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相互间的叠加效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契机。文章以“概论”课为例,结合思政课的课程特点和目前的教学现状,基于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进而提出在应用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政课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索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并进行了相应实践.实践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疫情常态化的特殊时期与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从实施现状和课程设计开始进行分析,并分别以一次线上和线下课的教学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实践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加强学生心理韧性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  相似文献   

3.
智慧新警务是广东公安根据创建平安广东的目标建立的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具有“智慧”的智能化现代警务模式和公共服务模式,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尤其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公安执法工作提供了前沿的科技支撑。在此以智慧新警务视域下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作为案例和背景,对公安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特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互联网+"课堂能够充分使用新媒体平台,有效提升继续教育思政课教学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继续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互联网+"课堂的优势,选择多种途径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互联网+"课堂与传统课堂不是相背离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互联网+"课堂与思政课的结合,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新的学习形态.面对新的教学载体,思政课教师要抓住机遇,勇于探索,努力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郑哲 《政工学刊》2023,(11):78-79
<正>习主席指出:“思政教学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军队院校办好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实效性,特别是在军政融合训练中搞好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所谓军政融合训练,有别于传统的军政阶段分训、各自组训,是贯彻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军校学员军政素质复合发展、以“军政一体、实战实训、科技融合”为内核的基地化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冲击,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带来诸多需要厘革和教学升华的空间.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应充分挖掘防疫精神的多维内涵,并将其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线上线下的全过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牢牢把握微观视角,注重正确的价值导向,掌握顶层设计路径,构建立体化的高校整合平台,突破长三角地区融入常态化思维,厚...  相似文献   

7.
任倩 《中国军转民》2024,(3):147-149
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系学生人生道路选择、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本研究在分析思政课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和基本遵循的基础上,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载体,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9+3”学生为例,探索思政课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1+3+4”教学模式改革,1组线上知识点教学视频+3次相关教学设计+“赛、讲、论、忆”4个层次组织实践,从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活动三个层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为思政课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在全面理解“大思政课”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促进多主体合作育人,以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为目标基础,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建立桥梁,促进“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进一步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需要,是进一步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必要举措,是进一步拓宽“新思想概论”课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必然要求。“新思想概论”课教学改革必须敏锐把握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要意义、世界观方法论、使命任务、重要要求、时代要求。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新思想概论”课程,必须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发布的配套课件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将“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深度结合,拓展实践教学、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混合式教学结合了网络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师范院校"物理学科教学论"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线上自主学习,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规划、教学策略的设计、在线教学微课视频的录制、考评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建设,充分利用线上自主学习和课堂面授教学的优势进行互补,既克服该课程目前所存在的不足,又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能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习主席关于课程思政系列指示精神,近年来军队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某型装备维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总结归纳提高思政教学效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解决课程思政教学矛盾问题的对策,能够有效提高军队院校装备维修专业思政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朱连华 《中国军转民》2023,(23):178-179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让思政课有温度、内容有亲和力,讲故事的方式能很好地传递情感,可以让思政课堂变得立体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翻转课堂”和“微课”革新了传统教学,但在初中地理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教学环节的应用较少.本文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利用微课的资源优势,从“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三个环节开展教学设计,构建了初中地理的“PIA”教学模式(Study pre-class、Study in Class、Study After Class).并基于初中地理课程,初步检验了“PIA”模式的教学效果,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庄婷 《中国军转民》2023,(22):163-164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大学生要担负时代新人的重任。这也对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是高职思政课在新形势下亟需考虑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职业院校思政课对学生吸引力低的现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多维度,探索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育扶贫写入“十三五”规划以来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扶贫的首要工作就是为教育薄弱地区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优秀教师.而“教育学”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职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教育学”课程的特点和慕课、翻转课堂的功能特点,以及“教育学”课程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慕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探讨“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法,采用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同知识建立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最后对翻转课堂的实施难点提出了几点说明,促进“教育学”课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崔海燕 《中国军转民》2023,(22):147-148
提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深入参与性与深度互动性为特征的师生协同发展的“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从课前参与教学设计、课中参与教学实施、课后参与教学实践构建全过程的学生的“学”的“323”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教师的“教”的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立德育才是高校的关键任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和立德育才的双渠道。高校必须努力构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商教学体系、共建教师队伍、共管教学过程、共享教学成果的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践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育才、为党的伟大事业育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政课是关键,但是其他课程同样具有育人功能。“三全育人”理念旨在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的提出,充分肯定了高校思政课这一主阵地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又强调其他任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应协同合作,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思想修养、政治水平以及道德品质的提高,从实践层面推进了“三全育人”理念的深入。当前,高校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面临一系列的实际困难,这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深入和提升育人功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高校应协同所有教师,深化对“三全育人”以及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构建全过程育人链,融汇全方位育人空间,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有序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通过思政课这个龙头实现。要上好思政课,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发展。精神是民族之脊梁,因此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科学的理论,更要提振大学生的精神。2023年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第70周年,缅怀志愿军烈士、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课堂有着重要价值,对大学生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形成的精神成果,是中国人民应该不断传承的精神财富。在思政课中讲好历史故事,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对于在新时代培养有担当的青年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习主席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各地各校要“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这些要求都为我们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指明了方向,也为红色文化精准融入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