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潜艇战术软件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模型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潜艇战术软件的各项性能指标。本文对潜艇战术软件的建模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面舰艇战术应用软件研制中的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舰艇战术应用软件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模型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水面舰艇战术应用软件的各项性能指标。本文针对水面舰艇作战的特点,对其战术应用软件研制中的建模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在开发的先进的“战斧”武器控制系统(ATWCS)是为了支持目前或未来装在海军舰艇上的战术巡航导弹。ATWCS使用海军的标准战术高级计算机(TAC3)部件和商用标准局域网(LAN),提供具有出色发展潜力的灵活的坚固型系统。系统工程原理的积极使用改进了系统设计,使之能够适应不同的海军平台。成功达到这一设计目标的一个出色的例子是潜艇ATWCS。 ATWCS的主要数据通道是连接4个TAC3处理机的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LAN。现有的通用显示控制台(CDC)用于TAC3处理机的显示和控制。潜艇ATWCS建立在已经为水面舰艇开发的软件基础上。这个软件的开放式系统结构的基础是计算机软件配置项目(CSCI),其中一些项目来自于其它计划。作战控制系统(CCS)中的直接武器接口既能提供武器控制中的最优效率,同时也能发挥ATWCS的功能优势。 这篇论文说明了为达到潜艇的现代化巡航导弹武器控制能力而采取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系统工程解决办法,采用的是非开发项目(NDI)、商业流行(COTS)技术、局域网和开放式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4.
反潜战仿真系统目标仿真建模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潜战仿真系统是反潜武器装备研制、反潜作战能力评估、反潜战术战法研究的有效手段,因此能否提供高逼真度的目标潜艇仿真将直接影响到反潜作战仿真系统的整体性能。从未来潜艇作战环境出发,分析了潜艇仿真的功能组成,建立了仿真模型体系,提出了基于模型库的潜艇仿真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为反潜战仿真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等距螺旋法是直升机应召反潜中常用的搜潜样式。潜艇位置误差及航速误差对螺旋搜潜概率及搜潜战术运用具有显著影响。依据研究问题的逻辑关系,分别建立了潜艇速度散布模型和等距螺旋搜潜效能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法对直升机应召螺旋搜潜效能进行分析评估。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信度,提出了存在潜艇速度误差条件下,延迟时间和预估航速的改变对于搜潜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外潜艇作战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潜艇作战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环境与目标分析、战术图像与威胁评估、软硬杀伤武器的协调与控制、战术导航、艇上模拟训练、系统监视,以及广泛的数据集成,是潜艇作战平台的核心。首先详细叙述和归纳了美国、英国以及其它欧洲国家潜艇作战系统的技术发展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外主要国家潜艇作战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目前潜艇作战系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7.
二战末期,美国“鲻鱼”号(Harder SS 568)潜艇,在一次执行由澳大利亚到加利曼丹岛运送谍报人员的任务中,不但完成了运送任务,而且由于潜艇指挥员采取机智的指挥,适时捕捉战机,向敌舰发射了14条MK18型电动鱼雷,建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机动灵活地采用鱼雷攻击、潜艇规避战术,为潜艇在敌方控制海域的战术运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8.
针对潜艇作战过程中依据目标方位变化判断战场态势的军事需求,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以实测目标方位序列为原始数据,建立GM(1,1)模型,深入挖掘其内在规律性,对目标方位序列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并估算未来时刻目标方位,用于战术态势判断、检验目标运动要素解算和战术绘算的准确性,以及干预目标运动要素解算,以期望利用有限的数据,获得最大限度的信息,为潜艇指挥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潜艇ESM系统     
据jOUlllal of“Electroni(■)efence 1998年12月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了新型潜艇电子对抗系统。这个先进的潜艇战术电子支援措施作战系统(SSN ESM)即AN/BL0—10能使攻击潜艇有战术监视和侦察能力,其中包括自动探测、捕获、识别和定位。该系统分析和报告对潜艇指挥官有直接战术重要性的信号,这借助于与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以及有关系统的接口进行的。其开放式结构和商用流行技术硬件允许在各种平台上使用并可容纳未来使命或技术的发展。潜艇ESM系统~~  相似文献   

