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鹦鹉钓潜艇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了200多艘潜艇,于大西洋上开展了“水下狼群”战术,以切断盟军海上运输线为目标。为此,盟军伤透脑筋,特别是  相似文献   

2.
二战期间,德军的“海狼”潜艇给盟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为了对付德军潜艇神出鬼没的攻击,英美等同盟国在大西洋海战中运用了大量的兵力,其中出动的反潜舰艇有5500艘,小艇有2万艘,并有大批装备雷达的飞机来进行反潜作战。盟军投入这场反潜战斗的人员总数加起来有几百万人。与德国投入的兵力相比,当时英美为对付德国一艘潜艇,竟动用了多达25艘舰艇和  相似文献   

3.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潜艇的国家之一,在世界潜艇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U型潜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功显赫、闻名于世。二战结束前,德国开创性地在ⅩⅪ型潜艇上采用流线形艇体和使用水下通气管,首次实现了潜艇水下航速超过水面航速,使潜艇在潜望深度即可使用柴油机航行,大大提高了潜艇的隐蔽性,成为潜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二战后,由于国际公约限制德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的U型潜艇纪念馆附近,矗立着一座倾斜的纪念塔,塔的四周刻有二战期间死难的U型潜艇乘员的名字。被称为“海狼”的U型潜艇,在大西洋上曾令盟军一筹莫展。战争结束时,U型潜艇部队伤亡或成为盟军俘虏的人数达3.9万。然而,所有的幸存者永远不会忘记在U型潜艇上的痛苦生活和战斗经历。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潜艇梦"始于上个世纪初期。在人们的眼中,潜艇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水中突击兵力。它能隐蔽在水下,对敌方舰船发动突然攻击,常常创造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奇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中国海军曾订购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德国潜艇,以对付日本的野蛮入侵。但不幸的是,这些潜艇被德国扣留,后来用于大西洋潜艇战。二战后,英、美两国虽向国民党海军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海军装备,但对于尚属尖端武器的潜艇却绝对不给。  相似文献   

6.
一、猎雷潜水员的前身——水下爆破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出现了水下爆破队,由潜水敢死队潜入敌方港口,实施水下爆破,用于打击敌方舰船,曾发挥过重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在诺曼底战役中,曾用袖珍潜艇和登陆艇运送专门的轻潜水队,对敌抗登陆障碍进行侦察并对几种水雷进行了安全处理,在登陆编队  相似文献   

7.
海鸥猎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缺乏反潜的先进武器,有位潜艇司令想出了一个利用经过训练的海鸥来发现德国水下潜艇的办法。他们用自己的潜艇不断向海面施放食物,使成群的海鸥前来争食。经过反复多次的训练,海鸥一见水下有黑影运动,就立即尾随盘旋。这样,英国沿海的许多了望观察哨通过海鸥的这一行动便能及时发现德国的潜艇。  相似文献   

8.
二次大战中,航空兵在反潜作战中战果辉煌,共击沉潜艇412艘,占击沉总数的37%,是击沉潜艇最多的兵力。特别是在大西洋,盟军航空兵对纳粹德国的反潜作战更是激烈,其胜利对整个大西洋保破交(交通)作战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当然,现代潜艇由于应用了核动力、精确制导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其性能和武器威力比二战时期都有质的飞跃。然而研究前人成败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正视海洋形势十分严峻而航空反潜能力又比较薄弱这样的现实,提高对航空反潜作用的认识以及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大西洋航空兵反潜作战情况 1939年9月至1945年5月,盟军与德国在大西洋上围绕英国至美洲的海上交通线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的、直接关系到英国生死存亡的海上保破交作战。纳粹德国以潜艇为主要兵力进行破交,而盟军则把主要的海上和空中力量用于保交。 1940年6月前,德国潜艇数量较少,驻泊海区距大西洋战区较远,而且很难突破英吉利海峡水雷防潜区,要进入大西洋东部海域破交就必须经过北海,绕过整个英伦三岛。因此,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东部海域的破交只能由单艇进  相似文献   

9.
1995年初,世界上第1艘采用热气机的 AIP柴电潜艇——瑞典的“哥得兰”号潜艇下水,标明AIP 已从试验开发阶段进入实艇应用阶段。闭式循环柴油机(CCD)、德国的聚合物电解质膜(PEM)燃料电池和法国的自主式水下能源系统(MESMA)已经完成尺寸装置的研制工作,将在今后10年内投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阿根廷和韩国都确定选用 AIP 的潜艇。  相似文献   

