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自身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聚集体,在地下沸腾的熔岩中贮存着巨大的能量。假如这些能量一旦突破地壳的限制,将会引发地震、海啸、山崩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地球物理武器就是在特定环境中,采用人工方法施加一定能量,人为地诱发或制造地震、海啸、山崩、潮汐等自然灾害,从而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特种武器。早在60年代初,前苏联的地震专家发现地下核爆炸可引发地震时,就开始了对地球物理武器的研究。而美国自60年代至今,共投资近千亿美元,积极开展研究,并将先期研究成  相似文献   

2.
袁俊 《国防科技》2007,(10):21-23
地球物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为地改变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能量,诱发自然能量和力量.本文阐述了世界各军事强国利用该技术为军事服务的实践案例,展望了军事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技术兵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战场,并且对战争的成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未来的战场上,究竟还会出现哪些高技术兵器,人们目前还是知之甚少。不久前,一位前苏联克格勃将军透露出一条令世人震惊的消息:从60年代开始,苏联军方就开始研制一种“地震炸弹”。这种炸弹能在地下爆炸,造成危害极大的地震和海啸,其能量“足以毁灭美国”。这种“地震炸弹”就是地球物理武器。它是采用地上或地下核爆炸等手段,利用地壳下沸腾溶岩中所贮存的巨大能量,人为地诱发或制造地震、海啸、山崩、雪崩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从而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特种武器。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战,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潮夕、暴雨,或者改变地球某一地区的温差,利用太阳能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制造山崩、雪崩、地滑、冰雹、山洪等自然现象,借自然力来达成某种军事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相似文献   

5.
环境武器     
环境武器是利用地球环境本身的不稳定性,通过爆炸,播放催化剂或用其它物理、化学方法激发出大量能量用于军事目的。例如,在一系列断层地带用核爆炸方式产生人造地震,以破坏敌方重要军事基地和战略设施:利用核爆炸等方式  相似文献   

6.
所谓气象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热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改变战场环境,配合军事打击,达到干扰、伤害、破坏或摧毁敌人的目的。随着科学和气象科学的飞速发展,利用人造自然灾害的"地球物理环境"武器技术已经得到很大提高。此次印度洋海啸更使人看到了气象武器的潜力。 五花八门威力大 从种类上讲气象武器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人造洪暴是指用人工降水的方法增加敌活动地区的降水量,形成大雨、暴雨,甚至造成洪水泛滥,伤人毁物,冲垮道路桥梁,使敌人交通冲断,机动受限;人造干旱指通过控制上游的天气,给下游的敌对国和敌配  相似文献   

7.
地球物理环境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环境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热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改造战场环境,以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总称.早在公元前300年,人类就开始利用地球物理环境武器.  相似文献   

8.
气象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山洪、雪崩、浓雾等自然灾害,以改变战场环境,配合军事打击,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总称。它的特点是能够迅速改变天气固有的变化规律,使对方无法准确预测天气变化,无法根据天气变化指挥和协调作战行动;同时,它还能够迅速改变战场气象环境,只要战场上有可利用的气象条件,在数小时乃至十几分钟内,便可置对方于恶劣的战场气象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一位前苏联克格勃将军透露:从60年代起,前苏联的地震及核物理专家就开始在极秘密的情况下研究一种“地震炸弹”。该炸弹在地下或深海处爆炸后,能形成强烈的大地震,其破坏力“足以毁灭美国”。这种令人生畏的超级炸弹的运用,就是鲜为人知的地球物理战的一种。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能量集聚体,在沸腾的地下熔岩中贮存着巨大的能量,一旦突破地壳的限制,就会形成地震、海啸、山崩、雪崩、滑坡等自然现象,地球的表面也受一定的天体的影响而失去生态平衡。地球物理战正是在特定环境中,用人工方法施加一定能量,诱发或制造破坏性巨大的自然灾害,从而达到一定的军事目的的特种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10.
海啸将舰船掀翻 近年来,“厄尔尼诺”一词常被人们提起,“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导致许多国家不断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给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当人们对大自然产生的这一现象感到无奈的时候,是否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人为地改变某一特定范围的自然环境,使敌方陷入不利境地。这就是世界各国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的一种新型武器——气象武器。 所谓气象武器,就是人为地制造、改变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世界几个军事大国开始了激烈的核竞赛,原子弹、氢弹不时在地球上托起一朵朵蘑菇云和冷凝云;作为西方世界重要一员的英国自然不甘寂寞,也加紧发展核武器。英国海军上校高尔曾于1956年率舰参加了在南太平洋的两次原子弹核爆炸试验。几十年后的今天,他终于将内情详细披露出来。  相似文献   

