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被称作"军中脊梁"的士官队伍是美国军队的训练者和管理者,是美军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强大的战斗力源自美军科学合理的士官体制.探寻美军士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轨迹,考察美军士官队伍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以期获取我军士官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军的创新文化对美军士官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支持创新的强者文化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思想根基;推动创新的危机意识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重要动力;支持创新的思维方式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促进创新的物质主义利益观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物质动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是美军士官人才培养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3.
陈健 《国防》2012,(11):66-67
一、针对特点抓教育,大力夯实士官队伍思想基础 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士官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士官队伍思想建设受到新的影响和冲击.主要是:省军区部队大多驻扎城市,工作环境优越,生活福利待遇好,选改(晋升)士官意愿强烈,但受编制限制,选改走留矛盾突出,思想波动大;新兵役法出台后,服役未满12年的士官退役不安排工作,就业竞争压力大;少数士官存在特权思想,消费讲阔气,守纪讲特殊,"兵"的意识有所淡化;在驻地婚恋、购房、安家的士官逐年增多,家庭困难和涉法问题不断增加,现实矛盾突出.针对以上特点,近年来,我们在抓好主题教育同时,紧贴士官思想实际,在基层分队有效开展了"五个教育",强化了"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4.
积极探索士官司务长任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创新教学制度和培训模式,用制度规范培训内容体系、用制度理顺培训管理体制、用制度推进培训途径创新,这对搞好士官司务长任职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士官司务长任职教育的思想观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运行机制和人才生长机制的创新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新形势下深化士官制度改革需要,新修订的《士官管理规定》,对士官定位、分类、管理原则、职责分工;士官配备使用;士官选拔;士官培训考评;士官日常管理、待遇保障;士官教育、退役、奖惩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对加强士官队伍建设,提高士官管理法制化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万阔 《军事文摘》2023,(1):74-79
<正>在美军内,士兵分9级,设置3个层次,分别是士兵、士官和高级士官。高级士官们承担着广泛的职责,每个部队和部门都要有一支军士长队伍,如空军中队有军士长,下属每个小队也有军士长,各机组也有军士长,中队的各个部门或岗位也有军士长,如保养军士长、作训军士长和考核军士长等。军士长的角色,在美军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太平洋空军的首席军士长是高级士官的一个特别身份,  相似文献   

7.
士官队伍是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五支队伍”之一,实施士官制度后,山西省代县某预备役团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特点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士官队伍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在士官队伍挑选、培养使用、管理教育等方面摸索出了一条确实可行的路子,2004年被北京军区表彰为士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美军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对军官、士官和士兵分别编写了九本手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美军政治性工作的指向性明确、内容相对稳定、渗透性强、重视法规性管理等特点,在这套手册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对士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官制度的实行 ,有效地保留了基层部队教育训练和管理人才 ,优化了兵员结构 ,适应了“两场”(“战场”和“市场”)的发展需要 ,符合国情、军情 ,为部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稳定部队、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要看到 ,大批义务兵、志愿兵改选套改为士官后 ,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呈现出不少新特点 ,尤其是给政治教育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客观、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士官制度改革对部队政治教育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有效地研究对策措施 ,加强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迅速提高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武警总部深化士官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学院于11月3日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了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暨优秀士官表彰大会。会议由吴广泽部长主持,政治部于方华副主任传达了总部优秀带兵班长和优秀士官的表彰通报,并由院、部首长为获奖士官颁发了证书、奖金,士官优秀人才二等奖获得者吴进辉进行发言,院务部佟振林副部长就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作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我 军士官制度的改革 ,对于稳定士官队伍 ,积蓄技术骨干力量 ,促进部队战斗力的生成有着重大的、积极的作用。同时 ,也给加强士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当前士官队伍建设主流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 )整体基数大与集体活动少的矛盾。士官制度改革实施后 ,士官已经成为基层单位兵员的主体。但是 ,一些领导同志工作注意力还没有发生转移 ,仍习惯于用管理“兵”的办法管理士官 ,特别是在大课教育、集体活动中 ,没有把士官这个主体突出出来。此外 ,相当一部分士官从事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单独执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士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士官在后勤分队所占比例相应增大,加之后勤分队点多线长、成分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给后勤士官队伍的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近年来,针对后勤分队特点,我们瞄准薄弱环节,对士官队伍实施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郝占奎 《国防》2000,(4):27-28
我军士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从根本上克服了选留志愿兵“一改定终身”的弊端,对部队的管理教育工作和土官队伍建设将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双向选择的制约机制有利于加强士官队伍的管理教育;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编配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扩大士官队伍的职能范围;分级分期的服役方式有利于合理使用和发挥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地方大学生排长,到连队以来,我强烈地感到:连队士官不仅在训练与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尊干爱兵、密切官兵关系方面,同样功不可没。 他们是连接官兵的"纽带"。士官制度的改革,使基层官兵的结构由原来的军官、士兵二级模式变为现在的军官、士官、义务兵三级模式。士官作为一个独立层次,正好处于干部与战士的"连接点"上,是"兵"的  相似文献   

