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 大士官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士官队伍中的问题也令人担忧 ,不容忽视 ,对士官的教育管理仍须抓紧 ,亟待加强。大部分士官的思想是稳定的、工作是努力的、作用是明显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少数士官不安心部队的思想比较突出 ;二是少数士官奉献精神有所淡化 ;三是士官的婚姻、家庭问题日益凸现 ;四是盲目消费严重 ,违纪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士官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士官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他们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会越来越突出 ,抓好士官队伍建设 ,加强教育管理 ,保证士官队伍健康…  相似文献   

2.
士官队伍是班长骨干和技术尖子的人才集体 ,直接参与组织连队的训练和管理 ,操纵使用着技术装备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发达国家的军队都十分重视士官队伍建设 ,把士官誉为“军队的脊梁”、“战斗力的基础” ,有的甚至把未来战争说成是“士官的战争”。我军的士官制度起步较晚 ,但一起步就成为军队建设的方向。从实行士官制度以来的情况看 ,士官既是连队党支部和连队干部抓管理教育所依靠的骨干队伍 ,也是连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士官队伍之所以难管理 ,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有些士官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松口气的思想 ;士官的“…  相似文献   

3.
士官退役失业保险是指为规避士官退出现役后所面临的失业风险,保障退役士官充分享有国家规定的失业保险,而建立的一个险种。它是军人特别是士官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人失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险种将使士官在服役期间积累一定的资金,便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士官直招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新  吴盛洲  孔令顺 《国防》2008,(8):56-57
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士官,是提高我军士官整体素质、加快士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军士官制度改革的一项新课题。回顾近几年直招工作的做法,我们认为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军的创新文化对美军士官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支持创新的强者文化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思想根基;推动创新的危机意识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重要动力;支持创新的思维方式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促进创新的物质主义利益观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物质动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高德福 《国防》2010,(9):66-67
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士官,是拓宽士官来源渠道、优化士官内部结构、提高士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实践中感到,只有建立与地方职业技术院校、与用人单位暨士官所在部队、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衔接的运行机制,才能有效推动招收士官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士官队伍是部队兵役制度改革后产生的新的群体,是部队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总的看来,士官队伍作用发挥明显,思想比较稳定。但很大一部分士官存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思想顾虑,应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具体表现在:(一)已婚士官实际困难多,心理压力偏大。调查了解到,已婚士官现实困难最多。①生活困难。尤其体现在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家庭负担重的已婚士官身上,他们不足千元的工资,既要赡养父母,还要养育子女或供弟妹上学。有的士官家属下岗、没有经济来源,经济入不敷出,个别甚至背债过日子。多数士官长期两地分居,特别是当部队训练、舰艇出访…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形势下深化士官制度改革需要,新修订的《士官管理规定》,对士官定位、分类、管理原则、职责分工;士官配备使用;士官选拔;士官培训考评;士官日常管理、待遇保障;士官教育、退役、奖惩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对加强士官队伍建设,提高士官管理法制化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士官制度改革是适应军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大举措。士官实行分期服役制度,引起了社会和官兵的极大关注,给部队建设带来了一些明显变化。(一)士官数量大幅度增加。某护卫舰过去士官人数只有30人左右,占士兵总数25%,现在按定编将达到100名左右,占士兵总数的70%以上。(二)对士官基本素质要求提高。士官的选取,由于初次实行,对士官的选取距标准和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但随着士官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士官队伍中的竞争将越来越强,压力将逐渐加大。这就迫使士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军队建设和胜任本职工作的需要,否则将会落伍甚至被淘汰。…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士官管理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官作为部队技术、作战、训练和管理的骨干 ,做好他们的管理工作对部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士官管理一直是部队管理的一个“老大难”和薄弱环节。士官制度改革给士官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采取相应对策 ,做好新形势下士官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士官人才的任用与退役机制的建立于完善是士官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士官人才的引进制度、管理模式以及士官内部关系处理等方面论述了怎样建立公平合理的士官人才任用机制;并从退役安置政策的细化与可执行性、退役安置的问责机制以及士官就业培训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军民合力保障士官退役安置。论文研究对于从军民融合的角度建立与完善士官人才的任用管理与退役安置机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是加快高素质士官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更好地适应武器装备快速发展对人才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昆明市在今年的士官招收工作中,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确保了直招士官的质量。一、健全组织,把专项工作统起来。今年是昆明市在三年直招士官试点的基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军队兵役制度改革之后,士官待遇明显提高,但由于缺乏理财意识,士官的消费具有普遍的不合理性,趋向超前消费、盲目消费、人情消费等。培养士官的理财意识,不仅有利于部队的安全稳定,也有利于士官的成长进步和长远发展。士官理财意识淡薄,出现不正常消费,主要有以下原因:缺乏理财知识。目前部队的士官群体大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二级士官,独生子女较多,入伍前生活优裕,缺乏理财意识。初转士官后,工资津贴从100多元猛增至800多元,不会科学合理地计划开支。追求消遣享受。部队…  相似文献   

