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军用自动测试系统(ATS)技术发展的简单回顾,在总结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目前美军正在开展的新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为背景,介绍了新一代军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分析讨论了新一代自动测试系统开发所涉及的面向信息交互层面的综合标准化技术、公共测试接口技术、合成仪器技术、并行测试技术、仪器可互换技术、TPS可移植与互操作技术、智能测试诊断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测试总线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总线是自动测试系统中控制器与仪器模块之间、仪器模块与仪器模块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信息通道,在自动测试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测试总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GPIB,VXI,PXI,PXIe,LXI和AXIe等测试总线标准。对测试总线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六种测试总线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比较了不同测试总线的性能,重点对测试总线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基于VXI总线自动测试系统中,针对某大型电子装备多种被测组合综合测试问题,采用ISP技术实现了灵活性强、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VXI总线测试接口的设计,并通过测试信号的动态分配、动态上拉和动态预处理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测试平台对多种复杂被测对象的适配问题.  相似文献   

4.
面向信号自动测试系统开发模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而面向信号的仪器驱动程序是实现测试软件仪器无关性的重要途径,分析了自动测试系统的架构,建立了信号驱动程序的信息模型,研究了驱动程序的结构,并结合实例对驱动程序的调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某型鱼雷微机自动检测系统的硬件接口设计和程序设计,系统圆满地解决了微机与鱼雷自导装置、引信装置和深控电路之间的接口问题,成功地实现了对鱼雷各种信号参数(300多个)进行分选、自动采集、计算与处理,并将测试结果自动打印和存盘管理,还可对被测装置的故障进行自动诊断,迅速查出被测装置故障所在点。该系统不仅可提高测试参数准确性与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鱼雷检测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导弹综合测试旨在通过对被测导弹施加激励并采集反馈信号,实现对导弹电气性能的评估,得出技战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判断结果。为适应测试效率提高、测试数据分析深度加强的新型导弹研制模式的需要,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导弹远程测试系统,打通了导弹测试试验现场与导弹研制研发中心的数据通路,实现了测试设备在前方、测试监控及判读在后方的新型测试模式。经验证,该系统可满足导弹综合测试的需要,并可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及数据分析深度。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基于VXIbus仪器的雷达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了该系统硬件及软件的主要技术特点。结合某型高炮情报指挥系统测试诊断软件的开发,阐述了该系统采用的多种信号检测手段和故障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PXI总线的某型坦克火控自动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X I、PX I总线进行各种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是目前国际国内较为流行的故障检测诊断方案。介绍了一种采用PX I总线的某型坦克火控自动测试系统,简要说明了PX I系统总线规范。同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某型坦克火控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阐述了硬件组成原理和软件组织结构,并以开发某电路板为实例,探讨了其TPS的完整开发流程。通过验证,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对各种PX I仪器的控制,完成了各种测试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自动测试系统中要求测试信号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传输信号种类多、系统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XI总线的模拟用户V口通信模块。利用专用接口芯片PCI9656设计了PXI总线接口模块,利用FPGA实现了对来自电话接口(V口)典型的双音多频拨号信息的判读和控制。本设计具有传输速度快、灵活高效的特点,增强了系统的集成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因为其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地面测试与飞行试验当中。为了监控被测飞行器的运行状态,通常需要对测试过程中的PCM数据进行实时接收显示。提出了一种基于Lab VIEW的PCM数据实时接收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采用数据接收卡与上位机程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PCM数据的实时接收显示。经验证,该系统可满足飞行器地面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以某大型复杂装备远程测试系统为例,给出了基于DCOM的分布式网络化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该网络化测试系统体系结构采用DS技术作为客户端和测试端连接的中间件,并采用C/S、B/S混合模式使系统各COM/DCOM组件通过网络实现"无缝"连接.DCOM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网络测试节点成为服务的本体,可以响应不同客户的测试需求,实现了良好的数据传输、安全管理和远程仪器控制.DS技术的使用进一步简化了计算机和测试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达到了良好的实时传输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下武器系统综合检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由信号发生器模块、A/D模块、D/A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液晶及打印机模块等组成。综合检测系统通过检查测试武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激励响应,从而对武器系统的性能进行自动测试和故障诊断。对系统进行了实例应用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水下武器系统的技术保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高效、自动、快速的鱼雷动力电池充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微机控制技术、高速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精确地自动测试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压,并在充电过程中进行故障检测、显示报警.  相似文献   

14.
