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冷静 《军事史林》2006,(12):47-52
二战结束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苏联从维护本身的威信考虑,很少透露苏军在卫国战争历次重大战役中的损失数字,尤其对战争初期遭受惨败的几次大战役中的损失数字更是缄口不提.人们只好从德国公布的数字中去猜测苏军的损失.但是德国方面的数字常常十分离谱,有时宣称在某次战役中所歼灭苏军的人数,竟然比苏联官方史书公布的苏军参战兵力还多.苏联解体之后,1993年俄罗斯公布了苏联武装力量在卫国战争各战役中的损失情况.俄罗斯公布的数字是根据苏联国防部的秘密档案资料.此时冷战已经结束,俄罗斯无需再隐瞒苏军在卫国战争中的真实损失,因此这些数字的可靠性是毫无疑问的.从俄罗斯方面公布的这些数字中,人们可以了解到苏军在卫国战争历次战役中损失的真实情况,并与德国方面声称的数字进行对比,看看德国的说法有多大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朝鲜战争结束后,战争双方均公布了美军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人数(包括伤、亡、失踪及被俘)。美国官方公布的美国人(没有用“美军”的概念)损失数字是14.2万余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方面公布的歼灭美军数字是39.7万余人(含毙、伤、俘)。两相对比,相差25.5万余人。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靳涛 《军事史林》2006,(2):23-25
二战中法西斯德国将官的损失数据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盖棺定论,但围绕苏军将官的损失数字至今仍争论不休.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苏联和俄罗斯曾多次公布二战中苏军将官的损失数据,但这些数据各不相同.90年代初,俄罗斯国防部主办的《军事历史杂志》公布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的416名苏军将官的名单.但俄罗斯军事历史·学家沙巴耶夫坚持认为,有438名苏军将官在二战期间死亡;而库兹涅佐夫认为,这一数据应为442人;历史学博士亚历山大·别钦金则认为,根据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和国防部中央档案局保存的军事历史文献和有关文件中所提供的资料,应该在《军事历史杂志》所公布的数字的基础上再增加42人,即458人.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防情报局公布的数字说明,苏联在所有类型的战略和常规武器的生产方面几乎都已超过美国。据美国国防情报局草拟的一项报告估计,苏联在1980年生产了3,000辆坦克,5,500辆其他的装甲车辆,1,300架战斗机和400枚近程的弹道导弹。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们说,根据已发表的说明苏联对美国的产量比例的数据计算,美国去年生产的坦克只有苏  相似文献   

5.
俄通社—塔斯社记者在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处获悉,一批作者撰写了一本名叫《公开的秘密》的书,该书第一次披露了前苏联军人在1918年至1989年期间的历次战争、战斗行动和军事冲突中的伤亡数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陆海军损失了850.9万人,内卫部队损失了9.7万多人,边防军和安全机构损失了6万多人。估计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国家损失人员总数将近2700万。  相似文献   

6.
1月915年1月23日,喀尔巴阡战役爆发。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场最惨烈的一次战役,交战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俄军损失约100万人,德奥联军损失约80万人。1941年1月31日,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元帅签发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指令。194...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战胜法西斯德国的主力,为欧洲摆脱纳粹奴役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苏德战争的初期,苏军曾经陷于严重被动,蒙受极其惨痛的损失.仅在战争的防御阶段(1941.6-1942.11),苏军的伤亡和失踪就达200万人以上,超过俄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战争的第五天,德军突入苏联领土300多公里。至11月,德军深入苏联腹地850—1,200公里,占领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苏军损失惨重。据德国材料,战争第一日日终,苏军损失飞机1,811架,至7月22日达7,564架。至7月8日,苏军被歼灭的步兵师89个、坦克师20个。五个多月后,苏军损失人员约700万,其中被俘300余万;损失坦克24,000余辆、飞机16,000余架。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了赢得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残酷、涉及范围最为广泛的战争,付出了空前惨重的代价.在艰苦卓绝的1513个日日夜夜中,苏联损失了2000余万人口,这些人包括从军政要员到普通平民的各个阶层,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直到今天,俄罗斯依然是女多男少,人口比例仍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战争中,地甫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损失坦克总数的20.7%是被反坦克地雷所炸毁,苏联军民也布设了2.22亿颗地甫.使德军损失10多万兵员和1万余辆坦克.  相似文献   

11.
6月22日是俄罗斯人难以忘怀的日子。60年前的此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袭击苏联,导致苏德战争的爆发。几十年来,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有关战争爆发的真相始终没有公布。最近,俄罗斯有关部门披露了苏德战争爆发的一些内幕情况。《莫斯科时报》就此作了报道。 在俄罗斯政府这次公布的档案材料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希特勒“巴巴罗萨计划”中攻占苏联欧洲部分的早期  相似文献   

