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论述了国际技术标准SCORM的起源、产生和发展,介绍了SCORM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巨大贡献及国内外运用成果,指出了SCORM的不足,并阐述了SCORM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2.
研究一个具有阶段结构的食物链模型,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并利用LaSalle不变性原理分别给出了保证系统各平衡点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3.
为提高火箭深弹对潜攻击作战效能,根据现在火箭深弹武器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影响火箭深弹射击效果的因素,提出了几种组织火箭深弹人工散布的射击方案,建立了火箭深弹齐射毁伤概率计算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对组织人工散布的火箭深弹齐射毁伤概率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使用火箭深弹组织人工散布的最优方案,进而给出了火箭深弹人工散布射击方法,采用该种射击方法,可有效提高火箭深弹毁伤目标概率.  相似文献   
74.
自适应遗传算法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本遗传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适合于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问题研究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该算法适时调整遗传空间大小,以保证对准的速度.在选择操作中采用最优解保存策略.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适时变化使姿态信息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根据初始对准的特点,用地球重力加速度和自转角速度信息构造适应度函数.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在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问题研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结合局部战争中空袭的新特点,对传统的空袭兵器战损率计算模型进行了拓展,通过对空袭兵器的损失原因、使用方式等因素的分析研究,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空袭兵器战损率的确定方法,构建了新的空袭兵器战损率计算模型,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76.
建模与仿真领域中实现资源重用、共享和互操作的基本途径是标准化。诸多开放互操作标准的提出和应用成功解决了各自领域的互操作问题,推动了仿真技术的发展。关于这些开放标准的讨论及应用情况都已有相当数量的文献予以介绍,但具体涉及同一框架下各标准之间相互作用或影响情况却鲜有提及。依托XMSF框架,选取了MDA、BOM、SRML、MSDL、C-BML五种主流的新兴开放标准,通过XMSF案例对这些标准在XMSF中的集成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评估它们在一起时可能为仿真领域带来的影响和能力。  相似文献   
77.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对突变状态的良好跟踪能力,设计了一种自适应交互多模算法.在交互多模算法框架内,计算"当前"统计模型的概率和目标机动强度信息(由残差统计距离来表征),自适应地调整"当前"统计模型的加速度等参数,提高了"当前"统计模型的自适应性和滤波器的鲁棒性,增强了系统对目标突发强机动的跟踪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针对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新趋势,运用不完全信息群体多数性决策方法探索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问题.依据决策群体中每一决策个体的主观偏爱和信息掌握程度,形成对不同坦克武器系统在各属性下效用的不完全信息,决策群体集结各效用不完全信息形成群体偏爱,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进行排序或选优.该方法模型简单、利用计算机实现,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化条件下坦克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79.
针对某系统在试验中出现的通信节点多、时序紧凑、数据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网络嗅探技术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数据采集,采用GPS时钟硬中断和RTX环境下实时数据传输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试验数据的精确配时和实时处理,进而结合数据分类和处理,实现了试验数据的实时录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典型雷达目标RCS起伏模型,阐述了起伏目标在实际中的应用,建立了目标损耗和雷达作用距离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目标的等效替代推算提供了理论依据.验证了雷达目标满足卡平方分布时发现概率和起伏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起伏目标,建立了雷达探测距离和发现概率之间的关系,为雷达的威力检测和飞行目标的航线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