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阐明了电化学微传感器的特性,对化学电阻微传感器和电势计微传感器这两类电化学传感器分别进行了论证;分析了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化学传感器和功函数电势计传感器的机理和特性,指出了电化学微传感器应用方向.阐述了利用有机半导体的光刻工艺及其可调谐选择性生产电势计气体传感器的方法,为电势计气体传感器的广阔应用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2.
通过分析典型的功能模型并提取具有共性的公共概念和关系,结合本体建模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功能建模方法,以解决异种功能建模框架之间知识交换与协同设计问题.该方法将功能建模过程自顶向下分解成功能、行为、流与结构4个本体类,定义分析了相关属性,并建立了概念映射关系模型,有利于构造领域功能设计本体库.最后,利用该方法构建了离心通风机的功能建模本体库.  相似文献   
143.
基于复杂网络的作战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战争的现实需求推动着作战系统的发展变革,其结构组成日益呈现复杂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网络中心战思想,将作战系统进行纵向节点划分,建立起四重网格立体模型,并从拓扑结构定性分析出发,推论出其内部组成具有小世界和无尺度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将复杂网络研究成果运用到作战系统中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4.
指令时延对舰空导弹中末制导交班误差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标作直线飞行和机动飞行两种情况出发,建立相应的舰空导弹中末制导交班时的导引头指向误差模型和导弹速度矢量指向误差模型,指出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计算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5.
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以其独有的优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但是由于通信模式,无法满足实时任务的可预测性和低延迟等要求,因此,研究AFDX的实时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提高网络的实时性最可行的措施就是采取优先级管理模式,对具有优先级的分组传输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两种优先级排队模型下,不同优先级分组的平均排队等待时间和平均逗留时间,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出:采用具有优先级的分组传输模式能很好的提高网络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6.
“一线指挥部”在促进基层全面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一线指挥部”的职能水平,应当加强“一线指挥部”领导机关建设,增强其指导基层工作的科学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两个群众性组织的参谋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147.
军队抢险救灾工作中,科学、快速地评价供水站选址方案的可行性,对提高保障效能,充分发挥保障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以抗震救灾应急供水保障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构建了供水站选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选址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在供水保障实例中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升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8.
针对舰载机多机一体化机务保障调度问题,以出树、入树的形式描述实际保障过程中并行工序的约束关系,以最大保障完工时间和资源负载均衡性为目标,构建了舰载机多机一体化机务保障非线性多目标混合流水车间调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结合基于Insert的动态邻域爬山搜索策略和并行工序的同步化修正的Memetic算法求解该模型。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和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9.
Si C光学材料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其在普通的等离子体加工中难以获得较高的加工效率。在等离子体加工实验中,发现提高等离子体的自身射频电压可增强等离子体与Si C材料之间的电弧放电作用,而借助电弧的增强作用可提高Si C材料的加工效率,因此提出电弧增强等离子体加工方法。为研究电弧的形成原理,使用自制的探针分别测量了普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和电弧增强等离子体的电压。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电弧增强方法对S-Si C进行直线扫描加工实验,证明了电弧增强等离子体加工方法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0.
为实现低频电磁发信系统的小型化和低功耗,面向旋转永磁式机械天线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提出了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的系统设计和性能校验方法。设计了包含永磁磁源、高效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在内的旋转永磁式机械天线系统方案。研制了实验样机,并对其系统性能和近区磁场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相关设计方法和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样机的磁场场强和尺寸等主要指标达到了美国“机械天线”项目在射频穿透技术领域的要求,为旋转永磁式机械天线方案研究和样机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