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海上作战,主宰战争胜负的不再是单个舰艇,而是海上编队及编队与其他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这就需要解决各种不同层次的协同作战问题,包括海战场各作战单元的网络化连接、多源多平台信息融合处理、多平台多传感器目标协同探测和高精度定位、实时高速信息分发、协同作战指挥控制、武器协同分配及协同综合控制等技术,使分布在不同作战平台上的传感器、指挥系统和武器系统协同一致地迅速做出反应,实现信息共享、作战力量一体化、作战行动一体化、探测打击和评估一体化,从而达到作战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是海上防空作战的发展趋势,在对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基于STAGE的仿真手段构建了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仿真框架,详细描述了仿真过程和相关模型,构建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仿真平台,实现对海上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作战系统的仿真。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海战场,获取信息优势是保障作战胜利的基础之一,海上编队传感器管理是提升传感器探测整体效能,从而达成信息优势的关键环节。首先分析了海上编队传感器管理需求,包括组成结构、作用以及编队、平台、传感器各层级的管理需求;其次研究了海上编队传感器管理的总体架构,提出采用混合式的体系结构,设计了事前规划与实时调度2个方面的处理流程、输入输出及处理原则,以及事件驱动的传感器作战管理技术框架,从而建立海上编队传感器管理的顶层架构。  相似文献   

4.
CEC网络—实现海上战斗兵力群战术协同作战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夺取制海权的作战中,海上战斗兵力群是最重要的。群内各兵力的战术协同是提高兵力群整体作战能力的关键,当然也是最难实现的。美国海军正加紧研制、试验和发展的战术协同作战网络,简称CEC网络,极大地提高了由水面舰艇和飞机组成的兵力群战术协同作战能力,代表了兵力群战术协同作战的最高水平,将对海军的作战方法和样式产生重大影响。介绍了CEC网络要实现的目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试验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编队编成模式的优化直接影响舰艇编队完成各项海上作战任务的成败。为解决协同作战模式下舰艇编队编成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协同网络信息的舰艇编队编成优化模型,并设计一种多目标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海上编队一体化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提升编队整体指挥决策效能为目的,在系统地分析了编队指挥决策的协同与协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编队一体化协作指挥决策的概念,并探讨了协作的一体化、指挥决策过程的一体化及元决策与指挥决策的一体化,对进一步研究编队一体化协作指挥决策过程和面向协作的辅助决策技术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上编队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是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和安全,确保作战指挥顺畅和信息安全,确保诸兵力协同作战时信息保密共享、信息安全利用、武器可靠共用的重要前提。海上编队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首先从系统体系结构上进行整体考虑。本文遵循深度防御、分等级防护和综合防范思想,确定了海上编队信息系统安全域划分原则,构建了分等级安全防护体系结构,为未来海上编队信息系统的分等级安全防护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信息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对航空武器系统协同作战的需求,研究了指挥控制平台、作战飞机与制导武器之间协同作战的几种样式,提出并探讨了其涉及的数据链、协同指挥引导、协同发射与制导等关键技术,为航空武器系统协同作战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海上激烈的攻防对抗环境下,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能力是未来舰艇编队防御作战新型作战能力,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稳定性,即CEC网络的鲁棒性对于提升反导作战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有效评估协同作战稳定性,以水面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为背景,运用网络环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邻接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评价CEC协同作战网络鲁棒性的方法,并通过模型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于舰艇编队反导作战CEC网络的设计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海上编队一体化训练模拟系统兵力服务器战场观察预警模拟的需求,克服以往对多雷达平台探测与信息融合仿真度不高的不足,构建了雷达探测仿真模块.设计实现了雷达目标分辨算法、雷达目标探测误差拟合算法和多雷达平台对多目标探测数据的信息融合方法,并具体阐述了该雷达探测模块的主要仿真函数和数据流程.经在某海上编队训练模拟系统上的兵力服务器联邦成员中仿真实现,证明可比较准确地模拟海战场多雷达平台的观察探测和战场信息融合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舰艇编队的实际作战需求出发,将作战使命分解为多个作战任务,然后分配给相关平台。