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从寻求科学定义入手,力求揭示军队后勤宏观调控的内涵。通过多视角,论证了加强后勤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后勤建设、后勤保障、后勤改革、后勤管理等一些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了当前急需要加强后勤宏观调控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江泽民主席关于军队后勤改革的论述,从世界战略格局调整、新军事革命冲击、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大背景下,探讨了新时期后勤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文章指出,在适应新军事革命冲击方面,后勤要调整重点,突出科技,优化结构,改革保障体制。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后勤要搞好宏观调控,管好用好军费,改革和完善军人待遇制度,增强军队凝聚力;改变军队办社会现状,逐步推进军队社会化保障。  相似文献   

3.
军队后勤改革随着国家改革大潮的涌动,走过了十几年不平凡的历程。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完善的新形势下,如何用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指导军队后勤体制改革?文章指出要以下列理论研究为重点:如何实现保障有力的总目标,怎样选择后勤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如何强化后勤改革的宏观调控力度,营造什么样的后勤体制改革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分析军队后勤宏观环境入手,确立了后勤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根据新时期后勤宏观管理实际,剖析了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隐性经济和“第二财政”治理等三个宏观调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对后勤宏观管理中经常遇到的调控行为目的、调控反馈机制、调控频率与调控强度等理论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对广大财务工作者,尤其是各级后勤领导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军队财务工作,本文提出了新的思路:应尽快把财务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加强经费宏观调控;加快军队财务法规建设步伐;培育和发展军队财务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6.
1975年,邓小平同志重新担任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入后,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揭示了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的客观规律,逐步形成了指导我军后勤改革和建设的完整的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后勤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军队后勤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军队后勤要走质量建军之路;要发展军队后勤科学,提高后勤队伍素质;要强化后勤管理,热心为部队服务;努力搞好军队农副业生产;等等。在学习和运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思想时,应充分认识其在我军后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精神实质,联系我军后勤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7.
军队后勤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整体适应的原则,以达到既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质特性,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规律之目的。军队后勤工作整体适应市场经济有以下运作方式:宏观对接,解决适应的结合点问题;兼容互补,解决军地一体化保障问题;双向纳入,解决协调机制顺畅问题;系统综合,解决条块融合问题;集权保障,解决散事整办问题。军队后勤工作在整体适应市场经济进程中,还应解决好以下问题:军队后勤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轨道;着眼大市场调整保障思路,增强后勤工作宏观层面上的适应力度;建立稳定的后勤保障秩序。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军队后勤管理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文章在探寻影响军队后勤管理系统的各种诱因后,认为后勤管理效益提高必须强化促进力,形成后勤管理合力;调整抑制力,激发后勤管理活力;巩固支撑力,构建后勤管理创新力。  相似文献   

9.
国家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等重大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给军队后勤工作带来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搞好新形势下的后勤工作,除了要求国家给予一些优惠政策,使军队后勤工作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军队后勤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军队后勘组织形态现代化是军队后勤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实现后勤现代化程度的过程。研究军队后勤组织形态,是认识军队后勤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后勤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认识军队后勤组织形态现代化,目的是使后勤结构与功能深度耦合,最大程度地生成和释放保障力。军队后勤组织形态现代化,从状态结果看,包括科学的权力运行、科学的组织模式、科学的制度安排、科学的功能实现;从动态过程看,体现了渐进性、历史性和体系性。  相似文献   

11.
我军后勤建设在邓小平后勤改革思想指导下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跨世纪军队建设中,必须继续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地位,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把握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保障规律,加强后勤应急保障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三军一体”后勤联合保障体制的探索,在保障体制改革上走出新天地;进一步树立科技兴后勤、人才兴后勤的思想,开创后勤科技建设的新局面;进一步打破军队后勤自成一体的封闭状态,向社会化大后勤发展;进一步拓展物资等供改革的路子,增强军队后勤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后勤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保障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和掌握世纪之交军队后勤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是把一个什么样的军队后勤带入21世纪的重大问题。它不仅影响目前军队后勤的建设与改革,而且影响军队后勤下个世纪能否进入知识形态后勤的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世纪之交军队后勤建设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纪之交我军后勤建设的四大特点和三条规律。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军队后勤科技统计在内容设计、学科分类及统计范围上都有其自身特点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从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军队后勤科技统计在后勤科技管理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军队后勤科技统计改革还需做好以下工作:完善统计内容;扩大统计范围;梯次推进统计结构层次,制定和完善统计标准和法规;建立统计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军队全面建设对后勤人才建设提出了诸多方面的要求:知识经济要求军队后勤人才掌握系统的后勤理论知识,通晓相关领域知识体系的发展动态,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理论研究;信息时代要求军队后勤人才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手段, 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递等操作,并能更新、研发应用软件;新军事变革要求军队后勤人才瞄准打赢信息化战争,不断创新保障理念,探求反恐、反空袭、登岛作战等特殊条件下的保障方法;军事斗争准备要求军队后勤人才切实锻造自身硬功,跟上联勤、编制体制调整等重大改革步伐,贴近战场保障实际。根据上述要求,后勤人才队伍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后勤并没有改变传统后勤的本质内涵,只不过是“穿上了‘信息外套’的军队后勤”;信息化后勤形成的基本标准是基础构成要素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网络化,能确实做到“全资产可视”;信息化后勤体系是由信息技术与设备、军队后勤力量、军队后勤工作运行机制三部分或后勤组织体系和后勤行动体系两部分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人—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6.
社会是后勤的基础,后勤对社会具有补充作用。社会的基础作用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军队后勤的保障能力和水平;社会经济体制对军队后勤保障体制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后勤对社会的补充主要是指和平时期可向社会提供一定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统筹协调军队后勤的附属功能,是发挥后勤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立军民兼容大后勤体系是当前军队后勤改革的重头戏,也是军队在过紧日子中有所作为的战略措施。本文认为,依托社会办后勤必须在军队生活服务、军官住房、军民通用后勤设施、军民通用装备技术、军队后勤人才、军队通用物资、军用物资器材、军队离退休干部和伤残军人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军队后勤改革思想主要包括:军队要吃皇粮,不能走自己养自己的路;今后努力方向是实行联勤,最终实现三军保障一体化;逐步减轻军队办社会负担,扩大社会化保障范围;改进物资筹措供应办法,提高经费和物资使用效益;依靠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推动军队基础设施建设。学习江泽民军队后勤改革思想,必须充分认清其历史地位,坚持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统揽工作,促进改革,推动军队后勤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军队后勤从社会走向军队,再从军队回归于社会并逐步走向成熟,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队建设中的具体体现。21世纪的军队后勤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保障主体——由军队走向社会;保障形式——由组织走向计划;保障结构——由数量型走向质量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军队后勤正面临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制度创新,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揭示军队后勤的本质,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军队后勤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观点,首次提出军队后勤和市场、企业、政府一样,是军事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是市场的替代物。指出军队战斗力的维持与再生有军队后勤保障和社会保障两种途径,军队后勤边是军队后勤内部边际交易成本等于公开市场边际交易成本。揭示了军队后勤改革的实质是消除军队后勤内部无效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