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流模型是一种源于媒体处理的新型并行计算模型.然而H.264编码作为媒体处理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在与流模型适配时,却出现重要障碍,主要是由于相关性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流化过程中数据级并行的开发.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根据编码算法分析了编码过程中遇到的相关性问题,然后为各主要编码模块分别提出解除相关性限制的数据并行编码方法.采用这些...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天波超视距雷达环境下的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VDA机动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将当前统计模型与VDA(Viterbi数据关联)算法相结合,在VDA算法框架下,利用当前模型算法对目标出现的机动进行自适应滤波,以解决目标状态估计和数据关联两方面的问题.通过目标漏跟率、虚假航迹占有率、航迹自动起始时延、输出航迹条数和航迹跟踪精度等多种跟踪性能指标,对算法进行了全方面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对天波超视距雷达所面临的密集杂波环境,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跟踪机动目标.  相似文献   
103.
空中强机动性目标在视频中表现出运动形变剧烈、运动规律难预测且背景特征不明显不稳定等特点,传统的检测跟踪算法不能有效地对其实施检测跟踪.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帧间运动特性的基于提升框架检测的空中强机动视频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利用提升框架实现图像的小波变换,得到目标的高频分量信息.然后,对高频分量进行融合,并提出了目标特征增强的方法,完成单帧图像的目标检测.最后,实现视频序列的实时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时、准确地对空中背景下的强机动性目标进行检测跟踪,有效地解决了目标运动形变剧烈、某些帧中存在遮挡而造成后续帧失跟等跟踪困难.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温压战斗部对地下目标的冲击波毁伤问题,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出炸药起爆以及冲击波在地下密闭空间中传播的全过程,得到了与实际密闭空间中温压炸药爆炸冲击波特性较为吻合的冲击波超压曲线,通过LS-DYNA自带的积分运算功能求得了相应的比冲量曲线,为下一步毁伤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根据试验结果和武器性能对毁伤效能的计算和排序问题,给出了计算炮兵武器毁伤效能的指数法模型和加权平均模型;结合实例计算并排序,使对压制兵器和反坦克兵器的综合毁伤效能有定量的直观认识;进而分析了两种模型的特点;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法律性质在国际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在维和行动与其他国际军事或准军事行动的辨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和行动自身所独具的法律特征。维和行动的法律依据尽管未有定论,但依据其实践与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将它的法律性质概括为:联合国属准军事行动性质,国际法约定的默示授权性质,维护国家间独立平等的工具性质等。  相似文献   
107.
推导了匀速运动目标球坐标系下的定向跟踪模型;状态建模的不完备性引起了模型噪声方差阵带有未知径距参数,因而需要解决参数在线辨识问题.从滤波残差正交性原理出发,推导出参数自适应辨识滤波器(PIBF),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且对目标机动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8.
非单调关联故障树顶事件失效概率的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计算非单调关联故障树顶事件失效概率的新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BDD进行故障树中顶事件的不交化工作,可避免求PIS和PIS的最小覆盖的运算过程,为有效解决其运算的NP困难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9.
110.
C4ISR系统的复杂性及重要作用使得其评价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结合国内外的最新进展,综述了当前C4ISR系统的评价方法.重点对性能评价和效能评价两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在两类方法之间找到一种确切的量化连接关系是研究难点.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需要关注的关键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