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煜  吕保达 《国防科技》2021,42(3):83-90
舰船配套动员能力是现代化条件下海上作战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从供应链视角看,我国舰船配套动员能力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提升。本文对我国舰船配套动员能力现状进行初步评价,重点分析当前我国舰船配套动员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如产业集中度较低、部分关键零部件可替代性差、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供应链体系整体安全缺乏有效保障等,结合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提出提升舰船配套动员能力的方向与策略,如系统提升动员供给能力、逐步实现全面自主可控、切实保障动员快速响应、着力抓好民船改装征用、有效扩展社会动员基础、确保战时生产正常稳定、健全维修服务保障体系等,并给出完善舰船配套动员工作机制、强化舰船配套动员能力建设、提高舰船配套供应链管理水平、加强舰船配套动员人才培养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舰船动力发展的方向——综合电力系统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论述了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概念及研究意义,指出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动力发展的新方向;介绍了国内外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探讨了舰船综合电力系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我国发展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金娥  徐东 《国防科技》2018,39(4):104-109
我国海军执行远海护航与南海领海巡航任务已成常态化,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海军舰船必将走得更远,为经济建设与世界和平、地区稳定保驾护航。为了科学地构建我国远海舰船维修保障体系,本文分析总结美英国家海军舰船远海维修保障体系基本模式、特点及利弊,并在合理界定远海及远海维修保障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海军舰船远海维修保障体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系统仿真中涉及的新技术,介绍了仿真新技术在国内外舰船作战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舰船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与国外的主要差距,提出了舰船作战系统仿真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国内外仿真标准缺乏和零乱的现状对舰船综合仿真标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现状、我国舰船仿真领域的不足和仿真标准发展需求,接着对舰船综合仿真标准体系的技术思路、研究方法等做了初步性的探索,建立了舰船综合仿真技术参考模型,并据此初步建立了舰船综合仿真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用以指导制定具体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亚太安全形势发生的急剧变化和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要求我国舰船必须面向自主可控方向快速发展。我国舰船工业面向自主可控发展虽具备一定的基础,但要真正实现自主可控的发展目标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只有采取积极可行的策略,才能促进我国舰船工业向着自主可控方向快速发展。舰船工业面向自主可控方向发展的必要性2012年6月,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在2020年以前将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60%的美国战舰将部署在太平洋。尽管帕内塔承诺这一战略不是为了遏制中国,  相似文献   

7.
一种海洋环境地磁场三分量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利用安装在舰船上的三分量磁传感器进行地磁场测量的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在任意舰船姿态下,消除测量中舰船磁场干扰的问题.为测量船在海上测量地磁场的三分量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我国舰船普遍安装的导航设备的精度,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从仿真结果看,其误差不超过50 nT,能够满足舰载消磁系统对三分量磁场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重 要的中、高速大功率船用柴油机专业制造企 业,在改革发展中,按照我国舰船动力的发 展需求,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在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的基础上,努力加快新产品开发,内 强素质,外拓市场,在加速发展我国舰船动 力事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海军标准办于1991年6月7日至9日,在武汉组织召开了“舰船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涡轮机推进装置)”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军内外专家39人。与会专家认为,由我院三系承担的该项规范,认真总结了三十多年来我国舰船涡轮机推进装置设计、使用、维修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舰船  相似文献   

10.
在七0二所五十年华诞之际,记者采访了该所所长、研究员郜焕秋。 郜焕秋所长介绍:建立于1951年的七0二所,初创之时白手起家,房只有三间,人不足10员,但却标志着我国有史以来有了第一个船舶科研试验机构。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努力,由当初设施极为简陋的船舶试验所,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远东最大的舰船和水中兵器研究试验中心。建有22座大中型舰船科研设施,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舰船力学与减振降噪技术的试验室群体。主要从事舰船和水中兵器、海洋工程所需的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声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军民两用的技术服务。这座群体科…  相似文献   

