-Ⅴ芯片GD32ⅤF103RBT6为核心,优化传统PID修正控制策略,使得输出电压稳定并实现均流,通过CAN总线串行通信实现多模块通信,并解决实际应用中热插拔带来的电流倒灌问题。通过仿真模拟和实物搭建,验证了该系统满足供电单元输出电压准确、稳定、可靠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评估含分布式电源的国防工程供电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基于中压配电网的可靠性级别树算法,分析了采用3级供电模式的典型国防工程供电保障系统,建立相应开关树和断路树模型,并考虑设备故障、备用电源切换等因素,提出统一的负荷点可靠性指标计算模型。以符合国防工程供电保障系统结构特点的改进RBTS-BUS6为算例,对重要负荷供电能力和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显示,部分重要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会随微网接入得到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全天候、全天时实时使用要求,光电探测系统逐渐从功能单一的光电探测系统演变为多功能、多传感器的综合光电系统。因此,具体进行工程设计时,系统电源组件的技术指标要合理,满足系统使用要求。同时,组件维修、故障诊断、部件互换也要容易。针对此问题,基于描述的光电探测系统电源通用化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可工程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对电源硬件结构设置、电源控制管理和电源功能扩展设计等进行了讨论,并给出具体设计方法。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系统对电源组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战争对国防工程供电保障可靠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为电源设置提供了新的选择.将国防工程供电保障系统视为孤立电力系统,并引入分布式电源以提高国防工程供电的可靠性水平.简介了分布式发电技术,阐述了孤立电网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思路,在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不同技术形式、冷热电联产等因素条件下,重点建立了分布式电源的经济模型,并计及正常状态下元件故障率和战争状态下战场损伤率两个参数,提出适用于国防工程供电保障系统的孤立电网规划模型.算例计算证明了模型和孤立电网对国防保障系统可靠性提高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军用车辆采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源可有效解决排放问题,具有高机动性、隐蔽性、稳定性的特性,并能为未来的军用电磁火力平台配置创造条件。其中的电源管理系统关系到军用车辆的电源实施监测控制运行,系统工作效果决定了军用车辆使用的可靠性。通过对军用车辆动力锂电池组电源系统的优化设计,可使锂电池组电源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在进行电源管理系统的初步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其动力体系进行初步的评估。主要针对军用车辆动力锂电池组电源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朱蕊蘋  吕寿坤  高强 《现代防御技术》2012,40(2):155-158,162
激光器电源是激光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泵浦方式分为光激励、放电激励、能量激励等,均必须配有相适应的供电电源。基于脉冲式固体激光器中负载是气体放电器件的激光电源,设计了一种带有预燃放电功能的半桥LCC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可实现每次点灯不必使用高压触发脉冲,避免触发高压的电磁辐射干扰。使得当灯处于低阻状态时,电容器上的能量能更有效地转换成光能。整体电源设计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满足激光器对电源稳态工作的要求,在应用预燃电路后,激光输出能量可提高10%。  相似文献   

8.
以水下单元的短路/开路故障模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分析缆系海底观测网络恒流远供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根据系统供电和结构特性,将系统分成不同的供电链路和链路段。详细研究了处于不同位置的各种水下单元发生故障时,对链路和观测设备的供电状态的影响。归纳了导致系统和各链路无法正常导通、观测设备无法得到供电的状态情况,分析了不同故障状态发生的概率,进而得出了求解系统、供电链路与供电设备的供电可靠度的方法。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梳理了3种供电可靠性的共性规律,说明在设计和建设恒流远供系统时,应综合须考量这3种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战场上的信息来源繁多、瞬息万变,这对战场指挥决策提出新的要求,而现有人机交互系统未能向指挥人员提供高效、自然、全面的人机交互。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战场指挥决策的多通道多智能体交互模型,针对战场不同的领域,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人机交互,使指挥人员能够自然、无障碍地将交互信息准确传递给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以水下单元的短路/开路故障模式为基础,提出一种分析缆系海底观测网络恒流远供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根据系统供电和结构特性,将系统分成不同的供电链路和链路段。详细研究处于不同位置的各种水下单元发生故障时,对链路和观测设备的供电状态的影响。归纳导致系统和各链路无法正常导通、观测设备无法得到供电的状态情况,分析不同故障状态发生的概率,进而得出求解系统、供电链路与供电设备的供电可靠度的方法。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梳理了3种供电可靠性的共性规律,说明在设计和建设恒流远供系统时,应综合考量这3种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电传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动力分配问题,在车辆整体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驾驶员操作指令进行合理的解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控制"方式的动力分配控制策略,通过对左、右侧驱动电机进行转速控制给定,实现车辆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的正常行驶,最后进行了系统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动力分配控制策略,车辆可实现稳定直驶、任意半径转向、中心转向以及电气制动等工况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2.
建设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数据中心,实现对海量效能评估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对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和评估成果共享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分析了指挥信息系统的效能评估对象需求、数据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数据中心总体框架、基础条件设计框架、数据资源设计以及数据服务和应用方法。对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数据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装甲装备技术状况监测与智能车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管理计算机及局域网络、车载装备工况监测模块(灰匣子)、手持式数据采集器等部分构成,各主要硬件单元间全部采用蓝牙模块实现无线通信,辅以数据库技术、局域网技术,实现了装备车务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应用结果显示,该系统实现了装备工况监测和车务管理的最基础的数据采集,为实现参数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军用电力系统是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最重要的能源,其供电质量直接影响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效能。频率是军用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供电质量指标之一。频率测量也是军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的重要技术。在军用电力系统中,频率测试不仅要考核稳态过程,而且还要考核瞬态过程。详细描述了军用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频率测试特点及测试平台设计,讨论分析了实际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作战指挥系统的优劣程度,通常用系统内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度两项指标进行衡量,结构熵理论中时效和质量两种度量方式可以有效地对这两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运用这一理论对网络空间作战指挥系统的传统型构建方式和改进型构建方式分别建立了系统有序度模型,结合实例进行评价分析,从而论证两种作战指挥系统结构优劣程度,为网络空间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作战指挥系统软件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引入软件构件开发的思想,采用COM/DCOM构件技术,在现有软件系统中增加远程管理构件,通过客户端程序对远程服务器管理构件的访问,动态管理远程机器上运行的作战指挥系统软件功能模块,使得作战指挥系统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能够稳定运行,使分布式作战指挥系统软件具有动态定义、动态重组、动态管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作战指挥系统软件的可靠性和可交互性,使作战指挥系统软件达到了互连、互通、互操作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新军事变革和多样化军事任务为当前指挥控制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表明面向服务协作(Service-oriented Collaboration,SOC)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信息系统的实时信息共享和协同能力,但现有平台存在自适应性和扩展性不强等问题。文章通过引入灵活对象技术,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活对象的服务协作应用框架,并基于指挥控制系统建立了原型系统。通过应用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服务协作应用框架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和扩展性,有利于信息化条件下的指挥控制系统快速构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是航天力量运用体系的神经中枢,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航天力量运用活动实施指挥、控制的基础。提出了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航天指挥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从体制、机构设置、指控关系等角度对航天指挥控制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可为航天指挥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