10.
潜艇水声对抗及水声对抗器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装备的发展,在论述潜艇水声对抗的地位和战术特点的基础上,从水声对抗器材作用原理的角度,把目前国内外水声对抗器材归为噪声干扰、气幕屏蔽、声学诱骗三种类型。通过剖析这些水声对抗器材的对抗机理,深入分析了它们适宜的应用时机和可能实现的战术目的。进而,提出了各类水声对抗器材在使用时机方面对潜艇作战效果所具有的两面性,以及潜艇使用水声对抗器材后自身的机动策略是达成其战术目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小采样周期条件下“当前”统计模型、基于速度估计的自适应模型及自适应常加速度模型,对3种模型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3种模型的机动目标跟踪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小采样周期条件下,3种模型的稳态跟踪性能一致,而在动态跟踪条件下自适应加速度模型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2.
非形式化/半形式化模型到形式化模型之间的转换是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异构模型转换,提出了基于MDA的MARTE模型到Object-Z规约之间的转换方法。针对Object-Z在实时领域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扩展Object-Z元模型;然后在MDA的元元模型体系下,定义了MARTE元模型和扩展的Object-Z元模型之间的转换规则。MARTE模型可以重用这些转换规则以实现到Object-Z形式化描述之间的转换,进而可以对模型进行形式化验证;最后通过一个实例使用该方法完成模型转换,具体说明了转换规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战时装备保障过程建模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战时装备保障方案制定,多是依靠基本原则和经验,过程描述随意性大,同时保障活动的组织缺乏有效的手段,导致方案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差。为此借鉴过程管理的思想,应用IDEF3方法建立装备保障准备阶段过程模型,形成规范的、易于交流的保障流程,依据过程模型采用离散事件仿真的方法对不同活动组合的过程效率进行了分析,改变以往根据排队理论经过大量计算分析效率的方式,实现战时快速准确优化过程的目的,为装备保障方案的形成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MDA在分布式仿真特别是在HLA仿真技术中的应用情况缺乏对MDA与HLA结合的仿真技术整体性的认识,不利于仿真系统开发的宏观指导.基于MDA的HLA仿真技术框架的提出就是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基于MDA的仿真系统开发过程.该框架从模型通用性的静态角度和建模仿真过程的动态角度出发,分为HLA仿真系统主题域的划分和HLA仿真系统开发过程两部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今后开展基于MDA的HLA仿真研究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标回波小尺度幅度起伏特性模型进行了介绍。对雷达线性接收机和对数接收机的特性和模型进行了对比。对雷达信号级仿真中,由于雷达采用非线性对数接收机造成的目标回波小尺度幅度起伏特性模型与接收机模型相互耦合的原因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这样的模型耦合问题必须解决,以保证仿真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兰切斯特方程的分析,定义了作战力量变换系数概念,推导出作战力量变换系数的兰切斯特方程,得到了衡量交战双方作战力量等效值,而作战力量变换系数的兰切斯特方程正是适用于离散型作战的兰切斯特作战模型,使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兰切斯特方程适用范围扩大到了交战双方离散数量型的作战领域,从而赋予兰切斯特方程新的生命,为复杂的格斗作战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根据坦克射击视景景物的特征,采用了一种较优越的方案将视景进行分类建模.对景物模型进行简化和各种实时技术处理后,能在微机图形工作站上实时动态显示逼真的坦克射击视景.  相似文献   

18.
战术互联网具有与一般通信网络不同的特征与要求,为此其网络管理需要采用新的方案来解决。采用模型分析方法,对战术互联网网络管理的活动模型、功能模型、组织模型、运行模型、通信模型与视图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为战术互联网网络管理方案确立了总体框架,并为战术互联网网络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指导思路。基于所研究的模型,可以使战术互联网网络管理系统适应战术互联网的特殊性,满足战术互联网的作战运用需求,保障战术互联网充分发挥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9.
二维浅水波并行模式的伴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二维浅水波为例,详细探讨如何开发并行模式的切线性模式和伴随模式。切线性模式的并行机制和原始模式一致,而伴随模式不同。三个模式采用一致的数据剖分方法可提高并行效率。在集群并行计算机系统上采用一维数据剖分,切线性模式的通信量与原始模式相当,而计算量几乎是原始模式的2倍;伴随模式的通信量大约是原始模式的2倍,而计算量几乎是原始模式的3倍。在三个模式中,切线性模式的加速比最大。  相似文献   

20.
软件维护一直被认为是软件产品交付后的过程,但实际上它贯穿于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并不是一个独立阶段。文章针对软件维护对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进行了重新定义;从模型的实现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且强调了软件维护阶段是一个微型的开发周期,它开始于产品的某个维护请求,终于软件产品的退役;最后讨论了目前常用的维护方法(如再工程和逆向工程)在这个生命周期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