10.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保证潜艇获得更好的隐蔽性和水下航行能力以便使潜艇能够发挥更大的突击作用,同时为了保证潜艇在敌人反潜兵力攻击下的安全性,世界各国的潜艇设计师绞尽了脑汁。德国海军在这方面捷足先登,最先成功地研制了潜艇通气管装置,并且在1944年建造的U-XXI型潜艇上首次装备了通气管装置。尽管德国海军最终没有来得及把装备通气管装置的U-XXI型潜艇有效地投入战争,但  相似文献   

11.
二战时期,为了打击猖獗的德国潜艇,英美发明了声纳,装备了雷达,又研制出磁力探测仪。当潜艇在水下航行时,能引起周围磁场的变化,使用这种磁力探测仪就可以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西洋争夺战中,德军实施的无限制潜艇战对盟军的海上交通线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德军潜艇进出基地必须经过比斯开湾的弱点,盟军重点加强了航空兵对比斯开湾的封锁。潜艇被困于基地内的德军当然不甘就此认输,德军潜艇司令官邓尼兹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用部分潜艇打飞机,掩护其它潜艇逃离。他命令对潜艇进行改装,安上两座双联装20毫米高射炮和一门37毫米半自动机关炮,企图依仗强大的对空火力,专门吸引盟军飞机与之作战,从而达到掩护其它潜艇通过比斯开湾海区的目的。这种改装的潜艇被称为“诱饵”潜艇。  相似文献   

13.
突发奇想 1915年2月,德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潜艇偷袭作战。德军潜艇像海狼一样吞噬着行驶在大海上的各种船只,当年就击沉协约国船只431艘。 面对不可一世的德军潜艇部队,英国人伤透了脑筋。由于受当时技术力量的限制,皇家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很难发现在水下活动的潜艇。水面舰艇在明处,德国潜艇在暗处,英国人自然防不胜防。英舰频频遭受潜艇袭击的事实使皇家海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给予还击,只是苦于想不出什么高招来。  相似文献   

14.
《当代海军》2006,(6):31
德国一艘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U212A级U32型潜艇在水下连续航行2周,刷新了非核动力潜艇连续潜航时间的世界纪录。新的燃料电池潜艇通过燃料氢来驱动电动机,需要的空气较少,从而可连续潜航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艇成为攻击商船和军舰的水中利器。但有时,潜艇也成为敌方潜艇的猎物。在二战中各国潜艇击沉潜艇的数量为:英国35艘、美国20艘、德国10艘、荷兰3艘、日本3艘、苏联2艘、意大利2艘。而在英国海军潜艇击沉的35艘潜艇中,有14艘是德国潜艇,其中“冒险者”号击沉U864的战斗是一场引人注目的水下较量。  相似文献   

16.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德国精心研制的新式武器——几十艘“高性能”潜艇即将交付德军使用。这对于反潜能力本来就不高的盟军来说,无疑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3,(9):82-82
导航卫星、雷达、激光及各种光电设备是飞机、舰船、车辆、导弹的“眼睛”,而对在水下运动的潜艇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这些设备在水下都会变成睁眼瞎。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声音令人惊奇地成了“潜艇”在水下必不可少的“眼睛”。 的确是这样。声响是潜艇普遍使用的水声探测设备。水声探测设备在侦察时,捕捉、接收水声信息,将水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后由显示控制台显示和提供听测定向。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3日,由德国HDW公司生产的南非海军最新型潜艇S-101号建成。它是德国209型潜艇最新的出口型号1400M型。该级潜艇水下排水量1594吨,全长62米,采用柴电混合动力,单轴输出,功率3.7兆瓦,水下最大速度 21.5节,装有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这是第一次公布该艇内部的照片。  相似文献   

19.
AIP是“不依赖空气的动力装置(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的英文缩写,是常规潜艇的新型推进系统,它可使潜艇在水下长时间不借助外界空气航行或停留,达到与核潜艇水下航行能力相当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AIP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瑞典、德国等均有各型AIP潜艇服役,其他国家也纷纷开展了对该项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海军的一艘潜艇曾在挪威与德国的一艘潜艇进行过一艘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水下较量。 1943年5月的一天,由苏联海军少校邦达列维奇指挥的一艘M-176潜艇在执行伏击任务后的返回途中,与一艘德国潜艇在挪威海域不期而遇,于是,双方紧急下潜,企图用鱼雷将对方击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