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认为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否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并因此对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产生疑虑 ,这是分配问题的一个认识误区。走出这一误区 ,需要明确按劳分配原则的科学理论依据 ,明确社会财富创造与价值创造两者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全面认识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之间的关系 ,明确我国目前存在剥削的必然性和剥削本身的作用 ,真正把握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博士论文》中 ,马克思借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肯定和对德谟克利特机械决定论哲学的批判 ,表现出了他鲜明的世界观特征———反命定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注重的是原子的直线运动 ,原子的运动被看作是由必然性早已确定了的 ,这一哲学理念实际上强调的是人对必然性的绝对服从 :一切都是必然的 ,人对周围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能为力的 ,人所能做的事只是等待 ,机械地等待命运的到来 ,即命定论。与之相反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却在肯定直线运动的基础上给出了原子的偏斜运动。偏斜意味着偶然性的存在 ,不被预先设定 ,是对僵死必然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活动被逻辑地表述为历史的规律性和人的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把历史的发展理解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把唯物史观的前提理解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的.可是,哲学家们在回答个人历史作用问题上,与历史学家们的不同在于:哲学侧重于探讨个人与时代精神的关系,而历史学主要回答个人与历史事件的关系.本文仅就个人作用的历史抽象形式、唯物史观对个人范畴的界定以及普通个人历史作用等问题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他们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得出了要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客观必然性,即资本主义这一矛盾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解决:“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换言之,这就是适应于现代生产力的本性,实现公有制关系的社会化,这是马克思公有制理论的核心问题,乃  相似文献   

5.
“人在航天中的作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人与自动化的比较,以及对人的本性和能力的认识,因此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这个问题又涉及到载人航天的基本意义,特别是其军事应用的价值,因此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几乎从一开始,对人在航天中的作用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人在航天中有重要作用,发展肮天事业离不开航天员;另一种认为,自动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完全可以在航天中取代人。笔者力求客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理解与把握社会历史本质、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方法,既包含着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理解,具有科学性的特征,也包含着人类社会自身的价值取向,贯穿着一定的价值理想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在总结苏东剧变的原因、教训以及在研究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颇为关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阐释。本文试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晚年设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坚持历史发展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理论,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它从整体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普遍性,它并非是个别社会历史发展机械简单地相加,也不是每一个具体社会都必须经过的独立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要求,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本文认为,要实现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保障有力”的要求,军事经济决策者思维方式的转变必须从唯书、唯上转向以实践为标准;从封闭性思维转向开放性思维;从单一思维转向多项思维;从守旧思维转向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军事历史学,是整个军事科学从索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展军事历史研究,正确地认识各类战争和各种军事活动的规律,对于繁荣军事历史科学、探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的途径,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对历史科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是十分重视的,并且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是历史科学的创始人。在他们还很年轻,刚刚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就在著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我们仅仅知道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他们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振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鸿人不能像走兽那样,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李彤 《中国军转民》2024,(4):130-132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马克思认为由于异化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而实践则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桥梁,共产主义能够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我国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跨军地改革的重大任务,是一项国家战略.本文分析了实行军民深度融合的历史必然性,评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最新成就,并分析了今后军民融合发展的方向与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军事历史研究不仅愈发得到国内外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而且在指导现实斗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运用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而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套用历史,误用历史,甚至是滥用历史,这是值得史学工作者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如何认识历史,如何研究历史和历史如何为现实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历史的真正功能和作用,在于使人们具备"历史头脑",即通过探究历史而培养出来的思考问题和明辨事物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军事人才品德培育的历史考察和比较分析 ,揭示了军事人才品德培育“三要素”(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 )的历史必然性 ,尽管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军事人才品德培育模式。文章认为 ,中国历代军事人才品德培育是“政伦一体”模式的历史发展。进入新时期 ,我军的品德培育在以“阶级觉悟”和“政治素质”为主题的基础上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 ,突出表现为在新型军事人才品德要求上 ,必须做到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全面过硬。文章还认为 ,尽管西方资产阶级军队的品德培育有其阶级的虚伪性、狭隘性 ,但他们从军人职业要求出发进行军事人才品德的培育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 在鲁迅看来,悲剧并非指那种非社会性的个人不幸际遇,他认为悲剧创作必须着眼于社会性,并表现出历史的必然性。他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悲剧命题:“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人生的价值不是社会生活中的“小悲欢”。它之“毁灭给人看”也不是一种“巧合”,悲剧的审美价值是以人生的社会价值为基础的。鲁迅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社会性和必然性,正是他的这种卓越的悲剧理论的艺术实践。本文仅就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鲁迅小说的悲剧性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就规律而言,它是一个必然性的东西,掌握战争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毛泽东同志说:“……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在朝  相似文献   

17.
人的本质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根据,但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了全面的科学的回答.本文对这些看法作了简要的清理与评论,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论美国内战陈海宏长期以来,人们公认恩格斯是一个军事理论家,因为他对军事问题很有研究,著作甚丰;但对马克思是否也是个军事理论家,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一生不但致力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而且对于军事学的研究也颇有造诣。...  相似文献   

19.
在资本逻辑的笼罩下,人的生命的总体性遭到剥蚀,生命异化的本质主要体现为劳动异化。正是因为充分认识了人的生命所处的自然界的本质,深刻把握了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提出超越生命异化的解放之路,马克思形成了对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的内在理解。马克思对生命及其价值的内在理解首先,马克思从自然与社会的双重视角看待生命的存在方式,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视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从实践层面理解自然,指出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的内在一体性关系,认为“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抓工作落实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近几年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应该用哲学的观点分析抓落实的问题,以提高抓落实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一、抓落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抓落实,就是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和自己的工作计划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的一个实践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以前的哲学家们由于受世界观和认识条件的局限,“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9页)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它认为人们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全在于改造世界.正因为如此,革命领袖历来都非常强调实干,力戒空谈.马克思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