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本主义在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中曾经起过积极作用 ,但它不能成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马克思通过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批判 ,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剧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要继续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必须超越当代人本主义思潮。江泽民“三个代表”理论正是对当代人本主义的重大超越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主要环节。马克思主义实践和费尔巴哈的直观不同,和黑格尔的“精神”活动也相去甚远。正确理解实践应当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去理解,同时还要把握实践的几个规定。从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证主义解释的分析和批判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最根本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一、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绝大多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鲜明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当下的许  相似文献   

4.
坚持党委集体领导,既是党领导的最高原则,也是衡量一个党委是否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要较好地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促进党委的全面建设,有必要划清五种界限。 一是划清“领导一切”与“包揽一切”的界限,坚持以主要精力抓大事。认真总结过去党委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强化集体领导的措施,规范党委议事程序。认真贯彻执行“规定”和“规则”,该军政主官拍板的直接拍板,该拿到办公会研究的拿到办公会研究,保证党委在重大问题上集中精力实施决策。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主要是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作为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的"以人为本",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条件,为全党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提供了条件。为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经验,系统地阐明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划清马克思主义军事著作及军事路线和“左”、右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的界线,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及毛泽东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著作的学习和研究。同时,为了适应领导抗日战争这一历史重任的要求,中共中央在根据地掀起了学习马列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著作的翻译和研究也开始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实践观的建立是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基础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阐述了大量关于实践的观点。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著作《实践论》中提出了一个认识论的重要问题即认识和实践的正确关系。在实践的哲学中,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实践论》是实践范畴的守正创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继承并且具有创造性的解决了在革命斗争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政工学刊》2014,(2):82-8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旅居布鲁塞尔时写作的。《提纲》着重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观点。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分同志对“以人为本”理念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从三个方面提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集体人”而非“个体人”;是指“多数人”而非“少数人”;不仅指“现代人”,还包括“后代人”的阐述和解析。  相似文献   

10.
在资本逻辑的笼罩下,人的生命的总体性遭到剥蚀,生命异化的本质主要体现为劳动异化。正是因为充分认识了人的生命所处的自然界的本质,深刻把握了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提出超越生命异化的解放之路,马克思形成了对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的内在理解。马克思对生命及其价值的内在理解首先,马克思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视角看待生命的存在方式,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视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从实践层面理解自然,指出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的内在一体性关系,认为“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需要是人固有的属性 ,是社会主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条件的依赖、指向和需求。需要理论是揭示人的行为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需要对人们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把需要理论运用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马克思肯定需要对人的本质意义。他指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 因此 ,需要特别是物质利益需要 ,是人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 ,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需要产生动机 ,动机促…  相似文献   

12.
在《博士论文》中 ,青年马克思那种理性、深邃、借古论今的思维方式跃然纸上。马克思找到了亚里士多德以后希腊哲学发展和黑格尔以后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发展某种历史的类似性 :在两个伟大的时代之前 ,人们的认知形成了历史的积淀 ,构筑出一道严密的“思维极限”。以伊壁鸠鲁为代表的希腊晚期哲学家与青年时代的马克思都有冲破这种“思维极限”束缚的欲望与要求 ,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呕歌和呼唤体现独立、自由的主体性认识方式。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主义所代表的希腊晚期哲学 ,在马克思看来 ,是理解希腊哲学“自由精神”的真正历史…  相似文献   

13.
《桃花源记并诗》中的“乐国”既非老子“小国寡民”的具体描写,也非原始社会缩影,更非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理想社会的形象描绘。它跟墨子的社会理想较为接近,但又有本质区别。它是陶渊明心灵的一个创造。 缅恋人类的童年时代是一种文化无意识。陶渊明是以理想化了的“(?)国”反衬反人道、非人性的丑恶现实。对文学作品的观照要用文学的人道主义尺度,因为(?)学是人学”。 陶渊明的“潜”正如孔子的“藏”是进取有作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儒道墨三家思想积极方面的影响和长期躬耕农亩获得的思想感情的转移,使陶渊明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正是理想主义、人道主义的光辉以及传奇性色彩,使《桃花源记并诗》传诵千古,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活动被逻辑地表述为历史的规律性和人的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把历史的发展理解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把唯物史观的前提理解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的.可是,哲学家们在回答个人历史作用问题上,与历史学家们的不同在于:哲学侧重于探讨个人与时代精神的关系,而历史学主要回答个人与历史事件的关系.本文仅就个人作用的历史抽象形式、唯物史观对个人范畴的界定以及普通个人历史作用等问题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立场态度问题 ,是一个根本问题 ,只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才能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重要历史地位 ,牢固确立“三个代表”的指导地位 ;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三个代表”,才能真正把握精神实质 ,从根本上做到真信真懂真用。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我们必须要把学习贯彻指导思想的“指导思想”搞端正。(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而作出的深刻思考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  相似文献   

16.
<正>追求“人的自由”或“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的终生价值取向.在马克思的学说中:“人类自由解放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深层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可以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目的,而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消灭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实现这一最终目的的手段.所以研究马克思的“自由”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是很重要的!争取人类出版自由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诸文本是马克思集中讨论“自由”问题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7.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根据,但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了全面的科学的回答.本文对这些看法作了简要的清理与评论,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我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及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充分反映和体现了执政的共产党人坚持“权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19.
卡莱尔曾指出,“一个时代的历史最有意义的特点是它迎接一位伟人的方式”.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某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对此问题的诠释存在着如此失误:注重历史必然性,忽视历史偶然性.国内理论界也有人对此有同感.笔者认为,按照马克思的原意,分析历史偶然性——揭示历史必然性——说明历史偶然性,才是他的历史思想逻辑的真正甬道.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试图从现时代的角度探求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客观机制;从空间上拓展对杰出人物理解的内涵;同时,对杰出人物内在素质及其历史命运给予一定的分析.本文旨在对以往原理的创新提供一条值得参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人的问题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马克思站在唯物历史的立场上,从人的本质、发展、需要和价值四个方面阐述他的人学观点,为人学的研究指明了科学的方向。马克思人学观对于在社会发展中解决人的问题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其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