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尼古拉·帕特鲁舍夫7月10日宣布,俄当局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的车臣头号恐怖分子沙米利·巴萨耶夫被俄安全部队击毙。在八国峰会筹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车臣非法武装头目巴萨耶夫被炸身亡,俄舆论和政界人士高度评价这一行动,认为这将大大改善北高加索地区的安全局势,是俄反恐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王春生  王剑 《环球军事》2010,(16):40-41
2008年9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海军总司令和太平洋舰队司令的陪同下,视察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维柳钦斯克市。该市也因此一举成名,引起世人的关注。据俄媒体描述:该市拥有俄远东最好的深水良港,是俄太平洋舰队最大的核潜艇基地;该市军民混住,自然风光秀美。是堪察加半岛上的港口明珠。  相似文献   

3.
江帆 《现代军事》2008,(1):60-63
2005年11月,俄总统普京在俄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明确指出:“俄军队‘空天一体防御’已经逐步形成了独特和完整的系统……将是保障国家战略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俄军空天一体化建设,已经由最初的理论探索阶段逐渐转向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从而满足未来维护俄战略稳定和保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俄两国就导弹防御和核武器问题举行过多次谈判。分析家认为,由于俄美双方在相关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谈判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在战略性威慑力量上形成压倒性优势,从而牢牢确立自己全球霸主地位。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美国在世界核军控领域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能否实现有效军备控制的关键是力量的均衡和相互信任,而美国在其中  相似文献   

5.
王莉 《中国民兵》2014,(10):62-63
9月12日,欧盟宣布并同时生效对俄罗斯新一轮经济制裁。欧盟继7月底首轮对俄实施行业实质性制裁后再出“重拳”,表明欧对俄立场由软趋硬,欲以压促变,推进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但因在乌克兰问题上双方退让余地有限,欧俄地缘矛盾在相当时期内难以缓和,甚至有升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维护巨大的军售利益。中东地区是俄制武器的主要销售地,叙利亚更是俄制武器的重要客户。尽管叙利业至今已欠俄130亿美元的武器款,但俄近年来仍与叙签订了约4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仪2010年叙就购买了7亿美元俄制武器,这对于近年来迫于两方压力接连失去伊拉克、利比亚,伊朗市场,年均对外军售仅约百亿荚元的俄罗斯来讲,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黑海流传着一句名言:“黑海的水少了,而政治多了。”这不仅是因为俄乌、俄土关系微妙,俄乌黑海舰队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使黑海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热点;还因为这里同时也是俄罗斯与  相似文献   

8.
1799年11月10日,拿破仑依靠自己手中的兵权和威望,发动政变,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戎马一生,在亲自指挥过的50多次战役中大多数是以弱胜强。1805年他与俄国、奥地利联军决战时创造的战略奇迹,便是一例。当时拿破仑率领7万法军在乌尔姆取胜之后,便沿多瑙河顺流直下,追击俄奥联军。但当他追到奥尔莫乌茨时,俄国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赶到了。援兵一到,俄奥联军便抢占了奥里谬兹地区阵地。这时联军兵力达到8.7人人。拿破仑见此情景,便思忖:现在普鲁士援俄大军也在往这里赶,如不在10万普军到来之前动手,那么打败俄奥联军的希望就会化为泡影。于是他决定立刻展开进攻。 面对拿破仑的进攻,随军出征的沙皇亚历山大十分自负,虽然他在军事上一窍不通,但虚荣心很强。他主张立即与法军作  相似文献   

9.
9月20日上午10时许,俄罗斯海军“”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舷号548)在俄太平洋舰队副司令科涅夫·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中将的率领下,徐徐驶入青岛港,开始对青岛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随舰来访官兵共332人,其中军官37人、准尉49人、士官57人、水兵189人。 北海舰队副司令员陈阿溪少将、北海舰队副参谋长赵永青大校、青岛市政府外办及青岛警备区有关领导、俄驻华武官、驻青岛部队官兵200余人在码头上出席了欢迎仪式欢迎俄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底,俄罗斯的“白杨-M”(SS-27)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完成最后试飞并进入俄战略核力量作战序列,由10枚导弹组成的“白杨-M”新型导弹团部署在俄南部萨拉托夫州塔季谢夫基地,正式担任战略火箭军的作战值班任务。“白杨-M”的研制成功和部署标志着俄罗斯的战略武器现代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那么,这种被俄罗斯官员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导弹究竟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1.
邵骏 《国防科技》2004,(8):54-57
“巴达利亚”和“阿特拉比亚”发生激烈冲突的背景,联合国授权俄美两军实施联合防御行动,对入侵第三国的行动实施反击。这是代号为“托尔高-2004”的俄美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军事演习中的一幕。前些时日,俄罗斯军报《红星报》等媒体就这一演习进行了深度报道,全程揭秘。一、俄美联合挽救阿特拉比亚5月17日至22日,俄罗斯与美国两国军队在俄久负盛名的诸兵种合成军事学院(原伏龙芝军事学院)举行了首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军事演习。俄美双方非常重视此次演习,俄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尼古拉·科尔米利采夫大将和美驻欧洲陆军司令Б.Б.贝尔将军…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杜马在今年4月14日批准俄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不到一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又在4月19日,以绝对多数的表决结果,批准了该条约,使这一签署了7年(1993年1月俄美双方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之久的条约,终于生效。根据条约规定,俄美双方将在2003年之前,将各自的战略核弹头削减三分之二,即各保留3000到3500枚。在俄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生效不  相似文献   

