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对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POSS)改性AFG-90环氧树脂体系前后的粘度变化进行研究,并根据双Arrhenius方程建立了与试验数据较为符合的化学流变模型,同时以此模型对改性树脂体系RTM工艺性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2.
提高测试精度是贯穿微光瞄准镜检测系统设计始终的准则,其中迭加在微光图像上的时空域噪声是影响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滤除微光图像上迭加的噪声信号来提高仪器测试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在设计中使用小波阈值降噪方法能非常有效地提高仪器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83.
土质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以洞周位移量与围岩塑性区大小作为围岩稳定性经验判据的不足,依靠模型试验与力学计算,分析了隧洞破坏机理与形式。由此提出将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出的围岩安全系数作为稳定分析判据,这种判据有严格的力学依据,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了隧洞围岩安全系数(剪切安全系数、拉裂安全系数)与衬砌安全系数的算法以及隧洞设计计算方法。最后以黄土洞室为例,给出了土体隧洞设计计算新方法,并对土体隧洞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84.
针对一种三明治复合材料加筋L型接头,介绍了其结构形式和成型工艺,通过试验测试了接头的弯曲承载能力,分析了接头的破坏模式,并对其损伤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探求接头的技术改进路径。研究结果表明:L型接头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在结构发生大变形破坏时,仍具有较高的弯曲承载能力;L型接头的破坏主要发生在垂横加强筋的相交处,初始损伤是相交处侧面的玻璃钢和芯材发生界面分离;工程上应将改进L型接头垂横加强筋相交处的蒙皮和芯材之间的连接工艺作为提高接头承载能力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85.
利用2006—2012年北半球冬季低纬度地区(30°S~30°N)无线电探空站数据及全球大气成分和气候监测再分析数据对1000 h Pa~200 h Pa高度层的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掩星反演的比湿廓线进行了精度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水汽对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掩星反演影响较大,尤其在中、低对流层及热带地区等水汽含量比较大的地区,且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掩星数据在850 hpa以下可能并不太适用于评估其他数据。  相似文献   
86.
节点优先级常用于评价异构集群中节点的性能,因此节点优先级评价指标权重的选择非常重要。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建立了节点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各指标的初始权重,并使用BP神经网络对初始权重进行优化。训练时,BP网络输入为集群运行中采集的节点实时资源数据,输出为节点的优先级。分析网络训练完成后得到的权重矩阵可以获得各优先级评价指标的优化权重。实验表明,基于AHP和BP的节点优先级评价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节点性能。相比于Spark默认算法和权重未优化的对照算法,使用调优后的节点优先级可以有效提高集群性能。运行不同工作量的相同负载时,集群平均性能分别提高了16.64%和9.76%;处理相同工作量的不同负载时,集群的平均性能分别提高了12.49%和6.54%。  相似文献   
87.
88.
军事通信网是军队现代化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其抗毁性研究作为军事通信网设计、规划与优化的重要前提而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就军事通信网抗毁性研究这一问题,对现有的文献从研究角度分成静态抗毁性分析、动态抗毁性分析、关联抗毁性分析和网络流分析四类,进行分析和综述。然后从不同研究特点比较这四类研究方法,阐述这几类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最后总结了这几类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9.
针对弹道系数未知的弹道导弹再入段跟踪雷达测量数据滤波这类非线性强的滤波问题,提出可变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逼近精度高,计算量小,适应于任意非线性模型的特点,将其作为多模型的基本滤波器;滤波算法根据各模型正确描述目标状态的概率,动态地改变多模型数量和模型参数。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对目标状态估计精度,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
研究分析了反辐射导弹性能特点和作战运用过程。基于ExtendSim构建了组网火控雷达诱偏干扰反辐射导弹的功能模块和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双雷达诱偏干扰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能力和反辐射导弹性能参数及雷达配置间距的关系。最后,通过优化计算模块仿真计算了当反辐射导弹分辨角处于临界分辨位置时,不能及时修正攻击航向时的雷达最佳配置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