11.
舰船通信与海上舰船作战活动相伴而生。几个世纪来,舰船通信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代。近一个世纪来,无线电通信的发明与应用为舰船通信开辟了新纪元。近30年来,通信与高科技成就的结合使舰船通信技术发生革命性飞跃,这种结合势头仍会继续发展。目前,先进舰船通信系统已成为使舰船作战能力倍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舰船装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参与国际非军事行动的重要能力。同时这次超大规模的国际大搜救也为我国舰船装备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3月8日.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于凌晨在越南胡志明管制区失去通信联络,  相似文献   

13.
《简明世界舰船手册》是一本最新推出的全面介绍世界主要海军国家(包括中国)、中国周边国家海军舰船及其装备的大型实用国书。全书由海军篇、舰船装备篇和附录三个部分组成。本书收编了17个舰种、510个级别的舰船,其中绝大部分是目前在役或近几年建造服役的新舰船,还有一部分是未来将要服役的舰船。本书对于舰船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1951年初,大连海军学校第二分校(海军工程学院的前身)建立造船工程系,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军舰设计制造为专业的造船工程系。参照苏联海军高等工程学校造船系的教育计划,在大连海校造船工程系教育计划中列入了《舰船结构力学》这门课程,这是一门学时很多的主要专业课程。我国高校过去没有开设过这门课程,我们不了解它的内容,国内也没有教材可供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大连海校聘请苏联专家来校指导这门课程的教学。 1951年春,苏联专家索洛比扬科同志来到学校。他是技术科学副博士、副教授、曾是著名的舰船结构力学学者巴布柯维奇教授的学生和助教。索洛比扬科向我们简要介绍了“舰船结构力学”这门学科。他说:“舰船结构力学”是在上世纪末、本  相似文献   

15.
《现代舰船》2011,(8):46
北京舰船之窗模型有限公司组建于2004年,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批准并投资设立,专门从事各种舰船模型设计与生产前身为中国舰船研究院第七一四研究所经营开发部、北京中船远航展示设计公司,从1996年开始主要从事各种舰船模型的设计与生产,承接与舰船相关的沙盘、展览展示工程,进而开发与舰船有关的真实场景模拟技术,以及致力于舰船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舰船武器装备亦日益先进、复杂。如何保证舰船武器装备的安全、可靠,以确保战斗力,已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使舰船武备系统保持和迅速恢复可用状态,除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外,首先要求舰船装备能够对舰船武备系统进行迅速、准确的测试与诊断。本文论述了检测与诊断装置在现代舰船中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对舰船武备系统中应用的检测与诊断装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它们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军事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就海军而言,随着远程导弹、寻的鱼雷和超音速飞机的出现,海上威慑力量明显增强。从防御方面,面对这种威胁,先进的电子战系统、雷达、声纳和专用计算机系统等相继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舰船的快速反应能力。但是,随着这些系统和设备的增多,电子设备操作人员相应增加,实时信号的传输业务明显增加,为综合提高舰船对敌作战和自我保护的快速反应能力,就需要有一套敏捷的神经网络,把舰船上的指战员和相应设备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因而就需要舰船通信传输综合一体化,即用户功能综合化,设备接口标准化,控制处理智能化,通信传输母线化。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国外先进国家海军舰船通信和数据传输综合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而后介绍我国在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密切值法用于海军舰船招标工程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海军舰船招标工程涉及的各个方面 ,建立舰船招标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密切值法对海军舰船招标工程进行评价 ,为舰船招标工程评价提出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现代水面舰船结构的若干进展,从舰船结构材料、结构型式以及舰船生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0.
军港码头需要在舰船抵达泊位时提供保障服务,受码头自身的驻泊条件和保障设施限制,舰船往往需通过多次泊位移动来满足多种保障服务需求,移泊不仅延长了舰船的在港时间,同时也将造成保障资源的额外消耗。为提高舰船运转率,减少移泊事件发生,构建了舰船驻泊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通过典型算例,釆用偏随机秘钥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最终得到最优的舰船驻泊方案。所得到的结果与现有的舰船调度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军港的舰船驻泊以及保障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