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徐星 《政工学刊》2015,(1):22-23
一要把握好时代性。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融入到时代大背景中,充分考量官兵思想基础成分结构的新情况新变化,考量国内国外环境给革命军人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考量在强军实践中革命军人承担的新使命新任务,考量军队建设发展改革对革命军人提出的新希望新要求,在考量的基础上,确立培养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只有如此,才能使培养工作贴近时代、直面问题、接地走心,凸显出习主席提出新“四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2.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实施10年以来,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全面掌握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生的培养情况,对7所基础强化培训高校和19所招生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骨干计划硕士生在基础强化培训阶段、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阶段以及两个阶段的衔接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从政府政策、学校管理和导师指导三个层面综合考量,全面完善骨干计划硕士生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3.
清末民初(1897-1922)是我国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初创和发展阶段.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此期间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划分为早期萌芽、正式确立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通过考察每个阶段的培养机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制度保障得出以下结论:设置独立的师范生培养机构,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和建立稳定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关系,是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和确保其从事教师职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4.
实施“青马工程”,培养造就兵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推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建设的需要,是巩固捍卫兵团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是培养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优秀建设人才的需要.针对兵团“青马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培养人数少,培养对象覆盖面窄,分散跟踪培养需要加强,学员自我教育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考核激励机制尚待完善的问题,需要通过构建分级分层、多级培养的培训机制,集中培训与跟踪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机制,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机制,量化考核与表彰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以推进兵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5.
2月6日,兵团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兵团各级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思想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在工作方法上要有新举措,不"穿新鞋走老路",努力构建兵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格局。会议要求,兵团各级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要强化理论武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心聚魂,不断提高工作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36.
真学——解决好“思想摆位”问题。一是在态度上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要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思想升华。要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任职能力的必然要求,做到深学、笃行,要带着净化灵魂的愿望学、带着履行职能的责任学、带着官兵反映强  相似文献   
37.
随着国民教育发展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投身军营,基层部队培养使用好博士研究生干部这一高端人才群体和新兴人才力量,关键在于走出思维误区,抓好基层对接,找准切入点,瞄准需求,促使他们成为基层部队发展建设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38.
国防生"3.5+0.5"当兵锻炼活动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国防生能力素质培养与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是对国防生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完善。加强"3.5+0.5"当兵锻炼的研究思考,对于全面打牢国防生军政素质基础,帮助国防生实现知识优势向能力优势的转化,加强任职能力培养,缩短到部队的适应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正南京政治学院是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为全军培养政治指挥干部、政治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和政治工作高级研究人才。现有6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军队政治工作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相似文献   
40.
蔺玄晋  张海明 《国防》2012,(5):59-60
一、从战略高度看,高校党委直接领导国防生培养工作有利于坚定国防生的政治信念,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力量保证 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阶级、政党要取得和巩固它的执政地位,都离不开军队作有力支撑和坚强后盾.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时,首先强调的是人民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而军队干部队伍是军队建设和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坚力量,是建军治军之本,军队干部队伍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牢固、党的事业能否持久.国防生作为后备军官、准军官,是军队干部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