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战场态势的不完全观测是潜艇作战的重要特点,充分利用不完全观测信息,提高潜艇对抗决策的合理性是设计潜艇CGF的核心问题。针对潜艇作战特点,提出了潜艇自防御行为模型框架,并利用多Agent不确定场景建模技术,建立了基于POMDP的规避反潜航空兵行为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有效打击近距离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提出了自导鱼雷对匀速直航潜艇射击的现在位置射击法,即直接按潜艇方位进行射击,建立了鱼雷与潜艇的现在位置射击法对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射击距离的确定方法,验证了现在位置射击法对近距离上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对抗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500~2500m距离内,对近距离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采用现在位置射击法射击,对潜艇的命中概率可达到0.8。  相似文献   

3.
针对舰艇使用火箭助飞鱼雷与潜艇对抗的典型样式,分别建立了潜艇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模型、火箭助飞鱼雷对目标提前位置射击参数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潜艇机动模型和命中概率计算模型,采用模拟法计算了火箭助飞鱼雷单雷射击和双雷齐射的命中概率,总结了射击距离和潜艇航速对火箭助飞鱼雷命中概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火箭助飞鱼雷作战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航空反潜战中,潜艇处于不利地位,如何提高潜艇对抗反潜机的作战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潜艇通过拖曳综合浮标和电子支援措施Electronic Support Measure(ESM)设备对声纳浮标阵进行估计定位的单站双址交叉测向和基于方位角变化率的方法,以及潜艇方位角、角速率和航速对定位误差的影响。建立了潜艇对声纳浮标位置估计模型,提出了潜艇突破声纳浮标阵封锁应采用的规避策略。结果表明,潜艇可以对声纳浮标进行定位,为潜艇规避声纳浮标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准确有效地对潜艇CGF进行建模是保证舰潜对抗仿真中潜艇兵力物理真实性和行为智能性的基础。在潜艇CGF模型通用框架基础上,对潜艇CGF物理建模和行为建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在基于Petri网的潜艇CGF行为模型中引入战术规则前置谓词公式的行为建模方法,提高了准确描述符合战场行为规律的潜艇CGF的能力。在STAGE仿真环境上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潜艇自航式诱饵组合使用方法的优劣主要评判依据是使用的方法最终使得潜艇对抗鱼雷成功的概率,对抗时间和诱骗距离是影响对抗成功概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又主要围绕发射时机、初始航向以及潜艇机动等几个问题展开。通过分析各个诱饵的作战使命,在一定态势下,根据诱饵的性能、鱼雷报警距离及舷角等各方面因素,建立大小口径声诱饵协同作战的弹道模型,并由此得到了诱饵发射时机、初始航向等参数。  相似文献   

7.
潜艇鱼雷武器多通道射击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潜艇武器系统演变到武器通道的客观必然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反鱼雷技术在海上攻防对抗过程中给潜艇鱼雷攻击带来的困难。为了弥补鱼雷同一种自导方式齐射在对抗阶段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潜艇鱼雷武器多通道射击控制(或多自导方式鱼雷混合齐射)的概念。研究了实现鱼雷混合自导方式齐射所涉及的技术环节,给出了解决齐射各雷相互干扰、射击参数解算等问题的相应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8.
潜艇自航式诱饵组合使用方法的优劣主要评判依据是使用的方法最终使得潜艇对抗鱼雷成功的概率,对抗时间和诱骗距离是影响对抗成功概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又主要围绕发射时机、初始航向以及潜艇机动等几个问题展开。该文通过分析各个诱饵的作战使命,在一定态势下,根据诱饵的性能、鱼雷报警距离及舷角等各方面因素,建立大小口径声诱饵协同作战的弹道模型,并由此得到了诱饵发射时机、初始航向等参数。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航路规划算法的适用性,充分考虑潜艇面临的动态威胁,建立并求解了基于多目标动态威胁的潜艇航路规划模型.首先,介绍了微分对策的基本理论,指出其在处理航路规划问题方面的优越性;其次,引入了基于单目标威胁的航路规划模型,并采用微分对策对其进行了描述和求解;最后,在单目标威胁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多目标动态威胁的潜艇航路规划模型,建立了对策的状态变量、控制变量及其约束、状态方程与微分对策模型,并给出了其微分对策的系统解.数值求解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较好地解决动态对抗问题,只需确定界栅和最优策略即可,同时该航路规划算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潜艇对抗反潜机中潜空导弹的使用是一个对潜艇生存概率产生重大影响的复杂的决策过程,运用贝叶斯网络将过程指标体系作为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先验知识。首先建立潜艇发射潜空导弹后潜艇生存概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根节点的先验概率,通过专家经验法确定了子节点的条件概率,并给出了模型的具体求解步骤。最后将先验概率与条件概率输入Netica仿真软件,对贝叶斯网络进行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潜空导弹发射后潜艇的生存概率问题,为完善潜艇的作战理论和潜艇生存概率评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接地是建筑物实现宽频电磁屏蔽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导电的屏蔽功能层与接地系统电连接后也反过来影响接地的性能指标。