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川陕地区至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红军石刻标语,石刻标语是红军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当时红军总部和各军都有石刻标语的镌字队。通江县境内的红云岩顶部,有一幅巨大的石刻——“赤化全川”。字高5.5米,宽4.7米,笔画深达0.35米,宽0.07米,天晴时远隔数公里,其字迹仍清晰可认。为了保护红军石刻,当地政府在广元县嘉陵江畔的女皇武则天祀庙——皇泽寺内,建起了别具风格的“红军石刻  相似文献   

2.
红军北上抗日的石刻标语范厚坤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的石刻标语在今四川省广元地区,较集中地保存了当年川陕苏区红军镌刻并留下的许多有关“抗日反帝”内容的石刻标语。有许多石刻现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如初。这些宣传标语反映了川陕苏区党政军民对抗日的积极宣传,从中也...  相似文献   

3.
黎宁 《军事史林》2006,(12):44-47
标语是言简意赅、高度凝炼、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长征途中,各路红军留下了无数石刻、木刻、手写的标语.这些形式多样的标语,是红军宣传群众、鼓舞斗志、瓦解敌军的重要武器.人民群众从标语中认识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了红军,长征标语把革命火种撒遍中华大地.它作为历史见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4.
红军远征曲     
红军远征曲(萧向荣词)中央红军,胜利反攻,出发自江西,十二月长征,历尽险山恶水,战胜白军与团匪,冲破了重围,达遍了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大小五百余仗,都打垮敌人,计算起来,溃敌四百一十团,英勇的红色的英雄,无坚不摧,终于到陕北苏区,会合红十五军团,...  相似文献   

5.
长征随想     
不要以为精卫坟海女娟补天仅仅是美丽悲壮的传说长征地球上的这条红职带神话般地孕育了红色中国红军们不会忘记红军的后代们不会忘记他们喝碗辣椒水爬雪山吃把草根树皮过草地翻山越岭天堑险要在枪林弹雨中捷走泥丸长征不是红军们乘兴旅游而是在白色恐怖里为求得生存被迫选择的战略转移为此.几十年前那些年轻的长辈们用穿草鞋的脚万水千山走尽那七根火柴点燃的革命圣火熊熊嫩烧供长征路上倒下的革命先烈取晚打土豪,分田地走一线,红一遍长征路上的红军叫苦难的人民看到了东方的呀光人民组成了红军一路长征的安全屏障红军是群众挡风的高山群…  相似文献   

6.
白洋淀有着"华北明珠"的美誉,又是当年雁翎队打鬼子的主战场,如今成为红色与生态完美结合的国家首批5A顶级景区。安新县人武部组织白洋淀景区民兵连,传播精神文明、应付突发事件、保护生态环境、抗洪抢险救灾、维护旅游秩序,为创建平安和谐景区发挥了生力军作用,当地群众和八方游客都称他们是新时期的"雁翎队"。  相似文献   

7.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朱德时赞叹道:"朱德"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由于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在中文中这两个字正好是"红色的品德"的意思。我想,这里的"红"字,并不简单地代表着红军或者红色,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践诺     
一九二九年初,红军离开井岗山,进军赣南闽西。为了摆脱赣敌刘士毅部的尾追,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利用大柏地以南的有利地形,设伏歼敌。时值春节,红军运用正面打击,侧背包抄的战术,激战竟日,毙伤敌人多名,俘虏敌团长肖致平、钟桓以下八百余人,取得了进军  相似文献   

9.
浙南革命老区永嘉县是红十三军的诞生地。红军时期,这里的人民曾用鲜血染红了红十三军的军旗,以其特有的风采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爱国尚武的优良传统在这块英雄的红色土地上不断发扬光大,涌现出许多心系国防、热爱武装工作的领导干部。现任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谢  相似文献   

10.
各路红军的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宣告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破产,特别是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有的说六次会师,有的说七次会师.笔者认为应该是八次会师:红2、6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红7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10军在江西重溪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红25军与陕甘红军在陕北永坪会师;陕甘支队与红15军团在陕北甘泉会师;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鄂西苏区除洪湖红6军外(军长孙德清,后旷继勋、段德昌),还有鄂西长阳县的红6军。长阳红6军是一支以上家族优秀儿女为主体的正规红军武装,也是中国红军史上第一支少数民族红军。  相似文献   

12.
“我宣誓,继承先烈遗志,传承南梁精神,争当红军传人,将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前不久,甘肃省庆阳军分区组织百余名现役官兵和民兵来到南梁革命纪念馆,参访红色旧址,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这是该军分区以红色资源为素材,以革命遗址为课堂,以先烈事迹为教鞭,实施“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每年黄金周旅游景点的安全,山西省陵川县人武部积极开展民兵为旅游景区义务服务活动,先后组织 300余名民兵巡逻在风景区,进行文明执勤和普法宣传,为游客创造安全、宽松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其《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人类曾经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它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今透过当年《红星报》和《红色中华》报的红军漫画,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斗争的严峻形势,漫画大多采用简朴活泼的形式和粗犷的线条,但内容却非常鲜明、尖锐,一针见血,具有很强的思想胜和战斗性,既活跃了版面,又深化了报道主题,也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效果。金戈铁马,沧海桑田,如果说长征是一个奇迹,那么红军时期的宣传艺术就是另外一个红色奇迹,它不仅是今天需要永久珍藏的历史记忆,而且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腾飞的九狮     
四川泸州九狮旅游风景区,是龙马潭区安宁乡主办的。景区距泸州城10公里,有5000亩遮天蔽日的森林,位于长江北岸。 当地党委政府为发掘本地经济资源,采取集资、投资、借款、村社土地入股等办法,投资3000多万元,于1993年8月破土动工。 奉献给游客的见面礼,是辉煌的仿汉代石刻艺术汉阙大门。门顶塑有九狮管弦乐队,4根主柱上雕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其次  相似文献   

16.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3支红军队伍在广西从事革命活动:一是邓小平等领导的红7军和红8军、韦拔群等领导的红21师;二是黄松坚[1]、黄举平[2]等领导的桂西红军游击队;三是长征途经广西的中央红军。红军在广西的活动以1929年邓小平等人创建红7军为起点,以1937年桂西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终结。对红军在广西活动史的研究始于延安整风运动后期,莫文骅《红军第七军简史》一书是最早的研究著述。据红7军老战士黄荣回忆,“我在百色时能经常看到邓小平,他经常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3];据黄松坚、  相似文献   

17.
杨至成将军既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又是红军供给学校的创建者。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坚持边保障部队作战边办学,为我军后勤院校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经过八十年的发展,当年的红军供给学校现已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这所具有红军光荣传统的院校累计为部队输送了326万余名高素质军事后勤人才,被誉为"红管家的摇篮"。  相似文献   

18.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19.
《红星报》是在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凯歌声中诞生的红军机关报。是研究红军及其战斗生活的重要文献。《红星报》在长证过程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工作职能优势、并为此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本文拟就《红星报》的基本敞况、在长征中政治工作的基本特色及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作一简要评述。一、《红星报》的基本概况《红星报》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机关报,也是我国第一张无产阶级军报。该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瑞金。邓小平、陆定一曾先后担任主编。创办之初,该报为“铅印四开报纸,毛边纸印刷。开始是五日刊,…  相似文献   

20.
韩洪泉 《军事史林》2016,(12):26-38
在1934年至1936年间,南方几个主要根据地的近二十万红军将士,历经两度寒暑,纵横15省市,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翻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中央红军中部队最远行程达2.5万里,如果加上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的长征路,红军长征总里程达6.5万里,这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长征首先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实现战略转移为最终目标,以行军和作战为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