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主席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队伍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贯彻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就是要紧贴形势任务,坚持军地一体,加强研究探索,成体系推进民兵预备役应急力量建设。4月中旬,山西省军区组织全区师旅级单位和省市两级地方应急机构召开应急力量规范化建设观摩研讨会,通过理论研究、经验交流、试点观摩、演练检验的方法步骤,从指挥、力量、行动、  相似文献   

2.
祁文谨 《国防》2012,(11):36-37
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民兵的重要任务.军地联合行动是国家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基本方式.新形势下,省军区系统要针对地区非战争安全威胁形势,适应军地联合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积极推动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建立融合建设领导机制.由军地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联合组成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共同研究决策军地应急力量建设和遂行任务等重大问题,统一军地应急力量建设筹划部署、任务分配、指导协调、检查验收等工作,并把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绩效考评体系,确保军地各级尽职尽责抓好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营造军地齐抓共管民兵应急准备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陈伟财 《国防》2013,(11):24-24
“急时应急”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的重要职能任务。加强指挥体制机制建设是加强后备力量应急功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民兵预备役部队有效遂行应急任务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军地结合、精干高效、  相似文献   

4.
吕宏  胡之琪 《国防》2012,(9):22-23
新形势下,我国面临非传统非战争安全威胁不断上升的新挑战,恐怖主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重大疫情等非传统非战争安全问题更加突出,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武装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民兵预备役应急专业队伍作为军队和地方应急专业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组织严密、人数众多、就近就便、反应快速的特殊优势,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按照"着眼全局统筹、纳入体系统建、军地合力统抓、应急行动统用"的原则,围绕担负的非战争军事任务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应急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江西省黎川县根据上级赋予的民兵应急队伍建设试点任务,坚持以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向"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转变的总要求,按照"任务牵引、军地联动、科学编配、精干高效"的建设目标,着眼应急应战需要,科学调整布局,将原组建的民兵"支前应急营"调整成立为民兵"支前应急大队",并出台了《黎  相似文献   

6.
李汉超 《国防》2011,(12):28-29
应急救援主要是政府的职能,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是践行我军宗旨、维护人民利益安全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军地高度重视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都组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高碑店市人武部依据《河北省民兵预备役部队重点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实施方案》和《保定市民兵预备役部队重点应急专业力量建设规范》标准要求,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原则,立足地域特点,着眼任务需求,狠抓民兵应急力量建设,构建了一支"编配优、拉得出、展得开、用得上"的民兵应急队伍,在  相似文献   

8.
刘晓良 《国防》2011,(10):32
目前,民兵预备役部队职能作用从单纯应战向应急应战相统一转型已成必然趋势和战略共识,军地各级对要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能力建设的认识基本一致,但在"怎么建"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同认识。对此,我认为把握好两个方面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纠正本末倒置的做  相似文献   

9.
葛永宏 《国防》2012,(12):23-24
(一)不断完善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体制机制.坚持党管武装,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事业长远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指导,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将民兵预备役组织纳入社会管理格局和力量构成之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管武装体制机制,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军地联合、高效运转的要求,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统一领导.积极推进国防动员机构与政府应急管理和社会管理机构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联络沟通、应急联动、协同处置等机制.平时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处置有关问题时成立联合指挥机构,整合职能和力量,统一协调指挥军地力量参与行动,确保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0.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民兵预备役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重要力量.民兵装备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围绕民兵有效履行职能任务提有力的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1.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力量。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既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为有效落实党管武装这一根本制度,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本刊新开辟了领导论坛栏目,让我们认真学习理解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真知灼见,互相交流启迪,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打造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强大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2.
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整个军队向信息化建设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应急力量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拳头"力量、遂行信息化条件下急难险重任务的骨干力量,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民兵应急力量军地结合、军民结合的优势,把信息化建设摆到优先发展位置,以信息化建设牵引民兵应急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军地一体联动,构建指挥体系军地联合行动是遂行应急任务的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民兵预备役部队肩负着支援保障、配合作战、兵员补充、应急救援、参加地方建设等多样化任务.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服务、应急、应战"三向互动的要求,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空中,无人机与直升机抵近侦察、迅即救援;地面,应急分队和各类车辆闻令而动、轮番"亮剑"……日前,一场在浙江义乌举行的实兵演练,拉开了全省"四队"兼备应急力量建设现场会的帷幕,200多名军地领导出席会议并观摩演练,金华军分区等单位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这是浙江省军地着眼使命任务和"五部"职能要求,打造战斗队、宣传队、工作队和专业队"四队"兼备新型应急力量,通过民兵预备役应急力量建设转型升级,牵引推动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走在前列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民兵应急分队作为民兵队伍中的“拳头”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是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调整改革的需要,也是加强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心所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怎样发挥民兵应急分队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静海县人武部积极适应新形势任务要求,着力加强民兵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创新军地联训、联管、联用运行机制,深化融合抓建,深度高效联动,较好地提升了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17.
邓小瑾 《国防》2011,(8):36-37
胡主席关于"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转型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依据和遵循。总结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参加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我们感到,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孟昭斌 《国防》2009,(11):27-29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指明了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转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孟水勇 《国防》2009,(11):45-47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关于"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精神,7月底,内蒙古军区联合自治区政府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区民兵预备役工作会议。自治区主要领导及军地代表260多人到会。总部和北京军区首长莅临会议指导。会议以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着眼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转型发展,总结近年来自治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情况,分析民兵预备役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