首先在每个平台只能承担一项任务的前提下,构建了编队作战任务分配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平台协同执行任务时效能互补、单平台在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时武器装备相互干扰等情况,进一步构建了考虑平台间协同效益和平台执行多任务的作战任务分配模型。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给出了编队作战任务分配方案优化选择的具体方法步骤,最后针对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验证了三种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编队协同作战样式和协同制导交接的方式,并对其作战空域构成进行了近似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两种类型平台的阵位配置对平台杀伤区和制导交接的影响关系,并得出相关的基本约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合理地配置平台阵位是实现协同制导交接技术的关键和提高协同防空效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战争即将进入智能化时代,无人装备将成为未来战场主角.地空无人平台协同应用是未来战场的必然趋势.基于未来战场复杂作战环境需求,针对地空无人平台协同作战应用进行研究.合理分析协同作战应用的必然性;从协同侦察感知、协同指挥控制、协同支援保障、协同防御警戒4个领域进行作战应用研究,并分析其技术基础及可行性;列出地空协同运用存在的难点并给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为陆军作战、编制及装备体系的论证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两栖编队作战体系能力涌现机理是组建两栖编队、构建两栖编队作战体系,提升两栖编队作战效能的依据.在具体分析两栖编队作战体系复杂性的基础上,从体系多元组成相互作用、整体层次关联递进协同角度,研究两栖编队作战体系层次相干作用、功能递进关系,进而应用矢量矩阵集合工具给出其在多域组分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环境效应共同制约和塑造下的能力涌现模型.分析两栖编队作战能力涌现模型核心影响因素和信息融合特征指标.最后,得出"两栖攻击舰是两栖编队作战体系能力生成的核心要素、信息融合水平是两栖编队作战能力生成高低的突出表征"等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海上编队信息系统安全域防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编队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是确保作战指挥顺畅和军事信息安全,确保诸兵力协同作战时信息保密共享、信息综合安全利用、武器可靠共用的重要手段。针对海上编队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遵循深度防御、分等级防护和综合防范思想,提出基于安全域划分的安全防护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安全域内部防护策略、安全域间安全防护策略以及安全域间的信息流控制技术,为未来编队信息系统的分等级安全防护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UUV支持的水下协同作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水下协同作战将成为夺取制水下权的重要作战形式.阐述了UUV(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对水下战斗单元"协同作战"支持的裨益.提出了在保证水声通信畅通的前提下,基于UUV支持的水下战斗单元协同作战要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领域.重点阐述了传感器管理技术、水声通信网络技术、数据分发技术、水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等的基本特点和相关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研究并提出了以UUV为水下中继通信平台的水下战斗单元"协同作战"模式的主要功能及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7.
杨帆  董正宏 《国防科技》2018,39(3):052-057
无人平台已广泛用于军用和民用市场,并在反恐、维稳、排爆,侦察等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形成了有人/无人平台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工作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适应性、作战效能等。为了提高有人/无人平台的协同作战能力,本文研究有人/无人平台的协同作战技术体系以及作战模式,以解决在协同侦察、搜救、监视等应急任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协同作战想定,可用于有效验证相关的协同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客观要求,运用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编队作战指挥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CAS理论的海上编队作战指挥优化控制结构模型,并给出了信息化条件下编队指挥所的作战指挥决策流程,从而为有效构建信息化编队作战指挥体系、提高作战指挥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海上封锁作战,主要是由海军兵力单独或在其它军兵种协同下,控制特定海区或海上通道,隔绝敌方海岸、岛屿同外界联系的作战行动。海上封锁作战,可以切断敌海上交通运输线,并配合政治、外交斗争,迫使敌方屈服。海上封锁作战手段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艇装备作战需求论证以单舰论证为主,对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考虑较少,造成单舰作战需求牵引不足、使命任务定位不清的现状,提出了一种以典型编队为基础,强调不同舰艇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与协同的舰艇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