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海上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围绕海上争端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对我国安全环境的战略影响更加突出。我们要着眼有效维护海上安全与发展利益,理清领导指挥关系、摸清民船潜力底数、夯实平时编组工作、全面加强军事训练、着力强化综合保障,大力加强和改进海上民兵建设,提高海上民兵“两个能力”。  相似文献   

2.
韦强 《现代舰船》2012,(4):40-43
越南海上民兵自卫队是与海军、边防部队、海上警察之并列的海上武装力量。越南国会于2009年11月23日通过的《民兵自卫队法》,对海上民兵自卫队做出了相关规定,为海上民兵自卫队的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突出了海上民兵自卫队地位和作用,它将与海军、边防部队、海上警察和其他部队一道保卫越南国家边境安全和越南海洋主权和海上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海上安全紧密关联,当前海上安全形势出现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对此,我军特别是人民海军要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确保海上安全,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部分中指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平和,但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海上安全面临巨大挑战,海上安全形势日益朝着复杂化、尖锐化、敏感化方向发展,海上维权已经成为海军履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寇振云  冯时 《国防》2016,(5):41-42
海上民兵是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参加海上维权斗争、支援保障海上作战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海洋海防安全形势异常复杂、充满变数.必须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指导、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搞好潜力调查、优化组织结构、强化训练演练、完善保障体系,努力提高海上民兵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武希志 《国防》2002,(6):38-39
动员民兵参战支前,是发挥人民战争威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形式。在现代条件下,我国安全环境、军队建设以及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对民兵参战支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现代条件下民兵参战支前与传统的参战支前相比,出现以下三大变化。 一、我国安全形势的变化改变了过去民兵参战支前单一的战场环境,使民兵参战支前的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黄跃进 《国防》2013,(8):8-11
民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新时期新阶段,民兵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拓展,民兵建设的历史方位、时代条件、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民兵工作面临的矛盾问题增多,需要通过转型发展加以解决,从而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8.
张智 《国防》2006,(5):62-64
边防民兵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边疆稳定、促进边疆繁荣的骨干队伍。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全面加强新时期边防民兵建设,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良好的边境环境。一、切实把边防民兵作为保障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来建设边境地区处在反西化、反分化、反渗透、反遏制斗争的前沿,边防民兵作为边境地区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寓兵于民,组织严密,政治可靠,在这场持久斗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站在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树立大边防、…  相似文献   

9.
民兵应急分队是平时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安全环境.因此,必须着眼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大力加强和改进民兵应急分队建设.  相似文献   

10.
陈青松 《国防》2014,(12):35-36
海上民兵应急分队是民兵的重点队伍,肩负着平时参与海洋经济开发、宣示主权、安保维权、抢险救生和战时支援保障部队行动等任务。新形势下,要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海上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的重大意义,紧紧围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落实海上民兵应急分队选人、配装、训练、管理等工作,做好海上行动后勤保障准备,健全与军政警企等各种力量联动响应机制,使其成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兵》2013,(6):30-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民兵作为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一支战略力量。我们必须充分认清新形势下民兵肩负的职能使命,以创新的精神、扎实的工作,在有效履行职能使命中为国防和经济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海警智库建设对加快海警力量建设发展,提高海警力量的应对能力和加强海上安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国家海上安全战略,对我国海警智库建设的动因、功能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容胜  陈明辉 《国防》2014,(8):12-13
正新形势下,我国海防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近年来,军委、总部对海上民兵建设越来越重视,军委习近平主席专门视察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海上民兵连并作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海上民兵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海上民兵是我国海防武装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在海上维权斗争中敏感程度低、回旋余地大,是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组织动员海上民兵参与维权行动,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军事斗争准备落实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钟志坚 《国防》2013,(10):7-8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民兵作为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中居于基础地位,必须夯实打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军事变革不断推进,民兵工作的任务需求、基础依托、环境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要求,切实搞好新一轮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努力提高以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提供可靠管用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15.
杨雷  刘晓良 《国防》2010,(6):53-53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政治属性的国家战略资源。加强民兵建设,对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新形势下,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资源配置发生深刻变化,使民兵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着眼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积极寻求新理论、确立新思维、探索新方法,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和改进民兵建设。  相似文献   

16.
贠自博 《国防》2010,(9):59-60
新形势下,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要求建设一支能够随时“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常备民兵应急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建设常备民兵应急力量成为可行。省军区系统特别是军分区、人武部要着眼驻地面临的非战争安全环境和所担负的非战争军事任务,积极探索建立常备民兵应急力量。  相似文献   

17.
徐守盛 《国防》2013,(8):4-7
民兵是我们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武装,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民兵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毛泽东曾教导我们:兵民是胜利之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句话永远是真理。加强民  相似文献   

18.
周职权  陈明 《国防》2003,(6):55-55
从我国沿海民兵建设的实际和民兵参战支前的能力分析,民兵在未来渡海登陆作战中,可能担负的海上参战支前任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发挥亦兵亦民的优势,担负海上侦察警戒任务。渡海登陆部队顺利实施航渡、登陆,离不开准确、近实时的情报和安全警戒,而仅靠部队自身的侦察力量难以满足情报保障的需要,因此,需要广开情报渠道。我国沿海民兵有数量多、行动分散、身分隐蔽、熟悉地形、掌握海情等特点;海上民用船舶,活  相似文献   

19.
冯一鹤  齐敬甲 《国防》2002,(8):42-42
目前,海上民兵的陆地民兵组建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人船结合不紧的问题,兵船分离、有船无兵、有兵无船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海上民兵组织的稳定和建设质量,制约了海上民兵参战支前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跳出陆地民兵组建模式,积极探索海上民兵编组的新方式。 根据海上民兵可能担负的任务和战场(海区)环境、民船的基本性能、海上生产组织形式,可采取区  相似文献   

20.
范堆相 《国防》2006,(4):37-38
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战略力量,也是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骨干力量。加强民兵建设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也是国家法律赋予各级政府、军事机关的神圣职责。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履行新使命任务,进一步加强民兵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