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推进装备价格工作改革,应构建由"总装备部集中统管,军兵种装备部分级负责,项目办公室具体实施,军代室全程监控"的四级装备价格管理体制;建立五项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即目标价格论证与生成机制、过程成本监控与评审机制、激励约束定价与调价机制、成本数据获取与报告机制、价格信息管理与利用机制。同时,要加强装备价格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测算人才培养总体需求,合理设计新型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装备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是武器装备建设发展、装备体制和国防工业体制改革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装备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装备价格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纵观装备价格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装备价格管理体制形成的特点及影响装备价格管理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装备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武器装备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引起武器装备价格的异常波动,导致装备价格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要有效防范武器装备价格风险,必须认识到武器装备价格的垄断性、波动性和链条性,进一步改进武器装备定价模式,加强目标价格管理,完善全寿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4.
强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经济性论证应当通过技术性与经济性的有机结合,体现装备限费设计理念,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管理机制创新,把论证工作落到实处。军方要严格国防科研项目的概算价格评审,强化对目标价格的管理和实施研制过程成本监控;论证与承研单位要合理提出研制费的概算和目标价格。要通过建立基础信息环境、建设专业队伍、明确主体及职责、优化管理机制,规范使用工程估算、参数估算、类比估算、层次分析、结构分析等技术方法,为实现经济性论证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
加强装备成本控制,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应强化科研成本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装备购置目标价格,正确处理好性能指标先进性与成本费用经济性的关系;完善成本控制程序和方法,全程监控承制单位生产过程的成本费用管理,以确保装备制造价格合理;建立健全以军事代表为主体的装备成本监督体系,由军方主导装备科研、购置和维修经费的使用与成本监督,实现装备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装备经费资源是国家为了获取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保持其战备完好性而投入装备建设领域用于装备研发、购置和维修保障的经费。装备经费资源投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形成并保持具有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片面地重视装备研发、购置、维修保障某一方面的投入均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会导致装备经费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投入,影响战斗力的生成和保持。  相似文献   

7.
现行军品价格定价机制,与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和国防科技工业改革要求还不相适应,没有完全体现全寿命周期费用,没有真正反映价值规律和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全面推进军品价格工作改革,应建立寿命周期价格机制、目标价格生成机制、过程成本监控机制和激励约束定价机制,通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推进数据管理信息化,发挥军事代表作用,保护国防知识产权等措施,不断提高装备建设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简要论述了武器装备论证的重要性以及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武器装备论证标准化的基本内涵、工作内容和原理方法,详细阐述了武器装备论证标准化应用的八个主要方面,归纳了标准化对提高武器装备论证质量、效能、水平,促进装备论证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在海军舰船装备型号论证中开展标准化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海军武器装备论证标准化工作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9.
黄飞  钟斐艺 《国防科技》2021,42(4):117-122
近年来,随着国防和军队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装备建设的快速发展,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军队目前承担的装备审价任务日趋繁重,存量不减、增量日增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给装备价格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本文以单一来源同类装备为研究对象,借鉴《军品定价议价规则(试行)》中竞争议价和征询议价不审价的原理,从单一来源同类装备价格的形成主体、装备审价任务量、装备价格的测算方法、装备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装备价格的影响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在明确价格形成主体的职能权限、科学确定价格的测算方法、完善价格法律法规、建设价格数据平台、加强价格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向优化单一来源同类装备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利润率的高低来调整军品价格,是军品价格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更深层次的改革在于从军品价格机制合理与否出发,建立科学的军品价格形成机制、军品价格运行机制和军品价格调控机制,同时积极创造这种机制运行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成本不断提高,对装备价格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武器装备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不能简单地采用市场形成价格的方式,而应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军民通用品的价格,提高高技术军事专用品利润率,加大审计力度,实行军用品价格平战分离。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来,美军形成了较完善的武器装备价格制约机制,总体来看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较完善的装备价格构成与估算机制;二是多种装备定价模式;三是装备价格审查机制;四是装备价格调整与上限机制。美军武器装备价格构成与估算目前,美军装备价格由成本和利润构成。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费用、基础设施资本利息、管理费用等;利润主要包括履约风险利润、合同类型风险利润、流动资金风险利润、基础设施资本风险利润等。  相似文献   

13.
不同装备采购方式的装备价格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传统的装备采购方式及装备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招标采购与非招标采购方式下装备价格的形成机制。文章认为,由于适用条件的不同,装备的采购可分为公开招标采购、邀请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与此相适应,装备价格的形成可分别采用市场机制、"成本补偿+利润"机制、"成本+激励金"机制、"平均成本+补偿成本"机制和"价值+供求"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武器装备价格的定价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导致国家、军队和装备生产企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应加快装备价格管理改革步伐,通过制定正确的装备价格方针和政策,创新装备价格定价模式,改革装备价格管理体制,按照全寿命的要求完善运行机制,以增强装备价格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不断提高装备采购经费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军费有限,军品价格过快上涨不利于国防采办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军品价格上涨有正常上涨和非正常上涨之分。非正常上涨原因很多,主要有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军品市场的垄断、军品价格管理体制不完善、成本显示机制不合理、政策法规不健全和装备成本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武器装备未来的创新发展,分析了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概念和结构,针对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主体的多样性、信息交换的频繁性、组织过程的复杂性等特点,着重探讨了武器装备发展协同创新的协调沟通机制、伙伴选择机制和过程管理机制,以期为协同创新目标实现和装备技术不断进步提供机制保证。  相似文献   

17.
陆军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支撑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装备需求论证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的目标。借鉴外军武器装备需求生成的成功经验,以"需求驱动、架构主导"的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提出陆军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支撑平台的要求、任务和组成,并结合具体工具给出支撑平台设计框架示例。  相似文献   

18.
武器装备全寿命费用管理是指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对装备从立项论证到设计、制造、生产、使用、保障,直至报废的寿命周期过程实施科学的管理决策。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装备采办决策和管理部门从新装备研制立项时就全面考虑科研、生产和使用保障等各阶段的目标,综合权衡费用、综合性能、进度和后勤管理等要素,从而得到较理想的效费比。武器装备全寿命费用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活动方法的武器装备型号论证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以及基于能力的装备建设需要,武器装备型号论证不能局限于该型号装备承担的基本作战任务,必须面向体系结构展开需求分析。探讨了武器装备型号论证需求分析内涵及本质,给出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明确了基于活动方法的原理,对方法的应用提出了要求和规范;借鉴美军体系结构有关技术,从作战任务和装备系统2个方面展开需求分析,提出了作战、装备和能力需求之间的追溯关系矩阵,构建了基于活动方法展开武器装备型号论证需求分析的具体步骤。为武器装备型号论证需求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撑,有助于需求分析的工程化。  相似文献   

20.
装备价格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在获得质量可靠的武器装备和相应服务的前提下,保证价格公平、公正和合理,同时能引导军工科研企业贮备关键的军工研制、设计、生产方面的专家队伍,刺激军工企业进行生产设备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地控制和制约费用的不断上涨。笔者就装备价格的管理谈点看法。 一、建立经营基础规划和年度基础谈判制度 建立经营基础规划和年度基础谈判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将装备价格分为标准价格和补助两部分,尽可能与军工科研单位签订带有标准价格的多年滚动合同。标准价格是指在军工科研生产过程中转化为装备产品有形实体的费用构成部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