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对目前最具隐蔽性的诱导式欺骗技术进行检测,提出一种对两路导航信号同时进行处理的combo-signal模型,并提出基于这种信号处理模型来对诱导式欺骗信号进行检测的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检测门限;采用北斗的B1I 和B1C信号在实现了combo-signal处理模型的软件接收机上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诱导式欺骗进行检测,统计得到的检测概率跟前面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02.
为了分析多路径效应条件下相关因素对舰空导弹抗击反舰导弹脱靶量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比例导引舰空导弹运动模型与导引回路、反舰导弹运动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舰空导弹初始速度和初始位置、飞行控制系统时间常数及阶数、噪声滤波器时间常数、反舰导弹巡航平飞速度、目标镜像与目标的RCS之比是影响脱靶量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作为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3.
海战虚拟实验作为传统作战实验方法的拓展和延伸,着重突出在“虚拟实践”和科学论证两者结合的基础上获取军事认知。给出了海战虚拟实验的定义、要素和特点;分析了海战虚拟实验应关注的主要内容;从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分析三个方面探讨了海战虚拟实验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04.
解读北约体系结构框架NA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约体系结构框架提供了用于开发和表示体系结构描述的规则、指导方针和产品,确保在北约及其成员国范围内开发的体系结构能够进行比较和相互联系,是实现北约网络化作战能力的关键。从北约体系结构类型介绍开始,详细描述了北约体系结构框架的7个视图及其产品组成,分析了北约体系结构框架3.0版本的主要变化和特点及其与美军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的关系,最后指出北约体系结构框架对NNEC的支持。  相似文献   
705.
为评估装药壳体材料对爆炸毁伤威力的影响,对裸装药、碳纤维复合壳体、钢壳体装药在空气中的爆炸破坏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获得了3种装药冲击波超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同样装药情况下,裸装药爆炸冲击渡超压大于带壳装药,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相对钢壳体装药高,且不会产生破片对远距离目标造成破坏;而钢壳体装药爆炸产生的破片对远距离目标具有一定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706.
为获得较为精确的铜箔式脉冲电抗器电感计算公式,首先从通电环形导线的电感计算公式出发,得出绕线式电抗器的电感计算公式;然后,基于铜箔划分的方法,建立了两种电抗器间的计算转化关系,综合考虑铜箔中的电流集肤效应,最终得出铜箔式电抗器的电感计算公式;最后,利用试验实测电感值与ANSYS仿真计算结果及解析计算公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进一步对电感计算公式的精度进行探讨,得出当铜箔式电抗器的匝数、铜箔厚度等参数发生变化时电感计算公式精度的变化规律及其适用范围,为电磁发射用铜箔式脉冲电抗器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7.
针对电磁轨道发射器动态发射过程的数值模拟问题,基于矢量磁位A和时间积分标量电位V,采用节点单元法,并选择运动坐标系描述运动问题,推导出动态发射下的电磁轨道发射器三维涡流场有限元离散方程。结合温度场控制方程,建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三维电磁-温度耦合有限元模型。针对一个电磁轨道发射器动态发射问题,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动态发射下轨道及电枢的温度场分布特点及发射器电感梯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出的脉冲电流峰值、出口电流大小、出口速度等参数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所开发的有限元程序代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08.
针对脉冲功率电源连续循环放电吸能需求,提出一种1.9 MA级循环脉冲功率水冷模拟负载方案。考虑水冷负载与实际电磁发射负载的相似性要求,提出4×8钢管阵列组成的电阻网络,可方便实现电源不同组合方式的放电考核;针对1.9 MA级电流产生的脉冲电磁力可能引起水冷模拟负载损坏的问题,建立水冷模拟负载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电磁力计算和结构分析,保证水冷模拟负载稳定性;利用热网络法对模拟负载在循环脉冲模式下的强迫风冷却、自然冷却和去离子水冷却等方式进行了温升分析。结果表明:模拟负载采用钢管内通去离子水冷却效果最好,循环放电时温度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最高温度62.5℃,满足连续放电实验的需求。利用提出的方法设计一台水冷模拟负载样机并进行了连续2次1.9 MA放电研究,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负载结构运行稳定,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09.
为了研究残余电压对连发型脉冲功率电源的影响,分析了混合储能型脉冲功率电源的充放电过程及残余电压的来源及其对连续充放电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储能型脉冲功率电源可以合理利用残余电压,从而缩短脉冲功率电源的充放电时间,有利于提高电磁发射装置的连发频率,通过能量回收还有利于提高发射效率。  相似文献   
710.
提升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 DLC)膜在被保护基底上的附着能力具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从微观机理上分析了前期设计的Cu基多层DLC膜有效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DLC/SiC循环层中两者厚度比例对膜层的附着性能、纳米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以优化结构、进一步提升实际应用所需的膜层性能。纳米划痕和压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DLC层与SiC层厚度比例的增大,多层DLC膜在Cu基上附着性能逐渐降低,但当厚度比小于2.3时,仍接近厚度400 nm的单层DLC膜在Si基上的附着性能;Cu基多层DLC膜的纳米硬度逐渐提高,同时,耐磨性接近纯DLC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