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联海军于20世纪50年代建造G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和H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之后,按照最初的发展思路,计划沿着两条途径继续发展和壮大海军战略核力量:第一条途径是首先大量建造H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使苏联海军尽快拥有基本的海上战略核威慑力量;于此同时,把积极开发、研制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Y级(667A型)作为第二发展途径。但是,1959年苏联战略指导思想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为了尽快缩短与前苏联在弹道导弹使用技术方面的差距,利用已经完成的“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设计,采用走捷径的办法建造了“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但是,在“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尚处于建造阶段,美国海军便已经发现了该级核潜艇存在的一些缺点。如:上层建筑十分庞大和明显;艇内空间过于拥挤;下潜深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发展史上,第一代“乔治·华盛顿”级是在苏联发展弹道导弹的刺激下开始建造的,不免有些仓促,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二代“伊桑·艾伦”级虽然克服了“华盛顿”级的缺点,但其装备的是“北极星”A2型弹道导弹,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26日,法国海军“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第3艘艇“警醒”号正式服役,将取代“不屈”级导弹核潜艇“雷鸣”号。与此同时,法国海军“胜利”级核潜艇的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猛烈”号正在瑟堡造船厂紧张建造,计划于2010年服役并取代最后一艘“不屈”级导弹核潜艇“不屈”号,法国目前正在将其核打击力量的重心转移到海上平台,因此4艘“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是21世纪前期法国海基核力量的中坚。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以下称苏联)抢在美国前面发展了自己第一代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核潜艇G级(“高尔夫”级)。美国在忐忑不安之余,被迫将“北极星”计划提前,把正在施工的“蝎子”号攻击型核潜艇临时改装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并于1959年建成服役了“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6.
法国发展核潜艇比美、英、苏晚,但它不依赖于美国,走自已的发展道路。法国在发展核潜艇中独具一格,先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后建造攻击型核潜艇。在设计建造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之前,  相似文献   

7.
法国是目前世界上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在发展核潜艇的过程中,法国走的是一条与其他国家显著不同的道路。法国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首先建造攻击型核潜艇,然后以攻击型核潜艇为基础建造弹道导弹核潜艇。而是首先建造弹道导弹核潜艇,然后再建造攻击型核潜艇。  相似文献   

8.
“阿库拉”级潜艇,是由苏联著名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在Ⅷ型攻击核潜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属于前苏联第四代攻击核潜艇,其主要用途是消灭敌方各型潜艇,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摧毁敌方水面舰艇、陆上重要目标和布放水雷以及保交等众多任务。该级于1972年被批准建造,1981年前艇在共青城船厂正式开工建造,1984年12月30日进入苏联海军服役。由于性能优良,后续艇在共青城船厂和北德文斯克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至今共建成服役了16艘。总体性能和特点:“阿库拉”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艇长115米,艇宽14米,吃水10.4水,其水上排水量7500吨,水下排水量9100吨,最大潜深超过650米,自持力100昼夜,人  相似文献   

9.
当“可畏”级的5艘和“不屈”号相继服役之后,法国便拥有了一支水下战略核威慑力量。但是, “可畏”级建造于20世纪7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将逐渐进入退役时期,为了保证法国继续拥有独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后续力量,法国海军于1981年决定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建造6艘“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以便在21世纪初期全部取代“可畏”级和“不屈”号。作为法国海军的新一代战略核潜艇的“胜利”级,从1981年的夏季开始研制。首先以“可畏”级为基础,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并增加  相似文献   

10.
英国从1953年起开始研制建造核潜艇,在美国的帮助下,经过10年的努力,国内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无畏”号服役。海军方面在总结“无畏”级的建造经验和参考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勇士”级设计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决心”级。“决心”级原按服役需要计划建造5艘,在首艇开始建造后的第二年,将最终建造数量改为4艘。  相似文献   

11.
提起“俄亥俄”级,军事爱好者都很熟悉,这是一级威慑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再过几年,该级中一些艇的叫法可就要有所改变了,美国海军决定把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成具有远程打击和特种作战能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攻击型核潜艇兵力,节省建造新艇的经费,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美国对核裁军所采取的两手策略——将来世界上一旦再次出现冷战局面,美国可以把这4艘经过改装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到弹道导弹核潜艇状态。  相似文献   