12.
半月回放     
数字 Numbers 24个国家随着乌克兰和保加利亚两国日前完成从伊拉克撤军,不包括美国在内的出兵参加驻伊联军的国家已经由2003年的 38个减少到24个,除美军外的联军人数也由5万人下降到不足2.3万人。 47名记者总部位于纽约的保护新闻工作者协会1月3日发布年度调查报告说,2005年全球共有47名记者因公殉职,其中约3/ 4系遭谋杀身亡。报告说,这一数字比  相似文献   

13.
方亮 《环球军事》2010,(13):54-55
在1990年那场引发1200人(苏联官方数字)死亡的乌兹别克族与吉尔吉斯族人骚乱爆发20年之后,两族人又在同一地区再次上演“全武行”。苏联解体之后的中亚尽管未能完全摆脱落后与贫困,却保持了大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兵力最多的国家——苏联,1987年拥有兵力约550万人,占世界总兵力的19%。第二是中国,第三是美国。△世界上女兵最多的国家——美国,约有女兵20——22万人,占美军总数的10%,占世界女兵总数的40%。其次是中国,再次是苏联。△世界上海外驻军最多的国家——苏联,1985年大约驻有80万人。其次是美国、法国。△世界上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苏联,1988年超过美国,跃居世  相似文献   

15.
有关苏联战略导弹的设计、研制和生产的信息,从公开途径一般是得不到的。苏联是很少发表这类信息的;偶而报道几个关键数字,但很少会说明它们在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研制中的作用。业已公诸于世的个别细节,往往都是有关苏联航天计划中个人或组织的作用问题。本文是根据苏联公布的材料和西方防务机构零星发表的材料而写成的。苏联掌握战略弹道导弹的军种有两个:战略火箭军掌握洲际弹道导弹,海军掌握潜射弹  相似文献   

16.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大举入侵苏联。苏军全线溃败,到12月初就损失约七百万人。然而,在莫斯科城下,苏军却创造了奇迹,第一次粉碎了希特勒的“闪击战”,把德军击退一百至二百公里。战前,德军估计苏联陆军有一百八十二个师,能用于对德作战的足一百四十一个。苏军遭受惨重损失,仍有力量进行反击,这使许多德军将领迷惑不解。德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在日记里写道:“我们过低估计了他们的力量,现在被我们发现和识别出来的师就有三百六十个!”当然,低估苏军实力  相似文献   

17.
军事纵横     
第二次世界大战部署的人力和武器之多是以前历次战争无法比拟的,而且死亡人数也是历史土最多的一次。 据有关方面估计,在1939—1945年期间,总共动员了大约9000万人参战,其中苏联人2200万,美国人1500万,大英帝国1200万、轴心国德意日3000万。 死亡人数总计约达5500万,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为1300万。死亡者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其中包括600万犹太人和50万吉  相似文献   

18.
一大堆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字反映了苏联为对付外来威胁确保自身安全所作的努力。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苏联在战略防御方面所下的投资。根据1986年版的“苏联军事力量”,称作防空部队的苏联战略防御力量是由2,500架歼击机、10,000个面空导弹发射架、100个反弹道导弹拦截器和5,000个预警、地面控制拦截雷达等设备组成。  相似文献   

19.
进入1938年后,日本高层对侵华战争的前景“一片看好”.国际上,德国已经承认“伪满洲国”,德中关系迅速降温;除苏联外,英美等西方国家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依然置若罔闻,没有任何有力的制裁措施或对华援助.军事上,日军认为,经过半年多在华北和华东的作战,中国军队损失在80万人以上,战前的精锐部队已经消耗殆尽,剩下的守军必然一触即溃.故日军侵略的步伐随之加快.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苏联红军进入我国东北,全歼日本关东军70万人.几十年来,有关关东军的武器装备流向,史学界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败逃台湾的国民党"怨气冲天"地认为,苏联将缴获的日军装备全部交给了中共军队(1),因为中苏论战时期,苏联"信誓旦旦"地表示:交给中共的武器包括"步枪70万支,轻机枪11000挺,重机枪3000挺,大炮1800门,追击炮2500门,坦克700辆,飞机900架,军火库800个"(2);美国方面也认为,"从东北70万投降日军那里缴获的大量武器装备,直接或间接的落到了中共手中"(3);我国党史界、军史界的相关研究几乎空白,偶尔涉及也基本上否认苏联说法,由于官方一直没有公布这方面的资料,学术界也缺乏有权威的研究,人们对这一问题仍处在怀疑猜测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