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对2块金属橡胶元件组合制备的隔振器进行静动态试验,指出组合隔振器的优点;利用双折线模型描述该非线性迟滞系统的记忆恢复力,并建立该系统的本构关系及参数识别方程;采用给记忆恢复力zs赋初值,再将用最小二乘法识别得到的参数作为初值构造误差函数,利用误差函数把一次刚度和记忆恢复力的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的方法,用小生境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识别;对该方法进行模拟仿真识别,并对某金属橡胶隔振器进行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均表明该方法根据系统输入-输出数据来直接识别系统的物理参数,简单可行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2.
针对某型105 mm钨合金超速脱壳穿甲弹在射击试验时出现的弹体强度失效现象,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分两种工况:正常状态下的弹体应力应变分布和磨损身管条件下的弹体应力应变分布。根据计算结果,证实了弹体强度失效是由于火炮身管过度磨损的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33.
采用单位四元数的旋转约束RRT路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虚拟原型设计时装配拆卸路径规划中的旋转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随机探索树的旋转约束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针对三维空间中的旋转提出了一种新的单位四元组随机采样函数,然后将单位四元数内积引入到C空间距离度量函数中,对路径中的旋转变化量进行控制。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对刚体的旋转范围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降低了运动过程中的旋转变化量。  相似文献   
34.
一九三五年在<樱海集>发表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是老舍先生在小说创作中一次可贵的探索与创新.老舍先生以散文诗的结构、散文诗的语言创作了这篇具有沉郁隽永悲剧意境的小说精品,揭露和控诉了黑暗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先生对下层被侮辱、被摧残女性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35.
舰空导弹对群目标射击次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对舰空导弹对群目标的射击次数建立计算模型.根据预警探测系统发现目标的距离远近,运用数学归纳法,对舰空导弹对群目标的射击次数建立计算模型并进行简化.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群目标射击的总次数应该是所有通道射击次数之和,但在实际上还与载舰储弹量、每次齐射导弹数量和群目标中单个目标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36.
对导弹作战体系作战能力评估问题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研究。分析了导弹作战体系的基本构成,建立了基于指数法和兰彻斯特战斗方程的导弹作战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模型;仿真分析了发现和预警概率、指挥控制系统作战能力对导弹作战体系作战能力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数值仿真结论。  相似文献   
37.
定量分析复杂电磁环境对现代作战体系对抗能力的影响,是当前作战实验与模拟训练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现代作战体系对抗的过程;给出了战场电磁环境复杂性等级描述的模糊隶属函数;建立了反映复杂电磁环境对现代作战体系对抗能力影响的兰彻斯特方程模型;并从数值仿真的角度,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对现代作战体系对抗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随机漂移是制约陀螺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对陀螺随机漂移精确建模的方法.利用小波降噪技术消除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再将降噪后的数据序列平稳化,对平稳化后的数据序列进行AR建模、卡尔曼滤波,得到陀螺随机漂移的估计量.用Allan方差等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检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模型可用于补偿惯导系统中陀螺漂移产生的随机误差,以提高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39.
为了真正认清“网络中心战”的理论价值,对按照作为其理论支撑的“梅特卡夫定律”所规定的网络连接方式进行反思,定性分析了其带来的复杂性,并且应用小世界模型(WS)建立了复杂网络价值增益模型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实际网络不能够按照“梅特卡夫定律”的要求组网,指出“网络中心战”的理论缺陷,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0.
针对多要素在非对称作战中运用的复杂影响,建立了基于Multi-Agent的仿真模型,对非对称作战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学解释;给出了Multi-Agent的系统结构,在EINsTein仿真平台中设置了指挥决策Agent、态势感知Agent、通信协作Agent和作战行动Agent,以此模拟作战要素在非对称作战中运用的主要功能,进而演示非对称作战的过程,获得非对称作战的仿真实验数据;仿真模型描述了多要素影响下作战体系的突变现象;通过作战目的的实现和高倍增的作战效果,实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