12.
“亦步亦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展道路1964年2月,英国开工建造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决心”号。该艇于1966年9月下水,1967年10月服役,从1968年到1969年间,英又陆续建造了3艘“决心”级艇:“反击”号、“声望”号和“复仇”号。限于财力与技术,在设计“决心”级之初,英国几乎全部照搬美国“拉斐特”弹  相似文献   

13.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3,(1):72-72
俄北风级核潜艇遇技术故障 12月20日,俄罗斯北方机械造船厂建造的第3艘北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将在年末出坞吃水,准备进行舾装。目前,2艘北风级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正在进行海试,其中,“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原计划在2012年年底加入俄罗斯海军,但在最近的海试测试中仍然发现不少技术问题,例如自动发射控制系统出现软件故障,无法继续测试潜艇的主要武器——“布拉瓦”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4.
林海 《当代海军》2008,(5):17-18
2月26日,美国海军极为罕见地在韩国的釜山港向媒体公开了一艘舰艇的内部,这艘舰艇就是在美国海军军事转型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俄亥俄”号核潜艇。众所周知,“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15.
黄红波 《当代海军》2009,(11):63-64
提起“俄亥俄”级,军事爱好者都很熟悉,这是一级威慑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最近几年,该级中一些艇的叫法可就要有所改变了,美国海军已把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成具有远程打击和特种作战能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美国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增强攻击型核潜艇兵力,节省建造新艇的经费,另一方面则体现了美国对核裁军所采取的两手策略——将来世界上一旦再次出现冷战局面,美国可以把这4艘经过改装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到弹道导弹核潜艇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为了替换1997年开始退役的“威严”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法国政府于1981年决定建造第3个级别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胜利”级。该级原计划建造6艘,后削减为4艘。1988年预计建造该级艇的总投资约为798亿法郎。首艇“胜利”号于1986年3月10日订购,1986年6月9日在瑟堡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93年7月13日下水,预计1995年7月服役。第2艘“勇  相似文献   

17.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称为世界上的超级水下堡垒。“台风”是西方对苏联海军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叫法,苏联的命名是941型潜艇。西方国家之所以将其称为“台风”,主要是由当时勃列日涅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美国福特总统会谈时,曾提到过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名称是“台风”级潜艇而来。  相似文献   

18.
把勋章授给敌方的英雄,这恐怕在人类历史上也是闻所未闻的事,但1998年2月美国海岸警卫队把它的最高荣誉授予一名苏联水兵,是因为1986年的一个真实、撼人心魄的故事…… 1986年10月6日,苏联的一艘Y级弹道导弹核潜艇K-129正悄无声息地潜航于美  相似文献   

19.
1955年电船分公司根据美国海军1956财政年度计划开始设计编号为EB-269A的攻击型核潜艇,即“鲣鱼”(Skipjack)级。该级艇共建造了6艘,其中3号艇“锯鲉”号的建造却经历了一波三折。“锯鲉”号于1957年11月1日正式开工,但是由于美国海军打算尽快建造装备“北极星”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在2个月后把正在船台上建造的“锯鲉”号改成了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名也被改为“乔治·华盛顿”号。而美国海军并没有取消与电船分公司签订的建造“锯鲉”号攻击型核潜艇的合同,因此,新的“锯鲉”号攻击型核潜艇又于1958年8月20日重新开工建造。  相似文献   

20.
由于 Y 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的 SS—N—6弹道导弹射程只有2400千米,无法覆盖美国本土。因此自60年代末起,苏联海军竭力研制和改进弹道导弹的性能。推出了射程7800千米的 SS—N—8 弹道导弹。为了尽快部署 SS—N—8 导弹,在 Y 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 D 级潜艇。该级艇分DⅠ型、DⅡ型、DⅢ型和DⅣ型,其主要差别是弹道导弹的不断改进。由于 SS—N—8 导弹比 SS—N—6 导弹更长,直径增加0.35米,所以导弹舱较高,指挥台围壳后部的导弹舱高高突起。该级艇艇艏较圆钝,尾部上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