12.
自原子时代以来。我们在努力做到避免滑入可怕核深渊的同时,使原子能较好地造福了人类。然而,地球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更为强大的能量,那就是黑洞。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俄科学家亚力克山大·特罗菲蒙科认为,50年后,黑洞完全可以通过实验室制造出来。一个原子核大小的黑洞,其能量将超过一家小型核工厂。当人类学会如何掌握反物质———欧顿时,就如同当初学会了掌握原子核一样。只要能有效控制其在军事上的不良用途,这种新能量将用来发电,从而为人类提供取之不竭的高质量能源。此言既出,四座震惊。50年或者更远的将来,人类真的可以研制出黑…  相似文献   

13.
军事资源配置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资源配置指军事资源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可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指国家将社会资源的多大份额用于国防,其任务是合理地将社会资源在民用经济和军事经济之间进行分配;较低的层次是指在军事资源数量既定条件下,军事部门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使之形成最大的战斗力。通过论述军事资源配置的目标、方式和特征,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军事资源配置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军事资源配置应采取市场机制与计划调控机制并存的二元机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战略家.他的积极防御思想、关于游击战争的理论以及十大军事原则等,都在世界军事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33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特别是前9个月五次战役的指挥作战,使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比如: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初期作战以先打南朝鲜军为主,务求初战必胜;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实行分割包围,各个歼灭;诱敌深入,以利聚歼;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反对速胜观点;以坑道为依托,持久防御,积小胜为大胜等.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基于激光的小型综合光电对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光电精确制导武器的严重威胁,先进防御技术成为当前军事科研的主要领域之一。利用激光能量集中、速度快、成本低的优良特性,以某型车载武器系统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激光的小型综合光电对抗系统,以主动方式对抗激光、电视、红外等光电制导武器,适于机动防御作战。  相似文献   

16.
荷属东印度公司弃澎湖占台湾后,为掌握对中国海上贸易的主动权、统治当地居民、抵御军事攻击,于台湾南部的台江湾内海沿岸地区构建了一套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热兰遮城与普罗文蒂亚城两个主城堡,它们分别是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政治与商业据点,具有欧洲传统城防工事的功能与特征;二是围绕以上两个城堡构建的军事协防体系;三是整个台江湾海域的城海一体防御系统。台江湾军事防御体系是荷兰人占领台湾后构建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核心,这一防御体系以城堡为核心,由城堡——协防工事——碉堡、炮台为层级关系的防御工事组成,形成城港一体、陆海防一体的军事化城堡建筑群。  相似文献   

17.
《国防》2005,(4):76-78
征服太空的“巨手”———军事航天技术所谓军事航天技术是指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将航天器送入太空,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它是军事技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航天技术的一个分支。航天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已成为加速国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事航天技术在信息获取、信息传输、空间基准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军事侦察、监视、通信、导航、预警、指挥、控制、测绘和环境预报等方面的能力空前提高,显著地增强了武器装备体系的效能;其在航天作战、航天保障等方面的发展,正逐步改变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军事作用日益突出。自…  相似文献   

18.
多目标拦截是弹道导弹防御的重大难题,也是目前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所遇到的最大的技术难点。在将多目标问题分为单弹头攻击和多弹头攻击2类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的相关研究计划,分别针对核爆炸防御、助推段防御、先进的目标识别器和多拦截器防御等多目标拦截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告诉我们,战争初期防御一方主动权的丧失,并不意味着全盘皆输,只要能尽快地认识和纠正自己军事思想上的错误,在极为被动的情况下仍有可能挽回败局。在这次大战中,法国最高军事当局搬用第  相似文献   

20.
文摘大观     
文摘大观生态知识集微防止每个含氯烃分子进入大气,就可以使10万个臭氧层分子不受破坏。一只100瓦的白炽灯若按每天使用12小时计,每年要耗煤1790公斤,而这些煤能产生425公斤的酸雨。地球臭氧层每减少1%,人类患皮肤癌的危险就增加2%。即使是暖冬,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