数字类板件的检测包括功能检测和时序检测,由于该类板件输入输出信号路数多、时序复杂,一直是电子系统中测试的难点。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测试平台,可在不依赖于计算机的情况下,自动给出被测板件与原板件的逻辑功能和时序关系的比对测试结果,且时序误差可手动设置,并能确定不一致输出的位置和此时输入的测试矢量。该平台已用于某引进装备中数字类板件的比对测试,更换不同测试头也可用于其他板件的测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逻辑分析仪制造成本高、不便携带以及应用场合受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STM32的便携式逻辑分析平台。该平台硬件成本低、易携带等指标满足大多数测试要求。其设计核心主要包括主控芯片、被测信号采样、触发控制、数据锁存、高速存储、串口通信、TFT液晶显示等电路,其功能实现主要依靠FPGA的硬件设计和STM32的软件控制。该平台最大可实现32通道、存储深度64 K、分析速率400 MSa/s的测试要求。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被测信号的采集、缓存、分析、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系统检测的思想.给出了跟踪系统的关键测试节点,并设计了通过发送激励信号获取跟踪系统有效特征信号的方法;根据跟踪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协议,采用交互诱导的方式,实现了跟踪系统对激励信号的接收响应;针对不同接口分布和不同时序的特征信号,通过接口配置、信息提取以及缓冲区管理等操作,对信号采集过程进行了控制,保证了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利用赋时Petri网(Tim ed Petri Net)对自动测试系统建模和性能分析的方法。采用启发式算法,对系统的可达树进行搜索,实现测试序列的优化,不仅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而且获得了满意的并行度,提高了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静电信号高压电极自身作为传感器的屏蔽电极,使屏蔽深度与仪器灵敏度要求相一致,并使输入端接收的电荷量与被测电位成正比关系,而获得被测电位数值,提出“信号自屏蔽电荷耦合”原理,并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论述了原理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利用此原理研制成ZPD-l型静电电位动态测试仪,该仪器与美制263型高速静电表、日本MH型人体静电电位仪等先进仪器相比,具有输入电阻高(>10~(14)Ω)、动态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高电压非线性失真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跳频电台的最好的检测方式是采取综合测试系统代替传统的测试仪器。以采样定理为基础,通过对三种跳频电台采样方案的比较得出结论,黑盒中频数字化方法是目前最合理的选择。给出了基于PCI总线构建跳频电台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测试方法。跳频电台自动测试系统可以完成对跳频电台指标的测试,并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自1982年以来,在欧洲邮政与电信管理联合会(CEPT)的移动通信专家组(GSM)协调下,一种数字式蜂窝状移动无线电系统在欧洲已经在研制之中。在最近的一次协调实验中,已完成了对此系统的六种待选的16kbit/s 语声编码方案输出的试听评价测试。实验包含一个规则脉冲激励编码器,一个多脉冲激励编码器,和四个子带编码器。由 CSELT(意大利)主持了一次实验性会议,在七个不同的实验室里完成其主观测试。为了比较的目的,实验中包含了对正在使用的一种蜂窝式压扩 FM 系统的测试。这六种编译码器 Codec 在主观质量,传输延迟,和实现的难易程度方面进行了比较。在这方面的对比中,没有哪个 Codec 在各方面都好。总之,规则脉冲激励的线性编测预码器(RPE-LPC)能提供最好的语声质量,它有允许的复杂性和延迟,因而被选出供进一步改进。最后,这种 Codec 的一种改进形式,即带有长期预测的规则脉冲激励 LPC(RPE—LPC)编码器被选用于欧洲数字移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