14.
士官队伍是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五支队伍”之一,实施士官制度后,山西省代县某预备役团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特点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士官队伍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在士官队伍挑选、培养使用、管理教育等方面摸索出了一条确实可行的路子,2004年被北京军区表彰为士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5.
美军士官教育制度历经了早期士官教育的探索、士官院校培训制度的逐步确立、士官课程体制定型以及士官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几个主要阶段,最终成就了美军士官"军中脊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兵役制度改革后 ,士官已成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力量 ,是部队基层建设的排头兵。对士官队伍的管理 ,不能用老眼光看待士官 ,用老办法管理和使用士官 ,要在各方面重视士官的“官”位。严格管理 ,帮助塑造“官”的形象。在对士官的管理教育上 ,还存在一些误区。有的干部认为他们思想觉悟高 ,纪律观念强 ,平时不用管 ,一旦出了问题又不敢管 ,没有意识到士官同军官一样 ,具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有的士官也自以为大小是个“官”了 ,在干部面前变得不拘小节 ,不注重礼节礼貌 ,执行命令拖沓 ,完成任务敷衍。因此 ,必须严格管理教育 ,引导士官…  相似文献   

17.
被称作"军中脊梁"的士官队伍是美国军队的训练者和管理者,是美军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强大的战斗力源自美军科学合理的士官体制.探寻美军士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轨迹,考察美军士官队伍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以期获取我军士官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部队的中坚力量,士官人才的选拔关系到部队能否长远健康发展。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军地交流合作加深背景下士官人才选拔的策略,以期为强军事业选拔优秀士官人才提供策略支撑。根据选拔的士官人才来源不同,本文将分别提出军校培养士官、定向培养士官、直招士官等三类士官人才的选拔策略。针对军校培养士官人才选拔,提出"严把选拔出口"的选拔策略;针对定向培养士官人才选拔,提出"宽进严出"的选拔策略;针对直招士官人才选拔,提出"建立输送优秀直招士官高校群"与"严格岗前集训和专业集训考核"的选拔策略。  相似文献   

19.
士官制度改革对士官编制结构、福利待遇、退役安置等调整后,士官选取热情普遍高涨,出现了2009、2010两年士官选取“挤破头”的局面。但自2011年开始,这种现象进入“平潮期”,尤其是2011年11月新修订《兵役法》颁布施行后,士官选取逐渐显露出“冷热不均”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夏则长  白中华 《国防》2000,(12):30-31
新颁布的《兵役法》对士官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根据军队需要,士官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从非军事部门招收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兵役制度改革后我军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现行《关于改革与完善士官制度的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中,对我军士官的选取、套改、军衔的授予与晋升、士官的待遇以及士官退出现役后的安置等都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但对从非军事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