采用导电混凝土为主料制作接地电极和电磁屏蔽模型房,测试单屏蔽模型房悬空、单电极-单屏蔽模型房接地以及单电极-双屏蔽模型房并联接地3种情况下的接地电阻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屏蔽功能层本身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与接地系统并联后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屏蔽功能层面积越大,电阻降低越多。实验结果可以为建筑物电磁屏蔽工程的接地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试验环境下履带车辆滚动阻力系数的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建立履带车辆道路滚动阻力系数测试虚拟样机模型,在虚拟试验环境下测量了典型路面条件下的滚动阻力系数,研究了车辆行驶速度、履刺高度等因素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通过虚拟测试试验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虚拟试验方法在道路滚动阻力系数测试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以高速侵彻下45钢靶体侵彻阻力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弹体高速侵彻45钢靶体试验,获取了典型弹体对45钢靶体的成坑参数。基于高速侵彻阻力模型对靶体侵彻阻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流体动力学侵彻模型对不同弹体材料侵彻45钢靶体侵彻深度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45钢的靶体阻力从5. 13 GPa减小到3. 7 GPa;基于材料动力硬度测试方法的靶体动态阻力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随着靶体动态屈服强度的增大,靶体阻力呈线性增大的趋势;侵彻深度及靶体动态阻力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所提动态阻力确定方法可行,可为高速侵彻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分段幂多项式拟合方法与线性兴波阻力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针对复杂线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兴波阻力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常规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兴波阻力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在常规的幂多项式拟合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复杂线型小水线面双体船剩余阻力的试验结果相比,两者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方法用于复杂线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兴波阻力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估算履带式两栖装甲车静水阻力的数学模型,在车辆主要参数已知的情况下,可对该型两栖车进行设计阶段的阻力预测:并针对某型两栖车进行了阻力计算。将两栖车辆的静水阻力分为摩擦阻力Rf剩余阻力Rr.等两部分,把实例估算结果与实车阻力试验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在该车常用航速范围内,误差较小。随着航速的提高,总阻力中摩擦阻力成份逐渐减少,而剩余阻力成份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气泡减小平板摩擦阻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定气-液两相流体均匀混合且微气泡在水流中存在滑移运动,运用混合多相流模型对水中运动平板的微气泡减阻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微气泡流的减阻机理,分析了主流速度及气体流量率等对减阻率的影响规律,同时构建了一个减阻率预报数学模型,并指出在微气泡减阻中存在一个与主流速度相对应的饱和气流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规潜艇柴油机排气系统集水箱,分别建立了不同管束结构集水箱的数值模型,并得到了各自内部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分析了细管长度、细管转折形式和布置形式对其冷却降温性能和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层管长L1大于外层管长L2的结构比等管长的结构排气阻力小,降温冷却效果更明显;细管末端的弯管与折管相比,排气阻力小,降温性能更优越。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型复杂装备使用了大量的直流接触器,并且接触器接触电阻值随外间因素变化大等特点,利用灰色理论的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对直流接触器的接触电阻进行了预测评估。从而,可以进一步判断直流接触器的接触行为。实际模拟证明,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能够明显地提高预测精度,增加预测可靠程度,从而实现直流接触器接触行为的早期预测评估。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工质与热源间热阻损失的内可逆卡诺制冷机模型基础上,用一常数项表示热源间的热漏,用一常系数项表示循环中除热阻和热漏外的其余所有不可逆性(如摩擦、涡流、惯性效应等),提出了一类较为完善的不可逆卡诺制冷机模型,并对此不可逆制冷机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导出了其最佳制冷率与制冷系数间的优化关系和最大制冷系数及其相应的制冷率。由定义的一常数项和一常系数项可定性、定量地分析不可逆性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所得结果包含了有关文献的一些特例。最后,给出了详细的数值算例,说明本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将柴油机用肇流式过滤体(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简化为单通道流动管道的集合,根据准稳态流动的压力损失方程和传热方程建菠了DPF的一维流动模型;将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与DPF流动模型集成,建宦了后处理系统的排气阻力模拟计算模型,通过台架试验验证,证明误差在3%以内。计算结果表明:柴油机在低负荷时,系统排气阻力与负荷近似呈线性关系;在高负荷时,二者近似呈二次曲线关系。计算给出柴油机全工况排气阻力MAP图,可用于标定DPF再生控制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