15.
《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规定:"根据军队需要,士官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2002年,我军开始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士官试点工作。士官制度改革以来,部队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士官队伍建设,军队战斗力由于士官队伍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新的增长点。直招士官们发挥所长,成长为各个专业岗位上一颗颗耀眼的"兵星"。但随着军队信息化的发展,士官素质与部队建设需要之间的差距开始出现,靠士官院校培训难解燃眉之急,而部队成长的士官又存在着周期长、效益低、覆盖面窄等问题。为解决士官队伍整体素质滞后与部队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总部决定2002年起.组织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直接招收士官试点工作。这是军队顺应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实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一项重要举措,打破了以往单靠部队培养士官的局面,增强了士官队伍的整体活力。这些光荣应征入伍的公民,满腔报国之志,凭着技术优势直接走上士官岗位。  相似文献   

16.
美军"全面联合资格军官"制度的推行,标志着美军联合军官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面联合资格军官"制度完善了"联合事务"概念,在队伍的建设目标、能力素质、培养手段、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具有与美军总体军事战略相协调、强调全面整体建设与岗位实践锻炼、联合经历与军官的提升任用挂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新型士官人才培养与士官教育训练转型,可以进一步理清转型的思路、明确转型的标准、完善转型的内容、加速转型的步伐,最终形成全新的教育训练体系,以达到培养新型士官人才的目的。文章从新型士官人才培养与士官教育训练转型的正向关联性分析入手,围绕新型士官人才培养,提出了加速推进士官教育训练转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夏则长  白中华 《国防》2000,(12):30-31
新颁布的《兵役法》对士官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根据军队需要,士官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从非军事部门招收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兵役制度改革后我军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现行《关于改革与完善士官制度的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中,对我军士官的选取、套改、军衔的授予与晋升、士官的待遇以及士官退出现役后的安置等都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但对从非军事部门  相似文献   

19.
士官制度改革是适应军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大举措。士官实行分期服役制度,引起了社会和官兵的极大关注,给部队建设带来了一些明显变化。(一)士官数量大幅度增加。某护卫舰过去士官人数只有30人左右,占士兵总数25%,现在按定编将达到100名左右,占士兵总数的70%以上。(二)对士官基本素质要求提高。士官的选取,由于初次实行,对士官的选取距标准和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但随着士官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士官队伍中的竞争将越来越强,压力将逐渐加大。这就迫使士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军队建设和胜任本职工作的需要,否则将会落伍甚至被淘汰。…  相似文献   

20.
院校士官教育"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士官在院校接受教育中,部队需求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互嵌入,知识传授、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相互嵌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嵌入,实现育人与用人、院校教育与部队岗位、院校与实训基地、院校与学员、学员与部队岗位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