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电对抗战备器材储备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制约战时网电对抗维修器材供应,影响网电对抗装备保障的效能。着眼网电对抗战备器材储备布局的目标,立足网电对抗战备器材储备布局的原则,基于物流场理论构建网电对抗战备器材储备布局模型,并运用线性规划和Matlab进行模型求解,获得网电对抗战备器材储备布局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乔朴 《国防》2016,(8):18-20
权威有力、赏罚分明的政策制度是军民融合战备物资储备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战备物资储备工作运行体制顺畅的遵循依据。本文从政策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就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战备物资储备政策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突出了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制度。在调整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议中,特别指出要出台与我海外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军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改什么"等问题,在分析我军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动因的基础上,归纳了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的目标与原则,从调整战备器材储备标准体系、完善战备器材保障机制、创新战备器材保障手段等方面构想了装甲装备战备器材储备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江维 《国防》2010,(10):63-65
胡锦涛主席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同时,胡主席还反复强调,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更好地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交通战备建设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依托国家交通运输资源完成保障任务。因此,新形势下必须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充分依托快速发展的国家交通体系,积极在国家交通建设中贯彻落实国防要求,努力构建军民一体的现代交通战备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物资消耗量大,保障速度快。而我军现行的战备物资储备体系,既不适应未来局部战争后勤快速保障的需要,又难以满足新时期加强我军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的要求。为此,本文在对战备物资储备实行军民兼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军通用战备物资储备实行军民兼容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6.
徐杰 《国防》2014,(5):71-73
正交通战备的文化建设作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战备系统先进理念、建设特色、价值导向、管理机制的具体体现。加强交通战备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交通战备保障格局的现实要求。只有形成凝聚团结、军民融合、永不言弃、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才能保证交通战备保障队伍"能打仗、打胜仗",才能更好地提高交通战备保障队伍的国防交通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巫江平 《国防》2013,(10):3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习主席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空防是国防的重点,人防是空防的基础和国防的重要内容。必须着眼国土防卫斗争和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以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推进人防现代化建设,实现人防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级领导关于探索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发展路子的指示要求,江苏省近期召开了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建设成果推进会。会上,组织观摩了预备役某团军民融合建设试点成果,研讨了战斗力牵引融合力发展、融合力促进战斗力生成问题,梳理了融合备战、融合施训、融合育人、融合促管、融合联保的预备役部队军民融合模式。融合备战。利用地方经济、信息、产业等优势,实现战备基础建设的军地共商、军民共建和齐抓共管,大力提升战备建设水平。融合施训。发挥地方培  相似文献   

9.
张培文  常耐强 《国防》2006,(12):18-18
建立军民兼容的物资储备网络,是提高物资动员效率、增强国民经济动员应变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此,在战备物资储备方式上,除应急作战物资由军队限额储备外,军民通用物资的储备应由地方负责,逐步实现由军队储备向市场和社会储备的转变,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交通要道为依托,以中小型城镇为重点,以军分区、人武部为支撑点的多层次、多方向、分布合理的物资储备网络。在战备物资储备内容上,要把高技术人才、装备、物资作为储备重点,加强高技术产业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有重点地选择一批高技术企业进行军民一体化改造,确保一旦遇有情况,能立即…  相似文献   

10.
军队车辆器材军地联供,就是由军队后勤军事交通运输部门与国家汽车工业主渠道系统组成联合保障体制,采取分工负贡的形式,共同遂行部队车辆维修器材保障任务。文章在论述这一保障体制的基本模式、主要特点及其建设的基本依据之后,进而提出了推行这一保障体制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要国家立法,总部立规;二要军民兼顾,利益共享;三要平战结合,机制相容;四要循序渐进,引导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通信动员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提出,要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通信动员应在通信保障力量上进行军地共育,在通信应急储备上做到军民结合,在通信基础设施上实现平战兼顾,在通信标准化体系上能够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近日,黑龙江某预备役步兵师按照编强人员、编齐装备、编满物资的要求,集中利用两天时间组织全师营连长召开了“全要素编组”试点工作会议。会议对预备役官兵编配程序、基层组织建设、战备物资储备和通用装备器材编组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应急给养保障方面还存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战备储备不够完善、装备器材不够先进等问题,因此,应完善高效给养保障运行机制,全面加强给养物资战备储备,加紧研制先进给养装备器材。同时,要大力加强给养保障社会化探索,高度重视常态化供应后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给养保障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4.
刘文鸿  周言友 《国防》2011,(3):55-57
军民融合、一体保障,是新时期军事斗争中军事交通运输准备工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更是当前进一步推进军事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围绕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交通战备建设如何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实现军地交通运输保障资源一体管理、一体建设,一体发展、一体保障,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维修器材厂家直供费用是军民融合发展以来部队装备维修保障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影响维修器材厂家直供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部队维修保障能力建设的基础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基础指标中提取公因子。通过熵权法中相关的数学模型和MATLAB软件,确定影响维修器材厂家直供费用各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了维修器材厂家直供费用评估指标体系,为维修器材厂家直供费用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袁涛 《国防》2016,(10):74-75
新形势下,加强铁路战备实战化建设,应厘清铁路战备实战化需求,完善国防交通、军民融合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在深度融合模式下健全制度机制,针对实战需求革新训练模式,全面推进铁路战备实战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飞机战备配套器材优化组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规划论方法,对空军某型飞机战备配套器材总的保障质量进行了研究探讨。引入满足率这项指标作为衡量保障优劣的标准,给出使满足率最大的数学优化漠型,推导出求解这一模型的方法,并用FoxPro编制和开发了程序系统。最后根据部队提供的实际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此型飞机战备配套器材的优化组配清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作战样式和车辆技术的发展,通用车辆维修保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突出表现为保障体系和维修模式滞后,军选民用车辆维修保障方式与军民融合要求不相适应。针对这些情况,分析了开展通用车辆军民融合维修保障的必要性,指出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是解决维修资源配置失衡,改进维修制度,提高维修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最后,从军选民用车辆完全推行社会化保障,军队专用车辆采用视情维修模式,探索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新体制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4个方面探讨了加强通用车辆军民融合维修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由于当前应急器材储备依然存在“多储”或“少储”风险,为提高储备效益,以企业经济效益与军队采购成本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应急器材柔性采购策略。通过建立企业储备策略与军队采购定价最优化模型,求解得到了在不同战争爆发概率及器材现货市场价格区间等外部环境因素下的军队最佳柔性定价及对应的企业最优储备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得出的决策结论。结果表明,最优策略的实施将有利于军队与企业共担应急器材数量储备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分散式点状分布的后方仓库在进行战备物资保障时运输线路多、保障效率低的问题,构建了轴辐式战备物资储备网络,着重探讨了该网络中枢纽储备点的选址问题。首先介绍了轴辐式战备物资储备网络的结构及优点;接着探讨了枢纽储备点的选取问题,建立了枢纽储备点选址评价体系;然后通过SPSS22软件,结合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简化了选址指标;最后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储备点划分了层级,得到的聚类结果可作为枢纽储备点的选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