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同时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把我们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对复兴中华优秀文化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承担着"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项神圣职责,在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五月三十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会员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的科学论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视角,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并从当今世界大势和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把创新放到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为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颁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列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定了我国创新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也将对国防科技工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生极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职业选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困难,但是也更有挑战。关键是,你掌握了属于你自己的“秘笈”了吗?  相似文献   

8.
<正>海洋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连通世界的广阔通道,也是利益争夺的交汇点和敏感区。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特别是当前,中国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国家战略利益拓展在海上,军事斗争的焦点也在海上。争取海权、维护海权、发展海权与民族复兴、国家安全和利益拓展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一、前言21世纪的世界"不平静",2018年的中国"很热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科技创新蓬勃发展新动态,都伴随着滚滚的历史洪流,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汇聚到了新的历史交叉点。毫无疑问,世界和中国的科技史、经济史、军事史都将会清晰地记载: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片段——中国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标签"和"热词"。"军民融合"  相似文献   

10.
1995年 5月 2 6日 ,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还说 :“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 ,我们必须在科教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① 江泽民的这一重要论断 ,不仅是对时代脉搏和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而且把创新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为我国制定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和抢占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为中华民族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一、创新是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世界进入了竞相创新的时代,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复兴高端制造业战略,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人类居住的星球上广泛孕育,人工智能为未来埋伏了巨大的不可确定性,人们相信,比创新风险更大的风险就是不创新。  相似文献   

12.
褚杨 《军事历史》2023,(4):7-10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而且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奋力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绚丽华章。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习近平  相似文献   

14.
王祖达 《政工学刊》2013,(11):72-72
习主席指出,要把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作为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切实用中国梦打牢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历史责任感,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践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也是军队进步的灵魂,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立于不败之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军队历来是对抗和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创新最为频繁和迅速的领域。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政治工作要做到“三个确保”,政工干部发挥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这样一条真理 :人们的创新思维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政治制度革新、军事理论发展的灵魂 ,是决定其先进还是落后的最直接的关键性因素。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 ,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发展影响巨大。缺乏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缺乏创新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强大的国家 ,缺乏创新的军队必然是落后挨打的军队。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创新思维及其在军事战略理论和战略对策研究中的运用 ,探讨提高我们全民族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对于发展我们的军事战略理论 ,提高我们的战略决策能力 ,无疑具有重…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十八大赋予军队的历史任务。一、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需要强大军队支撑。习近平主席指出:"现在,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两大基石,两者相辅相存,相互促进。今后一二十年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18.
加强边海防建设,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安邦定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国家都以极大的注意力关注国际形势和周边形势的变化,适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边海防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回顾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党创造并形成了关于科技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的期望和历史的重托。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总结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科技人才激励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事变革源于军事科技革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具有厚重的科学技术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善于进行军事科技创新的科技人才,将起到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科技人才的界定及其特性分析组织行为学认为,要进行有效的激励首先要了解对象的心理需求和人格类型,因为对象的不同心理需求和人格取向,将会产生不同的动机。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