13.
“西罗维基”在俄政坛权势增长12倍前特工在俄政坛占据25%的高级职位 1991年8月,100多名苏联民主人士突然冲进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克格勃”总部大楼门前,推倒了“克格勃”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的塑像。随后。以他名字命名的广场也随之改称“卢比扬卡广场”。当时。人们都以为“克格勃”从此将一蹶不振。销声匿迹。谁成想,“克格勃”并没有因为其创始人塑像的倒塌而瓦解。近年,随着有16年“克格勃”经历的普京当上总统。许多前“克格勃”人员被提拔重用,在俄政坛形成了新的政治势力,并随之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西  相似文献   

14.
俄印是传统友好国家,俄罗斯也是印度最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供应国。在俄奉行"多极"外交政策的背景下,同时印度作为世界最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进口国,其军火市场受到多方觊觎,俄对印军售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俄专家认为,"俄中印"战略大三角的构想应做出调整,且"多极"外交政策无助于加强俄罗斯与印度关系。文章分析和预测了俄对印的军售现状和前景。俄印这两个传统与新兴大国间的军事技术乃至政治-军事合作,已经和继续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政治格局施加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0年8月12日晚11时,俄罗斯海军K-141“库尔斯克”(Kursk)号核潜艇在俄北方舰队的夏季演习中发生事故,不幸沉没,被困在距离俄摩尔曼斯克100海里、108米深的巴伦支海海底。虽然经过俄罗斯、挪威和英国救援人员历时9天的奋力营救,艇上118名人员最终仍全部遇难。这是近年来世界上所发生的最严重的潜艇事故。“库尔斯克”号是俄罗斯于1992年开始建造、1995年服役的一艘“奥斯卡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隶属俄北方  相似文献   

16.
每次赴俄罗斯访问、工作都会有一些新的见闻、新的感受、新的体会。根据《中俄塔吉哈上海五国裁军协议》,一个初夏的日子,我随中方核查组赴俄罗斯,对俄远东军区第649独立维修营进行现地核查。作为中方核查组的一员、一名职业军人,现将俄军营一日所见、所感、所想奉献给广大读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某一点、某一个侧面了解外军,总能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启迪。营长就是“卫戍区司令”清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方核查工作组一行从俄阿穆尔斯克州首府布拉格维申斯克(我方称海兰泡)乘坐俄方大客车,在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广阔原野上,沿着宽阔…  相似文献   

17.
顾此 《环球军事》2014,(17):26-27
俄国防部宣布从8月12日起在俄日争议岛屿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举行军事演习。对此,俄东部军区发言人亚历山大·戈尔杰耶夫表示,演习目的在于加强部队间合作、强化对岛屿的防卫训练,共有1000多名士兵、5架军机、100多辆战车以及空降部队参加。由于俄此次军演恰逢8月5日日本批准因乌克兰局势对俄实施追加制裁措施之后,外界普遍认为俄罗斯是借此次军演“敲打”日本。但事实上,如果盘点8月以来俄军军演隋况,不难发现除了南千岛群岛,俄军正在东、中、西以及周边地区这四个方向“四面出击”。  相似文献   

18.
远东 《环球军事》2008,(19):26-27
8月7日爆发的俄格武装冲突,不仅使南奥赛梯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而且随着俄罗斯的迅速反击、格军的全面溃败,以及随后美国的高调介入,还使原本就不够和谐的美俄关系迅速跌入低谷。美俄两国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对抗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俄罗斯宣布撤出相关争议地区,俄格冲突在持续了近两个月之久后逐渐偃旗息鼓。综观此次危机,从俄格之间的激烈交火到俄美双方的剑拔弩张,节奏变化之决,交恶程度之重,冲突手段之多,让人们目不暇接。一时间,“新冷战说”沸沸扬扬,“历史转折点”的论断也炒得火热。不论这两个论断是否成立,可以确定的是,俄格冲突的背后是俄美的角力,双方通过一连串的军事与外交行动上演了新一轮心理战,对这场心理较量的关注不应该随着冲突的结束而结束。  相似文献   

20.
3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与俄安全有关的各政府部门的主官进行了“大换血”。45岁的柳博芙·库杰琳娜被推上了负责俄国防部军费的副部长的宝座,从而成为俄罗斯现代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如此重任的女性。库杰琳娜为何如此受普京器重呢?个中奥妙耐人寻味。 俄罗斯军事改革进行了多年,但由于经费短缺,其中的一些计划至今无法落实。因而,为军队改革提供足够的资金并对资金进行科学管理,成为推动俄军事改革进行下去的关键。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