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为减小遥控武器站炮口扰动以提高射击精度,建立了遥控武器站部分机构参数化三维模型、有限元模型和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多学科集成优化软件ModelCenter进行了系统集成,以减小炮口扰动为目标,建立了遥控武器站总体结构参数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总体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炮口振动状况明显改善,与位移相关的起始撼动和与速度相关的起始扰动分别较原方案降低了17.05%和19.04%。  相似文献   
152.
概念模型的重用已成为当今仿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作战仿真中概念模型的可重用性评估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概念模型可重用性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概念模型可重用性评估算法,对评估中领域专家的权重分配方法和评估结果的表示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静态权重+动态权重”的组合权重分配方法和用Kiviat图表示评估结果的方法。最后对概念模型在“XX作战仿真系统”开发中的重用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概念模型的重用可以有效地缩短概念模型的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提高概念模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53.
针对脉冲激光雷达系统,通过对激光脉冲重叠方式的分析,确定了采用"五点式"重叠方式进行扫描。针对这种扫描方式,分析了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的扫描光束角步长,确定了对于确定探测空域的最短扫描时间,推导了反射镜在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的扫描速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了脉冲激光雷达扫描器方位扫描速度和俯仰扫描速度设计的理论依据。最后分析了激光器和机械扫描系统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4.
信号重构作为压缩感知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指从长度为m的测量向量Y重构长度为n(m n)的稀疏信号Θ的过程。由于测量次数远小于原始信号维度,信号重构成为欠定方程求解问题,一般没有确定解。然而,若Θ满足一定的稀疏性条件,问题有确定解。文章首先从解析几何角度出发,分析了压缩感知中稀疏信号重构的原理,并对已有的两大类重构算法分别进行介绍:一类是针对l0范数最小化的一系列贪婪算法,一类是针对l1范数最小化的凸优化算法。对前一类算法,选取了代表性的OMP、ROMP、CoSaMP和SAMP算法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对后一类算法,着重阐述了将BP问题转换为LP问题的推导过程,并介绍了两类经典的凸优化算法:BP-Simplex和BP-Interior。最后,展望了信号重构算法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5.
高性能RTI自适应通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HLA仿真系统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的运行性能,针对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高性能层次式通信环境,提出了一种共享内存/IB/以太网自适应RTI通信机制-SACM机制,该机制能够根据通信双方所在节点的网络拓扑信息,自适应建立延迟最小的通信连接,实现共享内存、IB等高速互连及以太网互连的自适应选择.同时在该通信机制中,针对节点内高速共享内存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多盟员互连的共享内存通信算法,有效提高了节点内盟员通信效率.对象属性值更新延迟测试结果表明,该通信机制可以有效提高RTI在高性能计算平台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56.
从异构关系数据源中获取语义正确的信息是当前利用数据资产辅助决策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研究面向语义正确性的关系数据库访问方法(SCORDA).SCORDA方法采用DL -LiteNOWL本体作为支持数据访问任务的概念视图,在本体的表达能力和推理复杂度之间做了一定折中;SCORDA方法通过LAV+ GAV的映射方式建立本体与关系数据源之间的语义关联,兼顾了模式异构和阻抗失配问题;此外,SCORDA方法采用了一种动态ABox结构,即时从异构关系数据源中恢复虚拟对象,并且利用动态ABox进行实例检测推理任务,通过本体的模型语义来保证数据访问的正确性.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7.
自动武器谱系模块划分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产品快速设计要求,必须利用模块化方法提高设计知识的重用率和可重构性,针对某些特殊机械类产品,在保证模块接口的几何尺寸装配外,其模块的通用还需满足十分严格的技术指标条件,必须结合其物理性能分析评估进行合理分划,并考虑在特定的产品谱系平台上实现模块的通用化。将谱系法规应用于自动武器模块化设计,提出两种实用的模块划分算法,即参照点谱系模块划分和模式法谱系模块划分方法;并利用模式法思想进行模块分划,首先根据能量流物理效应,将其划分为初始模块集合,再构造相关性矩阵,对其中复杂部件的模块划分进行验算,实践结果验证了该模块划分算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对其他机械产品具有普适意义。  相似文献   
158.
任力 《军事历史》2012,(4):61-63
本文以孙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为背景,以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演进为研究视角,探讨孙子“诡道”思想的理论创新价值及其历史意义.孙子“诡道”思想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不对等较量,揭示了战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律;二是主张打破战争固定规范,为战争艺术的运用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三是站在时代军事变革的前列,对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9.
针对标准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要求,新生目标强度作为先验信息需已知的工程限制,提出一种未知新生目标强度的多目标概率假设密度算法。该算法以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为基础,通过充分利用目标运动信息及其与监视区域的相对关系来获取源于潜在新生目标的量测,并以此建模下一时刻滤波器所需的新生目标强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含有未知新生目标跟踪场景具有鲁棒的滤波性能,且其跟踪精度和计算代价均优于相关多目标PHD滤波器。  相似文献   
160.
This article studies a min‐max path cover problem, which is to determine a set of paths for k capacitated vehicles to service all the customers in a given weighted graph so that the largest path cost is minimized. The problem has wide applications in vehicle routing, especially when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latest service completion time is a critical performance measure. We have analyzed four typical variants of this problem, where the vehicles have either unlimited or limited capacities, and they start from either a given depot or any depot of a given depot set. We have developed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for these four variants, which achieve approximation ratios of max{3 ‐ 2/k,2}, 5, max{5 ‐ 2/k,4}, and 7, respectively. We have also analyzed the approximation hardness of these variants by showing that, unless P = NP , it is impossible for them to achieve approximation ratios less than 4/3, 3/2, 3/2, and 2, respectively. We have further extended the techniques and results developed for this problem to other min‐max vehicle routing problems.©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