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描述军队装备保障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基本内涵、特征及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军装备保障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引出军队装备保障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的基本构想,主要包括建立军队装备保障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模式、培养机制与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其翼 《国防》2010,(3):24-25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装备保障是形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持和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军队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不仅为装备保障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装备保障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军民融合度是反映军民融合程度的量值。它包含微观军民融合度、中观军民融合度和宏观军民融合度三个度量维度。微观军民融合度是基于个体而言,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对象,为项目决策者提供参考,并度量其军民融合效益;中观军民融合度是基于总体数量而言,其可以对横向的区域与区域之间或纵向的不同时间段内的军民融合程度进行计算和比较;宏观军民融合度则是基于整个系统而言的,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一个国家军民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装备人才培养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结构调整需求较为强烈、地方高校对军队院校替代性增强、专业人才愈加抢手、继续教育成为培训重点。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当前装备人才培养2T_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破解当前实践难题的科学之举。培养军民融合式装备人才,在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处理好层级结构、体系架构、融合程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向东  蔡清 《国防》2013,(4):52-52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装备陆续配装部队。加强高新技术装备保障力量动员建设,对于确保部队打赢具有重要意义。加大高新技术装备保障动员力量军民融合建设力度。要打破承研、承制、承修单位三方"背靠背"工作模式,健全支前保障动员任务单位跟研跟产信息共享和联合培训制度,使其在装备研制阶段即筹划军民一体化保障内容,确保其平时掌握通用高技术  相似文献   

6.
装备是军队战斗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军民通用装备动员建设足军队装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阶段,省军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发挥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的优势,加强预备役部队军民通用装备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时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评价军队后勤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水平,应从定量与定性两方面进行。定量评价主要包括保障能力、总体规模、保障方式、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装备与设施和军民融合度等方面;定性评价主要应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规制度等方面进行。在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保障实力与保障潜力的关系、后勤保障与社会化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体制机制是军民融合式军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体制机制建立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建立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体系是当前军队后勤改革的重头戏,也是军队在过紧日子中有所作为的战略措施。本文认为,依托社会办后勤必须在军队生活服务、军官住房、军民通用后勤设施、军民通用装备技术、军队后勤人才、军队通用物资、军用物资器材、军队离退休干部和伤残军人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海涛 《国防》2012,(5):25-26
推进军民融合.军民融合是人民战争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是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一要找准融合切入点.军民融合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必须选准主攻方向,以重点领域建设带动军民融合整体发展.要把握国防动员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力争在通有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社会化保障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形成对军民融合的强大牵引力,进一步辐射扩大军民融合范围,整体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着眼当前和未来装备保障需求发展趋势,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制约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瓶颈,必须加快我军装备保障力量结构优化进程。从研究军队装备保障力量构成入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了结构优化的原则和建议。研究表明,以军民融合思想为指导、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结构,必须优化军队与地方装备保障力量结构、优化现役与预备役装备保障力量结构、优化军队内部装备保障力量结构、优化"民参军"企业装备保障力量结构。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军队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实践对我军装备保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外军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做法,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对我军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彭水根 《国防》2013,(6):4-6
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走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四大体系”是军民融合的关键和重点,国防动员建设要在深化军民融合上有新作为、大作为。  相似文献   

14.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之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始纳入新时代强国战略体系.随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又提出"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高等院校占据着教育资源的战略高地,同时也是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当积极探索富国强军战略背景下的教育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以此为前提,对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应不断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深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等重点领域和拓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空天、信息等新兴领域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同时,要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6.
梅阳 《国防科技》2015,36(5):14-18
我军的军事人才培养,已进入到军民融合浓度发展的提质增速阶段。本文从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出发,探讨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动因,分析其在加强军事斗争人才准备、促进官兵队伍结构性变革和提升军民互惠格局方面的比较优势,针对当前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创新人才遴选任用机制、聚焦强军人才需求对接,盘活区域军地教育资源的对策思考。研究表明,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推进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素质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着眼提高军事人才资源培养开发的整体效益,不断推进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道路.要建立完善的包括组织管理体系、人才引进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在内的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学体系,不断拓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航天遥感信息系统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促进航天遥感信息系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政策法规滞后、装备统筹缺乏和数据共享度低等现实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模式、参考国内创新发展实例、分析现有装备军民融合发展经验等方法,结合航天遥感信息系统实际情况,提出三方面对策建议:(1)提高航天遥感领域政策法规顶层性、针对性、可执行性;(2)推动民企进入军队航天遥感装备研发、建设、维护全过程;(3)建设航天遥感数据产品军民共享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研究我国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法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构想了由基本法规、专项法规、军队及行业性法规3个层面构成的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法规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借助国民教育资源和社会优势提高军队人才培养质量,以达到占领军事战略竞争制高点的目的。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问题也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不仅研究广度不断拓展,而且研究深度逐步加大。全面回顾和梳理学界关于中国特色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新时代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