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按照依附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及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教育现代化有很强的依附性特征。基于此,中国教育在其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在利用依附发展特性的基础上,摆脱、超越对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依附;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以此促进自己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视作中国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的漫长过程,那么辛亥革命就是这一漫长过程中质变的转折点。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意识现代化进行了强有力的推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历史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系统研究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按照历史纵向发展的思路,剖析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互动轨迹。建国以来,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互动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相互促进的起步阶段、探索调整的波动阶段、曲折发展的逆转阶段、侧重经济的主从阶段、协调发展的跨越阶段。通过对这五个阶段的论证分析,论文总结出对今天处理二者关系有益的启示与思考: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从本质上要求必须协调发展,经济现代化发展呼唤着国防理念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具有人类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凭空诞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中国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下,在探索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诞生的。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降,中国军事现代化失误在于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误导下,西方以社会全方位转型为前提的军事现代化在中国蜕变为在传统社会结构中建立现代军事系统,军事现代化置社会整体转型于不顾,以"单骑突进"的错误方式进行运作,并影响了几代人.然而,传统社会结构内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现代化军事系统,这一失误源于对西方文明浑然一体的结构缺乏深刻了解.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无疑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西藏高校作为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肩负着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历史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性地加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篇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现状与前景问题,我今天准备从五个方面来介绍:一是现代化的基本涵义:二是现代化的坐标;三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四是中国现代化的现状;五是对中国现代化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冯学强  任鸿  李冬 《国防科技》2021,42(4):133-137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向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期,国家教育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在军队院校教育领域,教育技术应用、训练管理领域网络建设、数字校园建设等均为军队院校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创新发展基础,智能教育应用模式的改革探索也为军队院校教育现代化描绘了未来建设愿景。本文认为,推进军队院校教育现代化应发挥智慧校园建设平台的基础作用,充分融入国家教育体系,注重以先进教育理念驱动创新发展、以前沿信息技术提供解决方案、以总体架构设计规范目标功能、以智慧育人环境承载应用服务、以数据资源体系孕育智慧生态,走开军委军种院校三级联动推动创新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引,既跨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卡夫丁峡谷”,又全面彰显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其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自发发展模式的超越;价值基础是坚持“人民至上”,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至上”价值观的超越;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征服自然”发展范式的超越。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性,不仅有利于从学理方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科学体系的真理性,也有利于我们增强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先抠者和开拓者,他对中国现代化的主要贡献在于,重建了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权威力量,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确立了认识和解决中国现代化矛盾的理性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回应了三个理论命题,即"韦伯命题""亨廷顿悖论""依附发展陷阱".向世界回答了根植于中华大地的社会主义中国能够产生现代化、能够有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能够独立自主地实现现代化,并且是和平发展的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是中国百余年来现代化追求的理性回归。其现代化思想主要包括: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现代化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等。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07,(11):56-57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深理解。第一,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是围绕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来总结和概括的。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以摆脱贫穷落后为出发点、以实现民富国强和共同富裕为归宿,为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鸦片战争被迫开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进程,一路艰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并在新时代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成果。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厘清了中国的现代化与以往西方的现代化大有不同,鉴于每个国家国情和文化历史的差异性,西方现代化并不具有“共性”,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国家,而中国做到了运用西方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国情或者具体实际“个性”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指南。  相似文献   

15.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最终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为文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他回答了涉及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并且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实践中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6.
建设现代化武警,信息化是先导。部队政治工作要适应现代化要求,必须积极发挥网络优势,注重网络功能在思想教育、沟通交流、娱乐益智、育人成才等方面的实践运用,为政治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一、着眼网络的开放性,构筑思想教育"新阵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海洋,资源丰富,传输快捷。要针对网络这种开放性的特点,积极构筑思想教育的网络阵地,在网上设立"备课中心",收集存储领袖论述、理论文章、名言警句、辅导录像和优质教案等教育资料及相关图片,供备课和制作课件时参考使用;结合工作任务、季节特点和官兵思想实际,集中精干力量编写经常性思想教育教案,拍成授课录像挂在网上,提高经常性思想教育质量。开办"警营播报"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托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人口、资源逐步形成的现代化模式,其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实现代化基本特征表现为原创性、自主性、持续性、全面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体现为坚强的政治保障、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合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在于推动社会主义伟大复兴,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道路被提出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来运筹,为强国复兴伟业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战略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防意蕴深厚,主要表现在:一是激活人才强军布局的活力,展现军队人力资源的战斗力;二是在国富民强中,孕育强军兴军的保底手段。三是萃取战斗力生成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精华;四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要走出资源节约、绿色发展新道路;第五,军队是威武之师也是文明之师、和平之师。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必然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深厚意蕴,必须全面加强并深刻领会强国必须强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有独特的实践特点和个性特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动力之源,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价值归宿。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詹欣 《中国军转民》2023,(12):34-3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人民底蕴,从生成逻辑看,肇始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锻造于党秉承为民初心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命题论域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描绘着“人民至上”的斑斓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