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随着装备中基于复杂数字电路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装备中电路系统的可测性设计(DFT)已成为装备可测试性设计的重要内容。IEEE 1149.1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电路可测性设计方法,弥补了传统电路测试方法存在的缺陷,为复杂的互连电路提供了一种非入侵的测试手段。首先简述了可测试性设计和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边界扫描测试链设计、提高测试覆盖率和优化电路网络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几种装备电子系统的电路可测试性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2.
采用线圈分段绕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10kA量程的零磁通霍尔电流传感器以及相应的驱动电路,有效地将驱动电压降为±15V,并利用电磁场仿真验证了线圈分段设计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铁芯线圈以及霍尔元件的等效电路仿真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在Multisim中搭建了零磁通霍尔传感器系统的电路仿真模型,通过对各种电流波形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该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3.
3D打印技术已获得迅速发展,并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基于目前3D打印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着重分析了我国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环境条件,并提出了3D打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4.
压力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大多为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或火灾事故,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压力容器的形状、结构特点、火灾特点和多年参加压力容器火灾事故处置取得的经验,提出处置压力容器火灾事故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5.
为深入研究深 V 型船艉扰流板减阻机理,首先进行了深 V 型船艉扰流板系列减阻模型试验研究,获得了模型阻力减少4%左右的艉扰流板设计方案,该方案扰流板深度与艉板宽度之比为0.0094;其次,采用RANS 方程以及计及航态影响的数值计算方法,逐段分析了船体微段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扰流板减阻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改善了船体航态,从而减少了压差阻力。  相似文献   
136.
针对某型火炮高低机蜗轮蜗杆因磨损产生不自锁的现状,通过分析蜗轮表面磨损形貌,采用Archard磨损理论,根据蜗轮蜗杆传动的实际情况,推导出磨损计算公式并结合有限元方法,对蜗轮的磨损寿命进行计算,为预测火炮故障和实现精确化保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7.
3D打印在三维结构的快速和自由制造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小批量制造和复杂设备的制造,在武器装备研制、制造和维修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关注和争夺的焦点。文章全面梳理了3D打印技术发展及军事应用现状,深入研究了3D打印技术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8.
编队反潜作战是现今和今后很长时期海上战争的重要形式。通过阐述分布式杀伤条件下编队反潜对体系搜潜能力、编队动态组网能力和生存能力,以及体系容变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提出分布式编队反潜的基本架构,对以空间分散和任务协同为主要特征的分布式编队反潜模式进行论证和分析,并结合战术想定将典型的反潜作战模式具体化。对分布式杀伤背景条件下编队反潜作战能力建设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9.
高超声速尖双锥流动高精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5°/55°尖双锥外形的高超声速低焓层流流动模拟为例,对高阶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模拟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的能力进行验证和确认。空间离散采用二阶MUSCL和三阶、五阶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时间离散采用二阶精度双时间步方法,通量函数采用混合Roe-Rusanov,AUSMPW+,Van Leer等,对比了不同精度空间离散格式对时间、网格收敛特性和通量函数耗散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高精度空间离散格式能在较疏的网格上获得收敛解,并能消除结果对通量函数的敏感性,但收敛需要推进更久的计算时间。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0.
并联放电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工作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凭借射流速度高、工作频带宽、响应迅速等优势在高速流场主动流动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克服单个激励器控制能力弱、控制范围窄的缺点,开展了并联放电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的研究,搭建了最多支持三路并联放电的微秒脉冲电源。测试结果表明,电源在空载及负载条件下可以实现1000 Hz稳定放电。随着放电电容的增大,放电电能的提高,等离子体电弧的温度升高,激励器腔体内气体被加热得更剧烈,产生的射流速度增大。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激励器的击穿电压降低,放电电能减小,射流速度减小。通过对触发信号的调制,可以实现每个激励器的独立控制,使得并联式激励器具有更强的流动控制灵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激励器工作相位与触发相位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