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著名的渡江战役。此后,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乘胜向浙东地区实行战略追击。第7兵团所属第22军马不停蹄地进行猛追,一口气打到了浙东半岛重镇宁波。从江浙一带退下来的国民党军不分昼夜地向东南沿海逃...  相似文献   
102.
以被动声纳观测的目标方位信息为基础,将匹配处理技术用到目标运动参数纯方位估计中,建立了进行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的匹配处理模型,给出相关的优化处理算法,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目标运动参数的收敛时间和距离等指标上有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军用飞机线路缺乏系统性问题,基于系统工程和适航的思想构建了军用飞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lectrical Wiring Interconnection System,EWIS)适航性改进体系框架。以风险分析和控制为核心,综合应用安全性、寿命预测等方法,结合机型实践经验,建立了分析、检查、改进的标准系统工作流程,给出了检验依据,整理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役飞机质量提升和新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履带车辆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因换挡冲击大而造成的换挡打齿、顶齿等问题,在分析换挡同步过程及其评价指标(换挡同步时间、冲击度和滑磨功)并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极小值原理的换挡同步过程最优控制方法。以同步阶段冲击度和滑磨功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综合最优目标泛函并进行优化,得到了同步过程综合最优换挡力变化规律。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履带车辆换挡品质,提高换挡平顺性。  相似文献   
105.
轻集料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集料混凝土应用于港口工程是一个待研究的课题.通过对4根轻集料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普通混凝土梁进行的抗弯对比试验,研究了轻集料钢筋混凝土粱的抗弯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轻集料钢筋混凝土梁在承受正常荷载时,其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无明显差异;在破坏时脆性较同等级普通混凝土粱略大,延性略差.但考虑到轻集料混凝土的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可代替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工作.  相似文献   
106.
立足于新型炮兵测地保障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战术性能和特点,对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并与传统测地装备、常规测地作业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系统目前的不足和发展建议,对于指导部队平时训练、有效地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指导测地装备的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7.
108.
GPS动态定位的数据处理中通常应用基于"当前"加速度模型的卡尔曼滤波,而实际测量定位中难以保证卡尔曼滤波要求的动态模型(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可靠和切合实际;另一方面,GPS信号易受干扰,因而容易出现观测误差.针对GPS动态定位的这一问题,探讨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模型误差和观测误差时的H∞滤波,与卡尔曼滤波相比,原理易于理解,在实际中也很容易实现, 减少了计算量且提高了滤波精度.  相似文献   
109.
全区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后,实现了省建师、跨地区建团的组织建设新变化。然而,预备役部队与军分区在编组上出现的"交叉编兵、一兵多职"的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基层组织落实。内蒙古预备役某师与驻地军分区在整组过程中,探索出同步规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检查验收,联动实施"一体化"编兵的新路子,是创新整组工作的有益尝试,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0.
客户需求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在分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让客户参与产品协同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在客户参与机制下产品协同设计的系统模型、设计原则。利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给出了一个支持新产品协同设计网络体系结构及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